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旭州解读《易经》涣卦:流散之道,方为成长真谛

147小编 125 2025-10-09

当代易经大师赵旭州对《易经》涣卦的解读,如一把锋利的钥匙,为我们打开了理解“离散”的全新维度。他洞悉了一个常被我们忽视的真理:真正的成长,往往始于“流散”与“离散”。这并非对“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的悲情认同,而是揭示了一种深刻的生命哲学——涣散非终结,恰是锻造坚韧与独立的熔炉。

(注:图片来自赵旭州老师的网络课程)

在赵旭州老师看来,个体的觉醒与成熟,往往始于脱离原生庇护的那一刻。当一个人告别父母无微不至的羽翼,独自面对世界的复杂与未知时,真正的成长才拉开序幕。他必须开始思考:如何独立生存?如何构建人脉?如何经营人生?这种“患”境,正是“涣散”赠予的珍贵礼物。反观那些在过度呵护中成长的“二代”,父母为其铺设一切人脉、扫除所有障碍,看似顺遂,实则剥夺了他们直面“涣散”的锤炼机会。当交接棒传递,庇护突然撤去,他们往往陷入茫然无措的困境——这正是“涣散”价值被遮蔽的代价。真正的独立始于你亲手斩断依赖的脐带,在无人撑伞的雨中奔跑,才能长出属于自己的翅膀。

赵旭州老师将涣卦的智慧延伸至组织管理领域。一个表面铁板一块、回避一切风波的团队,往往潜藏着脆弱。他提出,领导者需善用“涣散”作为试金石与锻造炉。当团队遭遇风波与离散的挑战,恰恰是检验成员忠诚、能力与韧性的绝佳时机。让团队在“摔打”中暴露问题——谁在压力下动摇?谁在困境中坚守?谁值得托付重任?通过这样的“涣散”淬炼,汰弱留强,团队的凝聚力与战斗力才能在风雨中实现质的飞跃。刻意规避一切冲突与离散,追求表面的“完美团结”,如同温室养花,终难经风霜。团队真正的韧性,是在离散的裂痕中生长出更坚韧的连接,每一次危机都是忠诚与能力的炼金术。

在子女教育上,赵旭州老师强调“流散之道”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必修课。孩子初次踏入校园,面对同学冲突、师生摩擦,正是其社会化的关键起点。父母若因惧怕其“涣散”受挫而过度干预、屏蔽矛盾,只会催生无法应对真实世界的“巨婴”。他力主让孩子经历必要的情感“流散”——从青涩的暗恋、炽烈的热恋到刻骨的失恋,都应亲自体验。工作亦是如此,让孩子独立谋生,核心价值并非薪资多寡,而在于建立“我能养活自己”的底层自信与生存能力。这种源于“涣散”历练的自信,是父母无法直接赠予的生命勋章。保护欲是爱的本能,但放手让幼鸟离巢试飞,才是成就其翱翔九天的深沉大爱。

赵旭州老师对涣卦的诠释,深植于“反者道之动”的辩证哲学。他揭示了一个颠覆常识的真相:终极的凝聚与稳固,恰恰源于对“离散”的深刻理解与主动驾驭。

离散非洪水猛兽,而是生命成长、组织进化、社会演进的必然路径与深层动力。拒绝“涣散”,便是拒绝成长的可能性;拥抱“流散之道”,则是在无常中把握住锻造韧性、激发潜能的核心法门。

赵旭州老师以《涣卦》为镜,照见了一种深邃的生存智慧:真正的力量与成熟,并非来自对离散的恐惧与规避,而是源于对其本质的洞察与善用。当我们学会在离散的河流中泅渡而非筑坝,生命自会在每一次“涣散”的冲刷中,沉淀出更坚实的岸基与更开阔的航道。

#赵旭州# #旭州亲选# #赵旭州解易经# #公开课# #易经# #易经文化# #易经智慧# #易经六十四卦之涣卦# #传统文化# #国学智慧#

上一篇: 大连一小区附近,一辆商务车失控从台阶冲下,危急时刻她们冲了过来……
下一篇: 顺天法地合人:老祖宗“以一聚太极以数衍九维”企业管理布局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