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与长城“握手”的忻州西北线,凭什么成为“诗与远方”

147小编 94 2025-06-26

黄河,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自西向东,流过内蒙古高原的阴山南麓一路向前,从忻州西北部的偏关进入山西省,明代长城却是蜿蜒蛇行数千里之后,在这里与黄河相遇“握手”。黄河的雄奇壮美与长城古堡的沧桑斑驳,相依相扶形成了独特的诗与远方。

忻州西北线有偏关、河曲、保德、岢岚、五寨、神池六县。

偏关,城临偏头关,以关名县。

必游景点:

老牛湾:黄河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形状酷似一头正在饮水的老黄牛,因此得名“老牛湾”。这个弯道是黄河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这里黄河水奔涌向前,将河岸切割打磨;岸边峭壁之上,明长城蜿蜒矗立,似两条巨龙携手飞舞。

古时的军事要塞老牛湾堡也坐落在这里,还有屹立悬崖之上的望河楼,有400多年的历史,但保存十分完整。

乾坤湾:黄河在这里画出了一个近乎完美的“S”形大拐弯,特别是站在悬崖边上的乾坤台上,可以将乾坤湾全景尽收眼底,深受摄影爱好者喜爱。

小众可选择去的地方

红门口地下长城景区:地处山西省与内蒙古的交界处。在上世纪60年代,偏关人将地上长城搬到地下,建成现存全国规模最大战备地道,也是全国现存最完整、开发最好的“地下长城”。

桦林堡:明代的军事古堡,现只剩两座城门与遗留的一排窑洞。数百年风雨的侵扰,城砖裸露,透着几许凋敝与苍凉。

寺沟长城:明代万里长城偏关段遗存,蜿蜒长城与九曲黄河在老牛湾握手后,继续与黄河结伴同行,是长城的精华段落。

护宁寺:紧邻黄河和长城而建,始建唐代,元明时期复建,现存建筑结构保留元、明风格。

河曲,县城西濒黄河,恰当河之弯曲处,因名河曲。

小众可选择去的地方

西口古渡:原名水西门渡口,与内蒙陕西隔河相望,有“鸡鸣三省”之称。渡口有禹王庙,创建于清乾隆年间。

娘娘滩:黄河河床中的“凸”形小岛,岛上风光秀美,现存明清古庙和传统民居。传说西汉初年,吕后将薄太后及其子刘恒贬谪于此,后来刘恒称帝,于滩上建娘娘庙,故名娘娘滩。

文笔塔:河曲县城标志性的建筑,建于乾隆五十九年,称“文笔”,又称“状元笔”。

保德,城濒黄河,取义“民保于城,城保于德”

小众可选择去的地方

保德钓鱼台景区:面临黄河,背靠大山,是明代五省总督陈奇瑜于明崇祯年开凿的一处园林式石窟,是黄河上唯一叫钓鱼台的旅游景点。

故城关帝庙:始建于清,现存建筑均为清代遗构,特别是壁画保存较为完整。

岢岚:因岢岚山而得名。

必游景点:

荷叶坪:位于宁武、五寨、岢岚三县交界,是华北最大的亚高山草甸,形状如同巨大的荷叶,拥有绝美的自然风光,是天然的避暑圣地。

小众可选择去的地方:

岢岚宋长城遗址:是全国唯一发现的宋代长城,全长38公里,全部由片石砌成,显得古朴而苍凉,是宋朝名将折御卿重修了这段长城,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岢岚古城:明代“岢岚州”治所,现存明建南门城楼及部分城墙残垣。钟鼓楼,清代重建,是岢岚的标志,登楼远眺,可览古城全景。

五寨,境内的河流众多。

小众可选择去的地方:

五寨沟:被人们称为北方的“九寨沟”,以云杉和华北落叶松天然次生林为主,满目青山绿水、松海林涛,仿佛一个完美的避暑胜地。

南禅寺:始建于北魏,扩建于唐,清重修。现南禅寺1997年重建,但其背倚管涔名山,下临清涟秀水,建筑精美,不失为晋北明刹。

神池,明代置神池堡,清为县名。

小众可选择去的地方:

神池野猪口长城:是长城一号公路上的一大亮点,它依山而建,蜿蜒曲折,虽只剩下黄土夯筑,但依然显得气势磅礴。现存一关、一堡、一城墙,历经千百年风雨剥蚀,遗址尚存。

神池国家登山步道:依托管涔山的自然环境,50公里长的步道串联了山区、林区、村庄和众多自然人文景观。

关注乐途侣行,一起看世界!

上一篇: 黄河改道西流,调水200亿立方米到西北?华北平原生态会崩盘吗?
下一篇: 居家风水:如何确定房屋风水气场的强弱吉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