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为什么长盛不衰,比沿海晚发展20多年,依然能赶超沿海!
四川,真是怪得很。谁能想到,这么个被大山团团围住的地方,两千多年里,江山换过一茬又一茬,它却总是昂着头过日子。不光没被“落在后头”,反倒次次成了台前的主角。你说2000多年前,还有现在——不论是铁马金戈,还是摩登高楼,四川都是那股子舍我其谁的实力派,老天爷都似乎偏得很。可你要问,为啥偏偏是它?说出来吧,其实这事比你想的还绕。

咱们今儿聊的四川,得是俗话说的“四川盆地”,重庆也算里头。先别管古代的刀光剑影,光说说现代,光怪陆离的事就不少。全世界这几十年,大家都盯着“沿海”这俩字,谁靠大海谁先发达,这好像成了铁律。结果四川这地方,明明深居内陆、连个海风都吹不进来,硬是把GDP搞到全国第五。更有意思的是重庆,大家原本一家的时候俩地一起捞,GDP能跟山东不相上下。山东你想啊,可是沿海一直捧在手心里的,头些年改革开放的头头凤。四川和重庆咋就能差点没赶超了?
而且你要是细想会发现,沿海发达省,每个都是“双子发动机”,一个省俩城市你追我赶,深圳珠海、宁波温州、厦门福州……四川有成都,重庆也不输。按理说,咱内陆晚了二十来年起跑,怎么人都奔到一块赛道上去了?绕不开一个问题——他们没海,货都靠火车和长江往外搬,怎么做到的?

这事儿若搁老祖宗身上,还更邪乎点。大伙都记得张骞通西域的故事,除了那条北边穿沙漠的丝绸之路,其实还有条西南的茶马古道,没那一点,古中国的生意就难做大。四川,正是那条大通道的发源。你看清末民初的地图,四川的老盐巴生意都是从巫山、自贡一翻出来的,盐是啥?奢侈品、硬通货,谁能卡点盐,谁才叫富。成都从古自今能被叫“锦官城”,靠的不是嘴皮子,是真金白银织出来的地气。
不光是盐和锦,中国历朝历代但凡太平时候,成都必是个大集市。扬州是长江水运枢纽,成都则稳稳镇着西南,号称“扬一益二”——谁敢说四川人不牛?但细一捋,也不是只有四川有山有水,江西那会儿凭着赣江大运河和瓷器火了几百年,山西靠草原通道牛过两百年。只不过这些地方“辉煌一时”,总逃不开“时代一过掉下去”。四川,不一样,你翻哪个朝代的史书,成都、重庆总有活路,没听说“陷入一蹶不振”那一套。

我们中国人常说“地利”,其实靠地形吃饭的地方不少,新疆、内蒙古、江西、山西,古人都做过手脚。可四川这口“铁饭碗”,却有点天生带锁。盆地四周,山像一道道屏障,外头风雨多大,窝里头自成一统。这落在纸上好解,但落在四川人的岁岁年年里,就是踏实。北边秦岭大巴山高高地拦着寒流,东边巫山、雪峰山挡住黄风;南边、正面来一拨云贵高原,西边贡嘎、龙门山又拦一拨——你说谁还闯得进来?山里头,成都平原全是自古灌溉水网,农耕主粮能顶个天。都江堰修起来的时候,欧洲丢了铲子还不会修渠呢。难怪成都后来出纸币,提前六百年告诉世界什么叫“金融工具”。
这还没完,四川但凡逢“乱世”,总能捡个便宜。秦国一统六国,是派张仪、司马错进巴蜀,先抢了四川才打下了底子。汉朝刘邦、刘备,失意时都往里钻,最差成个“偏安一隅”。到了大唐,扬州、成都并列两大通商之都。宋朝发世界第一纸币,也在成都。好几回外头打得头破血流,盆地后方总能喘口气缓个劲儿。可能真印证了那句话,山最厚、人最安。

等到清末洋务运动、近代招商局、长江航运,重庆忽然押对了宝。抗战八年,南京、上海、武汉都吃过枪子,重庆成了吊灯下唯一能开会写文件的地儿。远在西南,灯油米盐照样往长三角运,光凭这一轮,就攒下了工业和教育的家底。你说大后方、一夜之间成了临时都城,四川人是不是冥冥之中就沾了大地气的光?
可四川的“得天独厚”,不止是风水网红。看地图,四川处在中国四九分界线稍偏南,盆地均海拔五百多米,四边高高围障,空气温软、气候适中,这差不多是“种地小神仙”才能挑出来的宝地。进不得风雪,出不得沙暴,雨水却年年都不赖。现在你去成都,空气里都能嗅到那种懒洋洋的滋味,仿佛古人也在河边泡茶晒太阳。

最让人啧啧称奇的,是东边的夔门,算是大自然掰着手指头留出来的豁口。长江从匝进飞出,把巴山蜀水和中原串到一块。大批茶叶丝绸盐巴、稻谷酒曲,顺水流进江南,外头的财富又回勾盆地。嘿,这么撑了两千年,难怪四川人有那种特别“不容易慌”的气质。
每当你拉出一张真实的三维地形图,傻瓜都明白四川为何如此。这跟平面图说的不是一个事。新疆那边“三山夹两盆”,东边台湾一座玉山横着——那是战略版图的“骨头缝”。四川这口“窝”,中间没大风浪,周遭全是屏障,顶级农田和黄金水道全揽在怀里。

所以你说,到底是四川人会过日子,还是老天爷赏饭吃?远的不说,每一年春天,淡淡烟雨,田里黄花叮叮当当地冒头。也许普通人不会细想这盆地背后的玄机,可四川就在那里,好像认准一步步、安安稳稳地,自顾自把日子熬成诗。江山换了主,变的都是别人的故事。
是不是命里带点福气?是不是每一次被大时代推搡时,总能恰到好处地留有一线余地?我也说不清。反正四川人还在这里种地、吃火锅、讲段子,山外风雨时大时小,盆地里头早晚都有人踩着油菜花笑出了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