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卦 水风井卦(井卦)总结

147小编 117 2025-06-26

天道:人受困之后,必下,物之下,莫若井困卦之后,受之于井。风是木,木入水中,汲水于井之象

人间道:井之道,邑改井不改,坚心正道;取之不竭存之不盈,无又无得;人至都皆得其用。井泥 旧井之戒:君子处时,随时在进德,积累成大

占卜:金甲神执符,女子抱盒,财宝有光起,人落在井中,官人用绳子引出,

1.一位金甲神人执神符从天而降,说明利于调兵遣将。贵人在空 中,祥瑞之兆也:符:符乃策略有旁人作对

2.一女子抱盒,为“和合” 之意,利于女性的婚姻。好也,但先成后破;

3.一些元宝在闪闪发光,象征有财可供备用。钱宝有光起:财不失,不露之象,不久有丧也;

3.下方有一个人落入井中,为遇险之象。病重象,官司沉陷象,招陷害也

4.一位官人用绳子将落井者引出,说明可以遇见贵人而脱险。贵人为官人,欲相救也;

枯井破费已多年,一朝流泉出来鲜,

资生济渴人称羡,时来运转喜自然。

阳宅:二子居长女位(东南)1.婚事娶二婚妻,且妻长;2.心志不坚,受外诱惑,无法自拨;3.从商吉,有祖业更吉;4.从官招陷,是非不断,升迁受阻。5带汤丧服6.颈生病

先天卦:四十有八头九口,大限不出四十,财来财去,唯有官是贵人,逢申总是凶,女命则吉。

后天卦:安身勿动,守道无亏,井颈之戒,诸事不顺,逢申大凶,大限数终,夫留妻不留。

值年卦:病危之时,有贵人助,旁人作对,丧事不久,事业先成后破,有财不失,大限数终。

《周易阐真》上坎下巽(井卦第四十八)水风井:这个卦的上面是水,下面是风。水流归池,象征着秉持中庸之道,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以达到成功。

  井:改邑不改井,無喪無得,往來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兇。

  初六,井泥不食,舊井無禽。

  九二,井穀射鮒,甕敝漏。

  九三,井渫不食,為我心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六四,井甃,無咎。

  九五,井洌,寒泉食。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井者,有本之水,养人不穷,取其养义。卦德上坎险、下巽入,渐进以通险,有险而能出,如木下水而出水,故谓井。此积功修德之卦,承上升卦而来。升者,巽进而顺行,所以增益其道德耳。道德增益,已巽进于无险之地,根本坚固,己无险而可以济人之险,于是积功修德,以己所养,养人之养,诚中达外,有益于彼,无伤于我,如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也。

  夫修道者,养己已足,如井有水也。养己之后而养人,如改邑也。以自养者养人,如不改井也。养人必本于自养,养己如是,养人如是,如井无丧无得也。以养己者养人,人己皆得其所养,如往来井井也。若未到成道以后,强欲化人,则谓无本,无本之养,内无主宰,随人使用,逐风扬尘,未益于人,先失其己,亦如井中取水,汔至于井,繘犹未至,井水羸其瓶,自取其凶。盖开导后学之事,在大道完成之后。大道完成,性命由我不由天,承先启后,可以有益于人,无伤于我。故六爻皆以自养为主也。

往来井井 井德有成 序卦传: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德之地也。顺着水的特性蓄水并打上水,这就是《井》卦的象征.

[卦名探讨]

井:水风,水位升高,与困卦的命名方式相近。用象形来取卦名,应该是潠,解释为口中喷出水或液状物。孔子彖传说:“井,养而不穷也。”而杂卦传则说“井通”。井,用桔橰(下卦巽为木)取水(上卦坎为水),而通也是取坎卦平、通之义。

[经文+传文]《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①,汔至②,亦未繘井③,羸其瓶④:凶.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⑤,《井》。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⑥ ;“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凶也。

《象》曰:木上有水⑦,《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注解]①井:从井中吸水。后一个“井”是名词,指水井。②汔:干枯。③繘井:挖井。(繘:借为“繘”,穿)④羸:羸借为“儡”,毁坏。瓶:汲水罐子。⑤巽乎水:《井》卦下巽上坎。(巽是木),坎是水,所以说“巽乎水”。⑥刚中:九五,九二都是阳爻,分居上下卦中位。⑦木上有水:《井》卦下巽上坎,巽是木,坎是水,所以说“木上有水”。挖井要靠百姓,所以下文说“君子以劳民劝相”。(劝:教导;相:动)

[译文]《井卦》象征水井,城邑变了而水井不变,这意味着无失无得;来来往往的人从井中汲水,并要干了,也没有重新挖井,汲水时,汲水瓶磕破了:凶险。

《彖传》说:顺着水的特性蓄水并打上水,这就是《井》卦的家征。井水养人,水源不断。“改邑不改井”。是因为君子有刚毅持中的美德;“汔至,亦未繘井,是说明尚未完成进水养人的功用;赢其瓶是说事情有凶险。

《象传》说:木上有水,这就是《井》卦的象征。君子取法《井》卦,教导百姓劳作互助。

 [彖辞由来]

水风井,上坎下巽。彖辞全是卦象的解释。邑为坤卦,井卦是从泰卦而来,改邑即泰卦下乾初九往上坤之六五,因而成井卦。无丧无得指三阴三阳虽然位置变了,但并无得失。“往来井井”,往来就是初九往六五来,井井指有序而无得无丧。汔至,下卦为巽卦,春夏之间;上卦为坎,冬天,都是少雨时节。“亦未繘井,羸其瓶,凶”。亦,假设辞,即抑。就是说,在旱季到来的时候,不把井绳弄好,又把盛水的瓶子弄坏了,打不上来井水,那就会有麻烦。不作假设讲,就是旱季来了,人们竞相打水,水没打上来却把水瓶打碎了,凶象。二五为兑,毁折,羸;巽,木,绳;桔槔;瓶,三五为离。

[象辞义解]

水风井,通达之象。改邑指泰卦初九往上坤六五(反则为来),不改井指天地交通之情不变(坎通巽散,上刚下柔),所以无得无失、往来井井(通畅)。汔至,干旱到来(坎水巽伏)而且时间长(巽为春夏之交,坎为冬),亦未繘井(没有准备好井绳汲取井水,巽绳在水下井底)指水位越来越低;羸其瓶(打水的瓶子又打破了,参大壮“藩决不羸”)指无震之象(巽为震之反,也在井底)。其实细参,应该是先来了洪水(坎水巽升高),人们曾逃离家园,回归后百废待兴,不承想干旱又来了,饱受饥寒。也是虽然井井有条应当防备于未然的警示。

 《周易正义》巽下坎上。井:改邑不改井,井,以不变为德者也。

[疏]正义曰:“井”者,物象之名也。古者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谓之为井。此卦明君子脩德养民,有常不变,终始无改,养物不穷,莫过乎井,故以修德之卦取譬名之“井”焉。“改邑不改井”者,以下明“井”有常德,此明“井”体有常,邑虽迁移而“井体”无改,故云“改邑不改井”也。

无丧无得,德有常也。

[疏]正义曰:此明井用有常德,终日引汲,未尝言损;终日泉注,未尝言益,故曰“无丧无得”也。

往来井井。不渝变也。

[疏]正义曰:此明性常。“井井”,絜静之貌也。往者来者,皆使洁静,不以人有往来,改其洗濯之性,故曰“往来井井”也。

汔至亦未譎井,巳来至而未出井也。赢其瓶,凶。井道以巳出为功也。几至而覆,与未汲同也。

[疏]正义曰:此下明井诫,言井功难成也。汔,几也。几,近也。譎,绠也。虽汲水以至井上,然绠出犹未离井口,而钩羸其瓶而覆之也。弃其方成之功,虽有出井之劳,而与未汲不异,喻今人行常德,须善始令终。若有初无终,则必致凶咎,故曰“汔至亦未鐍井,羸其瓶,凶”。言“亦”者,不必之辞,言不必有如此不克终者。计获一瓶之水,何足言凶?以喻人之修德不成,又云但取喻人之德行不恒,不能慎终如始,故就人言凶也。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音举上之上。

[疏]“《彖》曰”至“水井”。○正义曰:此就二体释“井”之名义。此卦坎为水在上,巽为木在下,又巽为入,以木入於水而又上水,井之象也。○注“音举上之上”。○正义曰:嫌读为去声,故音之也。

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以刚处中,故能定居其所而不变也。

[疏]正义曰:“井养而不穷”者,叹美井德,愈汲愈生,给养於人,无有穷巳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者,此释井体有常,由於二五也。二五以刚居中,故能定居其所而不改变也。不释“往来”二德者,无丧无得,“往来井井”,皆由此刚居中,更无他义,故不具举《经》文也。

“汔至亦未繻井”,未有功也。井以巳成为功。

[疏]正义曰:水未及用,则井功未成,其犹人德事被物,亦是功德未就也。

“羸其瓶”,是以凶也。

[疏] 正义曰:汲水未出而覆,喻脩德未成而止,所以致凶也。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木上有水”,井之象也。上水以养,养而不穷者也。相犹助也。可以劳民劝助,莫若养而不穷也。“)

[疏]正义曰:“木上有水”,则是上水之象,所以为井。“君子以劳民劝相”者,劳谓劳赉,相犹助也。井之为义,汲养而不穷,君子以劳来之恩,勤恤民隐,劝助百姓,使有成功,则此养而不穷也。

【经文+传文]初六 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象》曰:“井泥不食”,下也①;“旧井无禽”,时舍也。

[注解]①下:本爻初六居下卦下位。

[译文]初六 井积淤泥,无法饮用;破旧的井边没有鸟禽飞来。

《象传》说:“井泥不食”,这是说井口太低;“旧井无禽”,这是说那时井就废弃了。

《周易正义》 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最在井底,上又无应,沈滞滓秽,故曰“井泥不食”也。井泥而不可食,则是久井不见渫治者也。久井不见渫治,禽所不向,而况人乎?一时所共弃舍也。井者不变之物,居德之地,恒德至贱,物无取也。 [疏]“初六并泥”至“无离”。○正义曰:初六“最处井底,上又无应,沈滞滓秽”,即是井之下泥污,不堪食也,故曰“井泥不食”也。井泥而不可食,即是“久井不见渫治,禽所不向,而况人乎?故曰“旧井无禽”也。○注“井者不变之物”。○正义曰:“井者不变之物,居德之地”者,《繇》辞称“改邑不改井”,故曰“井者,不变之物,居德”者,《系辞》又云:“井,德之地”,故曰“居德之地”也。《注》言此者,明井既有不变,即是有恒,既居德地,即是用德也。今居穷下,即是恒德至贱,故物无取也,禽之与人,皆共弃舍也。 《象》曰:“井泥不食”,下也。“旧井无禽”,时舍也。 [疏]正义曰:“下也”者,以其最在井下,故为井泥也。“时舍也”者,以既非食,离又不向,即是一时共弃舍也。

《周易阐真》初六,性质本愚,不知求人以养已,乃无而为有,亦欲效高明者以养人,如旧井有泥无水,积污百端,禽亦不顾,焉能养人乎?此绝不知自养者也。

[经文+传文]九二 井谷射鲋;瓮敝漏。

《象》曰:“井谷射鲋”,无与也。[注解]①井谷: 井底。鲋:小鱼。

[译文]九二 向井底射小鱼(难射中);水瓮破了,漏水了。

《象传》说:“井谷射鲋”--这样是得不到帮助的。

《周易正义》 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谿谷出水,从上注下,水常射焉。井之为道,以下给上者也。而无应於上,反下与初,故曰“井谷射鲋”。鲋,谓初也。失井之道,水不上出,而反下注,故曰“瓮敝漏”也。夫处上宜下,处下宜上,井巳下矣,而复下注,其道不交,则莫之与也。 [疏]正义曰:“井谷射鲋”者,井之为德,以下汲上。九二上无其应,反下比初,施之於事,正似谷中之水,下注敝鲋,井而似谷,故曰“井谷射鲋”也。鲋谓初也。子夏《传》云:“井中虾<虫麻],呼为鲋鱼也。”“瓮敝漏”者,井而下注,失井之道,有似瓮敝漏水,水漏下流,故曰“瓮敝漏”也。 《象》曰:“井谷射鲋”,无与也。 [疏]正义曰:“无与也”者,井既处下,宜应汲上。今反养下,则不与上交,物莫之与,故曰“无与也”。

 《周易阐真》 九二,正在养己之时,自养未足,即欲养人,无益于彼,先伤于我,如井谷外射,仅能养鲋,瓮敝水漏,浸润有限,其所以益于人者少,而其所自失者多,此养己未足者也。

 [经文+传文]九三 井渫①,不食,为我心恻②;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象》曰:“井渫不食”,行“恻”也;求“王明”,“受福”也。

[注解]①渫:淘,淘去泥污,在这里引申为井。②恻:伤悲。

[译文]九三 井水清洁,却无人饮用,为此人心伤悲;可以汲水,如果是王道圣明,臣民都会受到他的恩泽。

《象传》说:“井渫不食”--这是可叹的;祈求君主圣明--这是企盼受福泽。

《周易正义》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渫,不停污之谓也。处下卦之上,复得其位,而应於上,得井之义也。当井之义而不见食,脩巳全洁而不见用,故“为我心恻”也。为,犹使也。不下注而应上,故“可用汲”也。王明则见照明,既嘉其行,又钦其用,故曰“王明,并受其福”也。 [疏]“九三井渫不食”至“王明并受其福”。○正义曰:“井渫不食”者,渫,治去秽污之名也。井被渫治,则清洁可食。九三处下卦之上,异初六“井泥”之时,得位而有应於上,非“射鲋”之象。但井以上出为用,犹在下体,未有成功。功既未成,井虽渫治,未食也。故曰“井渫不食”也。“为我心恻”者,为,犹使也。井渫而不见食,犹人脩巳全洁而不见用,使我心中恻怆,故曰“为我心恻”也。“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者,不同九二下注而不可汲也,有应於上,是可汲也。井之可汲,犹人可用。若不遇明王,则滞其才用。若遭遇贤主,则申其行能贤主既嘉其行,又钦其用,故曰“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也。 《象》曰:“井渫不食”,行恻也。行感於诚,故曰“恻也”。求“王明”,受福也。

 《周易阐真》九三,进于下体之上,养己已到可以养人之时,但近于险,未遇知音,限于不得养,如井水渫泛而无人食之也。然虽无人食,其道德崇高,望之者默相感化,是以为我心恻也。心恻者何?以其可用汲,望其有明眼王公大人信而取用,则人人皆得法范,而受福无穷矣。此养己已足者也。

 [经文+传文] 六四 井甃:无咎。

《象》曰:“井甃无咎”,修井也。[注解]①甃:修砌。

【译文] 六四 井砌好了:无有咎害。《象传》说:“井甃无咎”,是说应。

《周易正义》六四:井甃,无咎。得位而无应,白守而不能给上,可以修井之坏,补过而巳。 [疏]正义曰:“六四,井甃无咎”者,案:子夏《传》曰:“甃亦治也,以砖垒井,脩井之坏,谓之为甃。”六四得位而无应,自守而巳,不能给上,可以脩井崩坏。施之於人,可以脩德补过,故曰“井甃无咎”也。 《象》曰:“井甃无咎”,脩井也。 [疏]正义曰:“脩井”者,但可脩井之坏,未可上给养人也。

  《周易阐真》九四,居于险体,虽无养人之德,幸其柔而守正,能知自养,如井之甃以防险,内不伤而外不损,可无陷人之咎矣。此自知养己者也。

 [经文+传文]九五 井洌,寒泉食。

《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②。

[注解]①洌:水清。②中正:本爻九五是阳爻居上卦中位。

[译文]九五 井水清澈,深壤冒出的井水为人们所喜欢饮用。

《象传》说:“寒泉”是可以饮用的,因为九五有中正之德。当及时修井。

《周易正义》 九五:井洌寒泉,食。洌,絜也。居中得正,体刚不挠,不食不义,中正高絜,故“井洌寒泉”,然后乃“食”也。 [疏]正义曰:馀爻不当贵位,但脩德以待用。九五为卦之主,择人而用之。洌,絜也。九五居中得正,而体刚直。既体刚直,则不食污秽,必须井絜而寒泉,然后乃食。以言刚正之主,不纳非贤,必须行絜才高,而后乃用,故曰“井洌寒泉,食”也。 《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疏]正义曰:以“中正”者,若非居中得正,则任用非贤,不能要待寒泉,然后乃食也。必言“寒泉”者,清而冷者,水之本性,遇物然后浊而温,故言寒泉以表絜也。

《周易阐真》 九五,阳居阴内,外虚内实,虚实如一,刚柔混合,大道完成,是谓有本之水,如井冽寒泉,所养深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此养己足而可养人者也。

[经文+传文]上六 井收①,勿幕②,有孚: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③,大成也。

[注解] ①收:汲水完成。②幕:盖上井口。③在上:本爻上六居上卦上位。

[译文] 上六从井里汲完了水,不要盖上井口,供人继续饮用,心怀诚信:当得大吉祥。

《象传》说:上级大吉祥——这是说水井养人获得了大成功。

《周易正义》上九:井收。勿幕有孚,元吉。处井上极,水巳出井,井功大成,在此爻矣,故曰“井收”也。群下仰之以济,渊泉由之以通者也。幕犹覆也。不擅其有,不私其利,则物归之,往无穷矣,故曰“勿幕有孚,元吉”也。 [疏]正义曰:收,式胄反。凡物可收成者,则谓之收,如五穀之有收也。上六,处井之极,“水巳出井,井功大成”者也,故曰“井收”也。“勿幕有孚,元吉”者,幕,覆也。井功巳成,若能不擅其美,不专其利,不自掩覆,与众共之,则为物所归,信能致其大功,而获元吉,故曰“勿幕有孚,元吉”也。 《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疏]正义曰:上六所以能获“元吉”者,只为居“井”之上,并功大成者也。

 《周易阐真》上六,养己已到,如井功已收,可以勿幕井口,因人开导,自能有益于人,无伤于我。特以其吉已在于养己之初矣。此养人必本于养己者也。

然则,养人之事,在成道以后,若未成道,未可养人,强欲养人,即有羸瓶之凶,养人者可不知先自养乎。

第48卦 水风井(井卦) 求贤若渴 上上卦

  象曰:枯井破费已多年,一朝流泉出来鲜,资生济渴人称羡,时来运转喜自然。

  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坎)相叠。坎为水;巽为木。树木得水而蓬勃生长。人靠水井生活,水井由人挖掘而成。相互为养,井以水养人,经久不竭,人应取此德而勤劳自勉。

  事业: 处于平稳状态。既不宜贸然前进,也不必后退,而应以积极的态度努力进修,提高自己,充实个人实力,待机而起,将大有成就。最怕的是停顿不前,否则将会因不合时宜而被淘汰。

  经商:市场情况良好,可继续按照原来的方针。同时,继续本着勤劳、奋进的精神,诚心诚意地开拓市场,特别注意与人的合作,相互协助,在实践活动中丰富和积累经验。

  求名:本着正当的目的,为社会做贡献,因此而努力学习。应特别注意向贤德的人求教,以便被发现而受到推荐。

  外出:没有十分的必要和充分的把握不可随意出行。

  婚恋:不必过急,会有般配的伴侣。

决策:聪明、机敏、乐于助人。同时,也会有机会充分施展个人的才能。只要能学习“水井”的精神,真诚奉献,不断丰富自己的才能,一定会受到社会的重视。

上一篇: 易经水风井3分钟读懂,改写你的人生困境
下一篇: 易经六十四卦震宫八卦之一水风井卦讲解#国学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