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和顶楼我全都住过,有些话不吐不快,真实的感受才具有说服力
1楼和顶楼我全都住过,有些话不吐不快,真实的感受才具有说服力
“一楼潮得像地下室,顶楼热得似蒸笼。”一句话,把两边都骂了,却也是很多人看完房后的第一反应。
先说一楼。

早上推窗,对面大爷在遛弯,顺便把你家客厅看了个全景。
阳光?

被前排楼挡得严严实实,白天也得开灯。
夏天更绝,蚊子组团开派对,纱窗一破,全家喂饱它们。
好处就一个:真·一步到家。

老人拄拐、小孩推车、买两袋大米,直接进门,不用等电梯。
万一火警,拔腿就跑,这点顶楼永远羡慕不来。
再看顶楼。

视野确实爽,一眼望到城市天际线,晒被子不用抢天台。
可太阳也盯上你了,空调一开就是一整天,电费像股票往上涨。

最怕下雨,墙皮先鼓包,接着滴答滴答,物业今天补、明天裂,循环往复。
电梯一罢工,等于住山顶,下班爬二十层,外卖员直接取消订单。
2025年的新盘,说防水升级、隔热加厚,听着像安慰剂。

真到现场,敲敲墙角、摸摸天花板,比销售嘴里那串术语靠谱。
电梯品牌也得问清楚,老小区三天两头罢工,新楼盘如果配的还是杂牌,顶楼秒变孤岛。
预算紧的,一楼便宜一截,省下的钱能装全套除湿机、防盗网、厚窗帘,也算把短板补齐。

追求“住得爽”的年轻人,顶楼贵就贵吧,记得先查十年内渗水记录,再确认物业肯不肯掏钱大修。
不然哪天墙皮掉床上,再浪漫的星空也救不了心情。
一句话总结:家有老人,先保出入自由;自己年轻,再谈诗和远方。
楼层没有绝对好坏,只有合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