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原(三百四十三)|羡慕诸城

147小编 74 2025-07-02

羡慕诸城

文/张国辉

初夏时节,从手机里看到济南超然楼亮灯的盛景,想到了自己的偶像-苏东坡。于是,就找机会去了一趟大明湖,趁着不太深沉的夜色,来到大明湖畔的超然楼,身临其境地观看了一次手机里的爆款-“超然楼亮灯”。

也就是从那一刻起,通过深入了解了济南的超然楼,我知道了超然楼的由来,原是起源于苏轼,起源于苏轼在诸城所修建的超然台-元代学士李泂建楼效仿超然台从而起名超然楼。对于苏轼我原本就是崇敬和向往的,因为超然台的原因,我进一步了解了一些诸城的历史,于是我就无缘无故地羡慕起诸城来-要不诸城为何文脉兴盛人杰地灵,原来是和苏轼大有渊源啊!

对于诸城自己也曾有过了解,前几年一次学习培训就是在诸城的诸城栗园酒店举办的,虽然是深秋季节,但酒店所在地的刘墉板栗园内古树林立,曲径通幽,抚摸着那虬劲沧桑的板栗树干,想象着一代文豪名吏刘墉或许就曾为它浇过水、施过肥,又或许他还曾在这棵树下背诵过诗文,一时间就像来到了这位文豪的身边,仿佛看到了他的音容笑貌,仿佛听到了他那诙谐的话语,又仿佛沾染了他那学富五车的文采。

为此,我还参观了诸城的恐龙主题公园,这里曾是恐龙的栖息地。一道巍峨高耸的石壁上,镶嵌着许许多多恐龙化石,人们可以近距离观察恐龙的生态和演化过程。这些古老的化石,让人们禁不住赞叹大自然的神奇,也对诸城这块神奇的土地多了一份敬畏。

这些仅是诸城地灵的表现,而对于诸城的人杰,那更是响当当的。在诸城的历史上,可以说是名人先贤灿若星辰。这里仅列举几位,就会让人赞叹不已。古代的有公冶长、诸葛亮、张择端、赵明诚,近现代的有刘墉、王尽美、臧克家,这些先贤,不论那一位都是智慧与文采的集大成者,都是在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站得稳、叫得响的“大人物”“大家”。这还不算,还偏偏更有客居于此的苏轼,来为诸城助阵,就是他的到来,为诸城这个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增添了一股浓浓的传承千年的文脉,让诸城有了厚重文化的传承,成就了这里千年不绝的浩荡文风。这也正是我羡慕诸城的最直接的原因。

那么,苏轼到底给诸城留下了些什么呢?苏轼于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秋,调任密州,成为主政一方的地方大员,而此时的密州州府所在地正是诸城。在密州,苏轼勤政爱民,战天灾、治人患,救民众于水火,仁政善治,仅仅两年的时间,就让密州出现了政通人和、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然而这些并不是我羡慕诸城的重点之处,我所羡慕的是苏轼为诸城留下的丰厚文化根基和脉络,他让诸城在千年之后成了文化兴盛繁荣之地。首先,他为诸城留下了一座“文化之台”-超然台。苏轼把密州城墙西北角的一处荒废的楼台修葺一新,请其弟苏辙为其命名“超然台”。自此,超然台成了苏轼把酒临风、吟诗作词的好去处,“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望江南·超然台作》就是他在此台上的佳作,有了名台有了佳作,诸城自然名满天下。其次就是他创造了词作的巅峰时刻,最能代表他词作成就的“密州三曲”-《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些词句缠绵时让人潸然泪下;“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高亢处又叫人气冲云天。这三首词高超的艺术水准,不但极大提升了苏轼的词作艺术成就,也开启了词作文体的新纪元,成为继唐诗以后,又一个文学时代的新载体。第三就是他所氤氲的文学气息传承千年。一个地方的文学灵气是需要传承的,而在诸城最能担当起这个大任的只有苏轼,虽然他不是诸城本地人,虽然他在诸城只是短短的二年,但这已经足够了。他把文学的种子播撒扎根在了这里,让浓厚的学风滋润了这方土地,这里的山川河流,这里的一草一木,这里的人文景观,都沾染了他的气息,虽跨越千年仍然缱绻不散,他用他的文学光芒照亮了包括诸城在内的所有他到过的地方,让这些地方因为有他而大放异彩。且看这从超然台到超然楼,就是一个例证,再看这“超然楼亮灯”的火爆又是一个例证,还有这当下正在兴起的铺天盖地的“东坡热潮”更是一个例证。

因缘际会,苏轼与诸城相会,由此,诸城成就了苏轼,苏轼也成就了诸城,这种际会不是人人都有的,所以它让人羡慕。我羡慕诸城源于我对苏轼的羡慕,这也让我更加热爱苏轼,让我尽可能更多地去欣赏他的作品,融入他的情思。同时,也增加了我对诸城的向往,让我下定决心,有机会再到诸城,行走在它的乡间田野,去感知和体味来自苏轼的于诸城特有的文化气息。

作者简介:张国辉,中国自然资源作协会员,山东省自然资源作协全委会委员,曾有文章在《中国自然资源报》《山东青年》《山东自然通讯》《山东自然资源导报》《秦都》发表。

上一篇: 检察微文|竹山的性格
下一篇: 诸城的巴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