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旭州解读《易经》剥卦的生存智慧:在腐蚀与革新中淬炼真金
当代易经大师赵旭州老师对剥卦的解读,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现代社会中个体与组织面临的深层困境。剥卦之象——山体剥落于平地之上,揭示的不仅是物理世界的坍塌,更是精神与价值被无形侵蚀的警世寓言。赵老师以“剥”为镜,照见了我们时代最隐秘的生存危机与重生之路。

(图片来自赵旭州老师的网络课程)
一、无形之剥:当价值在“成熟”中锈蚀
赵老师犀利指出,社会对35岁以上职场人的隐性排斥,表面是年龄问题,实则是“剥”卦的残酷显形——剥落的不是体力,而是被世俗层层剥蚀后的精神内核。天真被世故取代,勇猛被算计消磨,单纯的价值让位于精明的索取。这恰如山体被风霜雨雪剥蚀,终至崩塌。职场中的“老油条”心态、组织中的“大企业病”,无不是这种腐蚀的恶果。剥卦警示我们:最可怕的崩坏,始于内在光芒的无声剥落。
二、主动之剥:刮骨疗毒的革新勇气
剥卦的智慧远非消极预警。赵老师强调,其精髓在于“主动剥离”的革新之道——如同剔除腐肉方能生新肌。这要求我们以清醒的勇气进行两场剥离:
剥离外部腐蚀:警惕环境对初心的消磨。赵老师特别指出原生家庭中代际传递的“锈迹”——怯懦、消极或扭曲的价值观。这些深植的腐蚀源,需以觉知之刃层层剥离,否则将如山体裂隙,终致整体性溃败。
剥离内在沉疴:组织或个人需主动“剥”去僵化流程、世故心态与无效冗余。赵老师将“容易”思维视为首要剥离之物:“谈容易是可耻的!”生存的本质是负重前行,接纳“不易”方能激发真实力量。无论是管理中的革新,还是个人的精进,刮骨疗毒的痛楚是重生的必经门槛。

三、剥卦的辩证之境:腐土亦可生花
赵旭州老师对剥卦的诠释,闪耀着《易经》最深邃的辩证光芒。他断言:“在我的易经世界里,没有哪一卦是绝对不好的。”剥卦的凶险表象下,蕴藏着转化的生机:
危中之机:剥至极处,恰是根基显露、彻底重建的契机。山体崩塌后的平地,反成孕育新生的沃土。
用“剥”之道:赵老师以“大粪施肥”作喻,点明剥落的“腐坏”之物(如陈旧观念、失败经验),经智慧转化可成滋养未来的养分。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具备“化腐朽为神奇”的认知与行动力。
超越吉凶:剥卦的真谛在于“驾驭”而非“逃避”。无论被动侵蚀还是主动剥离,核心是提升我们面对、转化与超越困境的“心力”,在动态平衡中把握存续之道。
结语:在剥蚀的时代锻造不坏金身
赵旭州老师对剥卦的解读,是一次对现代生存困境的深刻启蒙。它揭示了一个冰冷现实:腐蚀无处不在,价值剥落无声。同时,它也指明了一条灼热的出路:唯有以清醒的觉知抵御外在侵蚀,以无畏的勇气剥离内在沉疴,方能于剥落处重建根基,在腐土中培育新生。剥卦的双重智慧——警惕被剥与勇于自剥,正是我们在动荡时代淬炼不坏金身的终极心法。当我们不再恐惧“剥”的痛楚,反而能主动挥舞这把革新之刃时,便真正读懂了山崩地裂表象下,那份生生不息的天道循环。
#赵旭州# #旭州亲选# #公开课# #赵旭州解易经# #易经# #易经文化# #易经智慧# #传统文化# #国学智慧# #人生感悟# #易经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