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八卦五行

147小编 136 2025-10-09

天干,地支,八卦,五行的历史众说纷纭,并无唯一性,之所以把他们放到一起解释是因为其最初概念的产生时间非常接近,并且都是后续“奇门遁甲”的基础知识。

这一代人类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部落的三皇五帝,三皇通常指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结束茹毛饮血时代,被尊为“天皇”)、伏羲氏(创八卦、制婚姻、教渔猎,称“人皇”)、神农氏(尝百草、兴农业,开创农耕文明,号“地皇”)。五帝主流说法是黄帝(统一中原部落,创文字音律)、颛顼(制定历法)、帝喾(推动农业与天文)、尧(创立禅让制)、舜(重用大禹治水)。

天干地支很有可能是古代两大部落(炎黄部落与九黎部落)历法融合的产物。炎黄部落主农耕根据太阳光照变化确立历法,九黎部落主狩猎则基于月亮变化发明月历。黄帝战胜蚩尤后,统一了历法,形成了阴阳合历的雏形。

天干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组成,最初可能源于古人对天象的观测和记录。天干代表着天上的五行之气,按照五行相生的程序运行变化。例如,甲乙携带着风气,丙丁携带着火气,戊己携带着湿气,庚辛携带着燥气,壬癸携带着寒气。

地支由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组成,它们最初可能源于古人对地支与黄道十二宫的对应关系。在古代,人们将黄道分为十二宫,每一宫对应一个地支,并与天上的二十八宿相对应。地支不仅用于表示时间,还与方位、季节等自然现象密切相关。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八卦起源于上古时期,相传是人文始祖伏羲根据河图所创。伏羲观天象地,用阳爻(yáo)“一” 和(阴爻)“--” 两种符号,组合成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八种自然现象,这些符号和现象被称为先天八卦,象征着宇宙的本源。爻位从下往上排列,分别代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层次。

乾(☰):代表天,象征刚健、自强不息。

坤(☷):代表地,象征柔顺、包容万物。

震(☳):代表雷,象征震动、唤醒力量。

巽(☴):代表风,象征自由、无孔不入。

坎(☵):代表水,象征危险、陷阱或智慧。

离(☲):代表火,象征光明、美丽或热情。

艮(☶):代表山,象征稳重、静止或阻碍。

兑(☱):代表泽,象征喜悦、收获或和谐。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相射。先天八卦把对立卦的卦数相加,乾1 坤8=9,兑2 艮7=9,离3 坎6=9,震4 巽5=9。九为阳数!

而洛书主变,后天八卦每个对立卦数相加等于十,十为阴数!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两种也是属于阴阳,所以先、后天八卦才能相互转换,相互体用。

“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洪范》,即五种物质:水、火、木、金、土。水向下面润湿,火向上面燃烧,木可以弯曲伸直,金属可以加工成不同形状,土可以种植庄稼;向下湿润的水产生咸味,向上燃烧的火产生苦味,可曲可直的木产生酸味,可改变形状的金属产生辣味,可种植庄稼的土产生甜味。根据这个描述,五行最早的来源也许是炎帝神农所悟。

五行学说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组成。这五种物质各具有独特的属性和功能。

• 金:代表权力、财富、坚韧和坚强,象征收敛、沉降、肃杀等特性。

• 木:代表生命、成长、自然界的力量,象征生发、条达、舒畅等特性。

• 水:代表流动、变化、生命的源泉,象征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特性。

• 火:代表热情、活力、破坏力,象征温热、上升、光明等特性。

• 土:代表稳定、承载、自然界的基础,象征生化、承载、受纳等特性。

上一篇: 合工大新校区花落巢湖半岛、包河、肥西、长丰、庐江、磨店哪家?
下一篇: 一文看懂奇门遁甲之洛书九宫的时空推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