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警惕“下水道”长石
115 2025-07-04
明朝嘉靖年间,徐州有一个小山村,位于干旱的地区。这个山村的百姓日子过得十分艰辛,因为每天都必须翻山越岭前往几里之外的山间取水。这种苦痛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百姓们的生活愈发艰难。
有一天,这个贫瘠山村迎来了一个老道士的到来。老道士心怀善意,他询问了村民一个重要问题:“乡亲们为何不挖井来取水呢?”百姓们纷纷解释说,这个地方多年来一直干旱,挖了数十米的深井也未曾找到水源,因此他们不得不放弃挖井的希望。
老道士在村子里四处走动,仔细寻找水源的迹象,最终他指向村西的一个洼地说道:“这块地势相对低洼,被三面环山所包围,如果向下深挖十余米,很可能会找到水源。”
然而,村民中有一些人对老道士的建议心存疑虑,他们引用了风水学家的话,表示这个地方并不适合挖井。一些人甚至公然质疑老道士,认为他的提议或许是错误的。他们问老道士如何确定这里有水。老道士很是无奈,他意识到自己要在这里挖井需要克服重重困难。
突然,村里一位老者站出来,劝说村民们:“并不是百姓们不相信你,但古人说得好,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我们真的挖了井却没有找到水,那岂不是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吗?况且,风水学家都说这里不适合打井,你怎么能确定这个地方有水呢?”老道士沉思片刻,明白自己的难处,最终黯然离开了这个村子。
然而,老道士的善意未曾磨灭,他下定决心,要为这个山村挖一口井。他花了数月的时间筹集了足够的资金,然后返回到这个山村,着手挖掘水井。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老道士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他们在那个洼地挖到了清澈而甘甜的水源。村民们欣喜若狂,终于可以方便地获得水源,不必再每天冒险前往山间。
然而,这个故事的转折点发生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老道士告诉村民,这口水井是他用自己的钱修建的,因此希望每个人在取水时都付两文钱。这一要求引发了一些年轻人的不满,他们视老道士为无耻之徒,对他进行了辱骂和侮辱。老道士虽然遭受了一些耳光,但他并未生气或报复,而是平静地说:“如果你们再这样无礼,我宁愿死在井中。水井毁了,你们也将无法取到水!”村民们听到老道士的警告,不禁胆战心惊。
有人气愤地说:“百姓穷困潦倒,哪有两文钱给你?”老道士沉思片刻后提出一个新的建议:“如果没有两文钱,你们可以选择搬些石头到这里,我将用它们来盖几间房屋。”尽管一些人心存不满,但他们逐渐接受了这个妥协。他们明白,相对于每天翻山越岭取水,搬运石头会更为方便。也有人觉得两文钱并不多,因此仍然选择支付。
自那时以来,老道士搭建了一个小棚子,住在井旁。百姓们在取水时都会付出石头或少量钱。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道士积累了越来越多的钱财和石头。他利用这些资源,将原本简陋的小棚子改建成了宽敞而壮观的房屋。村民们开始感到不满,纷纷聚集在一起商议如何将这位老道士赶出山村。
然而,他们发现并没有容易的方法可以将老道士赶走。老道士的智慧和善意让他克服了这一切。只有一些脾气暴躁的人仍然对他心怀怨恨,他们经常在老道士居住的地方诅咒和侮辱他。老道士始终保持冷静,平静地面对这些挑衅。渐渐地,大多数村民意识到他们无法找到有效的方法将老道士驱逐出村庄。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道士生病了,但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助他。百姓们愤怒地指责他,认为他得了病是应得的,因为他之前曾经用百姓的辛苦赚来的钱。老道士没有生气,而是坚韧地度过了疾病。
数月后,老道士最终康复了,但村民们已经对他失望透顶。有人感叹:“好人不长寿,坏人却能长寿!”他们看到老道士开始在房前房后种花养草,认为他将会一直活下去。村民们无法理解老道士的动机,为什么他会做出这些事情。
再过了几个月,村庄遭受了蝗灾的侵袭,庄稼几乎全部被毁。百姓们感到绝望,因为他们将面临食物短缺。老道士用自己的钱购买了大量粮食,分给了村民,帮助他们度过了难关。然而,一些人仍然怀疑老道士的动机,他们认为老道士可能是出于某种自私的原因,希望以此来摆脱村民的敌视。
一名村民无法忍受,发表了抱怨:“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寿命不多了,所以想做一些好事来获得大家的谅解?既然你知道现在如此困难,为什么当初不早点这样做呢?无论你多么骗取了大家的铜钱,死了也无法带走!”老道士微笑着说:“的确,我的寿命已经不长,但是这个村子不能这样。我建造的这些房子,将作为学堂,留给你们的后代,使他们能够获取知识。如果每一代人都只追求自己的利益,不愿意帮助他人,这个村庄将永远陷入贫困。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必要。人们只有在互相帮助的基础上,才能摆脱困境。贫道这么做是有原因的。要知道,不仅富人需要互相帮助,贫者之间也应该互相协助。没有人愿意付出,正是这个村庄多年来贫困的原因之一。所以,我只能采取这种方式来引导你们理解。”村民们默不作声,他们开始认真思考老道士的话。
几天后,老道士修建了一条道路,并用最后一点铜钱聘请人在村口挖了几口井。村民们对他充满感激之情,因为老道士的善举终于带来了水源,使他们的生活更加容易。他们开始明白,老道士一直以来的行为都是为了帮助他们,而不是出于自私或欺骗。
老道士的善行成为村庄的传说,他成了这个村子的英雄。然后,老道士去世了,但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善行,为他修建了一个名为“善行观”的道观。这个道观吸引着人们前来参拜,香火不断。这个村子终于脱离了贫困,生活过得更加富足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