《易经》归源之涣卦六爻

147小编 63 2025-10-08

本文主要内容来自置顶新书《人类意识研究(第一部)——易经归源:上古文化迷思的崭新诠释》,即将付印,有意阅览者可私信留言。

作者:鸿羽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本文前请思考:五爻的“九五:涣(汗其)【其汗】,大号。涣王居,无咎。”存在什么局限与不足,六爻需要从哪里着手做出改变?

当下时空,东八时区2025年8月28日,8点00分,坐标广东深圳,太阳运行到回归黄处女座4°58′,按照每爻跨度0°56′15″计算,属于处女座4°48′45″—5°45′00″区间,其意识状态对应于《易经》涣卦六爻,其卦理为全力以赴(拯救涣散),其爻理为“坎之涣,离而丰”,其意识阶段为理想主义,其原则立场为维系希望(考验良知)。

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

①血:通“恤”。本义指忧虑。②去:通“驱”。本义为使马奔驰,引申为驱逐、驱赶,又引申为狂奔、快跑、飞奔。此外还有强行、逼迫之意,如驱使、驱遣。③逖(tì):动词,意思指使之远离。④出:从里面到外面,往外拿,离开。⑤无咎:上博简、帛书均无此二字。

译文:在全力以赴与拯救涣散时,希望能够展现出毅力,例如对其他人的忧虑加以拯救。如果能够驱赶迷茫,使之远离、离开,(将没有咎责)。

先看前人的解读:

①《象传》(约公元前475–221年):上六处涣卦之终,象征涣散至极则反聚。爻辞“涣其血”指清除血缘或宗派羁绊,“去逖出”强调主动疏离危险(逖通“惕”,即忧患)。因远离祸源,故“无咎”。

②《易注》虞翻(164年—233年):涣卦由否卦(䷋)变来,上九与六三相应。坎为血、为忧(逖),上九变阴则外卦成坎,但因其与六三应合,坎象不显,故“其血去逖出”。爻变后忧患消散,终得无咎。

③《周易注》王弼(226年—249年):上九与九五逆比相敌,若执著高位必招害;转而应六三(下卦坎体),以柔顺化解冲突。“涣其血”即消散血光之灾,“去逖出”谓远避祸患,终因灵活应变而无咎。

④《周易正义》孔颖达(574–648年):上九居涣极之位,下坎为血卦,象征残留危机。唯有主动脱离当前局面(如辞官远行),与六三相应,方可避免伤害。

⑤《伊川易传》程颐(1033年-1107年):上九需打破血缘或小群体束缚(如分封诸侯),以“去逖出”的宏观视野推动大聚合。此举契合涣卦“散小聚大”主旨,故无咎。

⑥《周易集注》朱熹(1130年-1200年):“涣其血”如洪水冲走淤血(象征积弊),“去逖出”指水流归海、灾害远离。喻示社会涣散后需彻底涤除旧疾,方能重建秩序,此乃“无咎”之理。

⑦《易经集注》来知德(1525–1604年):上九居巽极(风散),下应六三坎体(血忧);巽为进退,故需“去逖出”以避害。爻变后外卦成坎,但互离(九三至六四)为明,象征忧散明生,终得无咎。

⑧《周易尚氏学》尚秉和(1870–1950年):坎为血为忧,上九处涣卦终极,物极必反,由散转聚则坎象自然瓦解。爻辞揭示“涣散”的尽头是新生,无须干预亦无咎。

客观来讲,前人在爻辞解读上属于集体性失败,因为没有搞清楚爻辞撰写的内在逻辑,多从刚柔、居正、得位等解读,并没有抓住关键要害,导致千年谬误一脉相承、绵延不绝,戕害了无数读书人。《易经》的每句爻辞都是对于爻理的举证,而爻理则表达了四个重卦按照内在逻辑共同运作的意识过程,解读这句爻辞的关键是六爻的变卦“坎”,其含义为克服难关,以及其错卦“离”,其含义为拯救迷茫,同时六爻能够看清五爻的局限,所以转变其原则立场,即从理想主义的角度去应对。

解读:首先,六爻为了拯救涣散,其动机为“坎”,说明当前存在坎坷与艰难,六爻面临坚持还是放弃的两难选择。如果往前追溯其原因,则是因为五爻为大家树立了原则,但是拯救“大王”的居所存在困难,大家可能因为决心不足而引起涣散;六爻如果能够以良知为根本,激起大家的毅力与决心,更有利于实现拯救涣散的目标。爻辞“涣其血”说明大家心里存在忧虑,而六爻需要为大家驱除忧虑、坚定决心。

其次,从理想主义的角度,为了能够弘扬精神(唤醒良知),六爻的手段为“离”,即需要在迷茫中找到希望。根据希望大小做选择,有可能留下来,也有可能离开,这句爻辞容易被错解,原因之一是“去”的含义不清,按照通假为“驱”更符合义理。原因之二是“逖”长期被认为通“惕”,实际其本身就有使之远离的含义。这三个字都跟“离”有关,“去”是驱赶,“逖”是使之远离,“出”是离开里面到外面,之所以会用意义接近的三个字,是因为拯救迷茫非常不易,所以六爻一而再、再而三,苦口婆心。上博简、帛书均无“无咎”二字,如果六爻能够驱散其他人的忧虑,其咎责是可以减轻或者消失的,估计这两个字应该是在传抄过程中丢失了。与此同时,六爻因为坎坷而陷入涣散,同时因为存在迷茫,有可能试图离开,这样容易带来诚信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初爻出面维护诚信。

上一篇: 标题:《易经》第五十九卦涣卦简读
下一篇: 论宜居,这里是天花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