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说:“墓碑三不立,立后失福气”,哪三不立,立碑有啥讲究?
91 2025-10-10
做饭这件事,在很多人眼里就是锅碗瓢盆加点柴米油盐,怎么也想不到,厨房里竟然藏着一些“慢性毒源”。不少人用得顺手、看起来干干净净的厨房用品,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把有害物质带进了身体。
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确有依据。尤其是一些看似无害却“有毒”的厨房用品,如果不及时换掉,时间一长,真有可能悄悄影响健康。
厨房是家里最讲究干净卫生的地方,但说实话,绝大多数人都更关注食材是否新鲜,油盐是否健康,反而忽略了每天都在用的厨具本身。
而厨具一旦出了问题,就像是“内鬼”,防不胜防。更麻烦的是,有些问题看起来不严重,甚至无感知,但它们潜藏的健康风险,却可能在多年后才爆发。
今天要聊的这几种厨房用品,很多人家里都在用,而且不少人可能用了好多年都没换过。
它们的问题不是立刻让人中毒,而是长期使用后可能慢慢释放出一些对身体不友好的物质,甚至被认为与癌症的发生存在关联。
不少人图方便,会选择轻巧又便宜的塑料砧板,尤其是颜色鲜艳、款式多样的那种,看起来干净又时尚。但真相是:塑料砧板其实是厨房里最容易藏脏东西的地方之一。
塑料砧板用久了,表面会布满难以清洗的刀痕。这些小裂缝不仅容易藏细菌,还可能在切菜过程中掉落微小的塑料碎屑。这些肉眼看不到的塑料颗粒,一旦进入食物中,就可能跟着进到人体里。
有研究指出,部分塑料材质在高温或强酸强碱的环境下,会释放出双酚A(BPA)或邻苯二甲酸酯等物质,这些物质被怀疑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长期接触可能增加某些癌症的风险,尤其是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与激素相关的肿瘤。
虽然并不是所有塑料砧板都会释放这些物质,但长期使用、表面磨损严重的塑料砧板,安全性确实大打折扣。相比之下,建议使用硬木质砧板或食品级不锈钢砧板更安全,虽然比塑料重一些,但更耐用,关键是安全。
几乎每个厨房里都有一个不粘锅,煎蛋不糊锅,炒菜少放油,确实方便又省事。但问题在于,不粘锅最怕的就是“掉涂层”。
不粘锅之所以不粘,是因为表面有一层聚四氟乙烯(PTFE)涂层,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特氟龙。这个材料本身在常温下是稳定的,但一旦锅体温度过高,或者涂层表面受损(比如被金属铲刮花),就可能释放出有害物质。
实验发现,当不粘锅加热超过260℃,PTFE涂层开始降解,产生一系列挥发性有毒气体。虽然这些气体不会立刻造成严重后果,但长期反复吸入或者摄入这些涂层碎片,很可能对人体造成潜在影响。
有研究认为,PTFE降解后可能释放出的含氟气体在动物实验中表现出肺部毒性,而部分含氟化合物也被列为潜在的致癌物。
此外,还有一类叫做全氟辛酸(PFOA)的物质,曾被用作不粘涂层的制备助剂,虽然目前很多厂家已停止使用,但市面上一些旧款不粘锅仍可能含有该物质。
建议家里使用不粘锅的朋友尽量避免干烧,控制火候,用硅胶铲代替金属铲,涂层一旦出现脱落,最好就及时更换。
铝锅、铝盆、铝勺,这些工具曾经在不少家庭中风靡一时,主要是太轻便、传热快、价格也便宜。但你知道吗?铝这种金属虽然是人体微量元素之一,但摄入过多却可能带来隐患。
铝在酸性条件下更容易溶出,也就是说,用铝锅煮醋、炖西红柿、熬梅子汤这类酸性食物时,可能会加快铝的析出。这些溶出来的铝离子如果长期摄入,就可能在体内逐渐积累。
虽然目前还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铝一定会导致癌症,但部分研究发现铝在体内积蓄和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存在一定相关性。
此外,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也曾提醒,长期大量摄入铝元素不利于健康,尤其是儿童、孕妇这类人群更要注意。
现在很多厨具已经不再使用纯铝,而是采用阳极氧化铝或合金材料,相对安全得多。如果家里还有老式的铝锅铝壶,建议尽早更换。
不少人喜欢用带有彩釉图案的陶瓷餐具,尤其是那些色彩鲜艳、造型别致的小碗小盘,摆在餐桌上确实增色不少。但很少人知道,彩釉中有些颜料可能含有铅、镉等重金属。
铅是一种对人体几乎没有“安全剂量”的有毒金属,尤其对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影响极大。如果彩釉陶瓷在烧制过程中温度不达标,重金属可能没有被固定住,在使用过程中就可能慢慢迁移到食物中。
尤其是用这些陶瓷碗盘盛装酸性或热的食物,会加快重金属的溶出。时间久了,这些金属元素一部分可能被人体吸收,长期积累会影响肝肾功能,甚至有一定致癌风险。
正规厂家生产的陶瓷制品,一般都会经过重金属溶出测试,相对放心。
但问题是,不少人为了追求“独特”,会在街边、小摊或网购平台选择“手工陶瓷”或“创意器皿”,这类产品的安全性往往无法保证。建议大家在挑选餐具时,尽量选择无釉或单色釉、标注食品级认证的产品,更安全。
厨房用品并非用一辈子不换的东西。在使用过程中多留个心眼,发现磨损、变形、掉色、刮花等情况,最好及时更换。尤其是那些与高温、酸碱直接接触的器具,更要特别注意。
不确定材质是否安全的产品,宁可不用,也不要将就。毕竟,健康不是靠“省”出来的。
多花点心思挑选、适时更换,远比日后承担健康代价来得划算。
当然,也没必要因为这些风险就焦虑不安。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使用方法,注意材质和使用年限,大多数厨房用品都是安全的。
但前提是,得有人告诉你哪些该注意,哪些该及时换,别让这些“细节”成了健康的漏洞。
参考资料
1. 王晓艳, 李志红. 塑料制品中双酚A迁移行为及其健康风险研究进展[J]. 中国公共卫生, 2022, 38(8): 1134-1138.
2. 邢雨晨, 刘志勇. 不粘锅材料聚四氟乙烯加热释放物的毒理分析[J]. 食品科学, 2021, 42(4): 296-301.
3. 陈建华, 刘晓晖. 陶瓷餐具中重金属迁移及安全性评估[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23, 33(3): 312-316.
声明: 本文为健康科普内容,部分故事情节为方便理解而虚构,信息参考了权威医学资料与专业知识,但不代表个体化诊疗建议。如您有健康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