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多大的房子最旺运?很有道理
131 2025-07-04
家宝传承
浩劫年代,先祖父袆爱宽公(字绪章)以性命相护,秘藏于木箱的《陆陈宗谱》幸免于难。展开有虫蛀的卷轴,"家宝"二字赫然入目,此乃朱文公亲题之传世墨宝。这是1926年六修的木活字版宗谱,与陈礼逵、陈国凡、陈敬根、陈华兵等族贤珍藏之家宝互为辉映,共同构筑起家族文明的基石。这每套典籍背后,皆藏着平凡而伟大的守护故事。这些泛着墨香的文献,不仅为1994年七修、2024年八修提供了翔实依据,更在时光长河中托举起家族的精神灯塔。
血脉长河
元末明初,迁皖始祖正一公自赣入皖,择定远县四宝门而居。四修谱牒记载其"生于江西,卒于定远,葬于乔河之阳",即今潜山市官庄镇孔士村乔河组。
二世祖三昆仲各展宏图:长房朝一公任宿松教谕,归葬陆河;次房朝二公官至钦天监,后裔定居定远;三房朝三公登进士第,出守长沙,鄱阳故里仍存支脉。
荣一公支系四子分衍:恩一公固守陆河祖地,恩二公迁椒岭,恩三公徙桐城,恩四公驻军屯河。
恩二公双嗣永晟、永清幼失怙恃,幸得外祖抚育,因承嗣陈姓,遂开陆陈一脉。
永乐年间,晟公卜居潘铺白玉涧,清公择址杨泗方。自此,晟清二脉如双龙并进,在潜阳大地开枝散叶。
迁徙纪略
清乾隆年间首启外迁潮,豫鄂陕三省尤以陕地为盛;咸丰年间二次迁徙,浙皖交界处多见族裔;近三十载城镇化浪潮中,族人更广布市镇。六百载春秋,陆陈血脉已融汇于时代洪流。
谱牒春秋
自康熙戊午(1679)首修,至甲辰(2024)八修,凡三百余年八度续纂。尤以民国丙寅(1926)六修最为壮阔,廉让公倾尽油坊家产偿建祠债务,终使宗祠与谱牒同成。1994年七修堪称传奇,敬和公统筹全局,陈琼公鼎力襄助,礼逵、河海踏遍皖南浙西,陈礼奔走筹办宣纸,杨泗潘铺诸贤共襄盛举。
寻根壮歌
乾隆甲寅(1794),燕翠、朝栋二公首开寻亲壮举。背负全族期许,徒步秦川八百里,穿陨西、越商南、渡汉阴,餐风露宿于蓝田石泉之间。此等壮怀,激励后世四修(1842)、五修(1884)、六修(1926)续访陕浙,谱系终得完整。
当代续章
1970年陆陈宗祠改为上方小学,2005年族贤陈社生、陆林应等重建祖龛,香火复燃。2013年缮修正一公墓苑,2015年下浒山水库工程中,陆晓明村长主持迁葬三、四世祖坟茔。2017年永清公墓重修,陈社生捐水泥五吨。2020年杨泗陈老屋获评古民宅二级保护,2023年陈卫东、陈小雁等率众修缮,古宅重焕生机。
特别铭记1997年冬月,和平、汉明、礼祥、华德四代同修山路,夜凿叶家河,晨破野河崖,终使天堑变通途。此等壮举,令杨泗通路史提前三载。
文脉流芳
乾隆八年,念龄公应知县之邀撰书《社稷坛碑记》,翰墨永镌潜阳。愈彬公于陈老屋创杨泗首塾,开化乡里;念涤公五世同堂,九十有四犹主家政,美谈流传至今。
新时代新篇章
八修工程历时五载,敬东总理编务,陈鹏(鹅包)精理财账,朱永来经理严把印务。全族勠力同心,终成百万字巨帙。今录族人1526口,四十载出大学生83人,人才辈出,文脉昌盛。
展望
乙巳(2025)季春月,八修告竣之际,谨记两大使命:一续陕南宗亲世系,二复陆陈宗祠盛貌。冀我族人承先辈遗志,续写家族华章。
二十二世裔孙 礼祥 沐手敬撰
公元二〇二五年乙巳季春月谷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