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旧人,迎来新生:属猴的你,最好的风水是清场
63 2025-10-08
没怎么听过,但确实是事实,“失地王”约翰这个名字,英国皇室不敢再用。说到底,连名字都带晦气。约翰,金雀花王朝第八子,降生时兄姐满堂。家业早就分光,仅剩个嫡头铁蛋。偏偏老爹亨利二世对这个老幺心疼得很,什么都想给。但现实是,娃没地儿分。那个时代,没有地就没有权,靠宠爱管什么用?
挺怪的,约翰虽然聪明,讨父母喜欢,为啥这么倒霉?人说命运,往往捉弄人。老爹为了帮他,硬要其他儿子让地,大儿三儿都不肯。兄弟友好,没用,上来就是争,争吵十几年,家里鸡飞狗跳。最后连亨利老爹都被儿子们气死,不管善恶不善恶,反正死了。看起来约翰是受宠,实际啥也捞不到,命里带衰啊!
兄弟都死得差不多了,理查继位当了国王,那个“狮心王”,厉害得很。他东征中东,打得萨拉丁一身是伤。约翰呢?趁理查不在家,居然自己捣鼓夺权。腓力把他一撺掇,他就开始瞎折腾,占了摄政权。可惜消息漏了,理查怒气冲冲回国,约翰这边刚露头,一转眼又成了阶下囚。
是真是假?约翰很快就好了,被哥哥宽容地当作继承人,谁说家里兄弟不亲?但约翰做事总犯昏,典型的蠢人蠢事。他又被宽容对待,没有重罚。可是耐不住,大权还没捂热,理查又被人射死,一步登天。
理论上说,约翰该顺理成章继位。结果有些贵族眼看约翰的人品实在不行,反对他当国王,支持侄子亚瑟。关系乱七八糟,腓力法王又捣乱,说起亚瑟多有资格。约翰为当国王,下狠手杀侄女、侄子,残忍过头。贵族吓坏了,形象彻底崩坏,臭到不能再臭。
约翰的事儿,要么做错,要么做恶。说他无能吧,有时候还懂得操作,说他狠毒,确实够血腥。其实他的狠毒也是无能的另一面,管不住局势只好下毒手。有媒体考证,亚瑟被杀后,欧洲各地号称“亚瑟亡魂”的传说铺天盖地,民怨四起!
后来的艳后,伊莎贝拉,那个法国女人。约翰理由不多,说是爱上了她,就强抢为妻。说难听点,是用国王权力强制解决了私人情感。他休了前妻,抢了伊莎贝拉,激怒了法国贵族,直接被告到腓力法王那里。腓力说你不守规矩,缺席审判直接宣布约翰犯上,没收了英王全部法国领地。你说约翰是不是“刘阿斗”?真是伦敦刘备之子。
法国法军借机攻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去大陆的大片领地。英国人还没明白啥意思,家底就被搬走。也许约翰怪自己没打好仗,其实人心早散了,贵族士兵都心不在焉。布汶战役成了他军事生涯的墓碑,歪打歪撞,大败特败。
国内贵族终于忍无可忍,提出《大宪章》,限制王权。这下好了,约翰被削得连名都快没了——签宪章的时候,脸色铁青。权力拿不回来,领地也没了,只剩下英格兰岛那一片。到头来看,历史真狠心,约翰彻彻底底成了“失地王”。
有人说约翰是无能,有人说他太狠,也有人觉得他只是运气差。其实,他干得最绝的一件事就是把传统王权拱手交出去,结果是现代英国宪制的种子。这不算什么伟业,只是他被逼无奈。要不是贵族强大,他不会屈服。许多人骂他,其实骂的是下层贵族的兴起。让王权走下神坛,英格兰自此改变。
不少英国人后来觉得,都怪约翰才丢了那么多地。但如果没有他的失败,哪里来的《大宪章》?有部分学者翻查人口、财政统计,当时两岸领地压根守不住,约翰也只是摊了一个烂摊子。说他无能,其实是历史大势已变,一人力不能胜天。
但约翰当政时的荒唐事,实在数不清。抢新娘,杀侄子,连老爹都气死,真不像“失地王”,而像失心疯。有时候他办事很果断,一会儿又摇摆不定。有时候又窝里横,外边怂得一塌糊涂。这是不是矛盾?难说,时运不济和性格使然,有人说他其实很聪明。
但他做过的决定,留下的结果,除了人人唾骂的标签外,还有一套宪政体系。谁也没想到,这么拧巴的王,居然催生了现代英国的宪制。
现在看来,约翰的“失地”,不过是权力的衰落。与其说他昏庸,不如说他承受了家族坍塌和时代冲击的双重压力。也许他很可怜,兄弟父子相残,被外敌夹击,自己又捅篓子。可惜英国人还是不给他好脸,连名字也不敢再用。
反正领地丢了,本土还在。说句实话,法国那片地本来也不是你们家祖传的。被人拿回去,也是风水轮流转,就是世界本来的样子。
“失地王”,到底是能力问题还是运气?从头到尾,约翰都没赢。但输了的次数多,事情变复杂了。
历史没啥完美结局。约翰死了,金雀花王朝就此衰落,英国变成孤岛王国。后来的英国人再怎么努力,名字也不敢叫约翰。你说这到底冤不冤呢?没准下一任国王,把名字再用一次,谁知道还会不会又丢一块地?
历史有时候,真就是这样一团乱麻,谁也说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