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兴宁观赏客家围屋,发现围屋的前面都有一个半月塘。有何涵义?

147小编 109 2025-07-05

扬名中外的客家围屋是我国最有乡土风情的传统特色民居之一,一座座围屋不仅工艺精湛,美轮美奂,还蕴含着浓浓的客家情怀,吸引了大批的古建爱好者趋之若鹜去观赏拍照。

近日,小编到广东省梅州市的兴宁,近距离观赏了当地著名的“东升围屋”和“磐安围”两大代表民居。参观完后,不禁由衷发出“年深岁久古韵留,匠心雄奇技艺精”的赞叹。与此同时,笔者还发现了客家围屋有一个共同独特的结构,就是会在围屋的正前面挖一口半月形的池塘,这,是否为了凭添一道唯美的风景?还是有更深刻的涵义?请跟随“行走广东”一起领略独别具风情的客家围屋。

南宋末年,客家人为逃避战乱,纷纷南下迁徙,他们聚族而居,并选择地势险要、利于固守,而且有水源的地方,修建起一座座规模宏大、结构坚固的围屋土楼,在漫长的年代里,形成了他们独特的精神和文化内涵。

在兴宁客家人聚居的村中,就分布着诸多古朴典雅的围龙屋,“东升围”,是兴宁众多围龙屋中最为古老的一座。东升围位于兴宁市宁新街道办东风村,始建于元代1127年,至今有将近900年的历史。整体布局如满月形,土木结构的围墙高大坚固,具有较强的防御性能。关于墙体,客家人都是用土筑的墙,重要的部位为防止枪炮,都是用瓷片、蛋清、糯米浇筑在一起,一个围屋里面能够坚守几个月,里面有自己的水井,有自己的粮食,有自己的很多通道。

围屋其实有很多种类型,就像福建的土楼,有方土楼也有圆土楼,那么到了兴宁这个地方就演变成为围龙屋了,围龙屋是椭圆形的,椭圆形的前面是一个半月塘,后面是一个叫“花头脑”,整个围龙屋就像一个“胎盘”一样的,孕育着整个客家的族群。

在客家人看来,宅基地通常选择山势雄壮,绿水回环之地设立,再配以左右山峦,这是财丁兴旺、文人辈出的理想屋场。

参观的第二站是“磐安围”屋,位于兴宁市叶塘镇河西村。“磐安围”屋,始建于清光绪21年,即1895年,至今有126年历史,据当地人说,是工艺精美、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围龙屋。总占地面积8093平方米,里面有21个天井,122间房间,厅堂两边有南北厅、书斋、厢房、花厅、浴室、居室等。围龙屋外层还设有明暗枪眼,在最高处还有瞭望孔,防御十分齐全。取名“磐安围”呢?就是安居乐业、坚如磐石的意思,体现了客家先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参观完两栋古建筑,小编终于明白客家围屋的灵魂体现一个“围”字,不仅利于防御坚守,还寓意团结一心、守望相助的传统。但是,经过小编的观察,再加上导游的讲解,还发现了围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会在围屋的正前面挖一口半月形的池塘,凭添一道亮丽的风景?这道风景是否还有更深刻的涵义?

原来那是因为客家人择地而居的时候,为了安全性,往往住得比较偏僻,且多选在大山深处,所以他们想吃一顿鱼虾,是一个奢侈的心愿。因而聪慧勤劳的客家人就在屋前挖一口水塘来放养生鱼虾来自给自足,同时还起到蓄水防火的作用。

古朴雄奇,美轮美奂的客家建筑,静静矗立数百年,他们既是客家人的防御堡垒,也是文明交汇的实物见证。穿越历史的渊源,一座座建筑艺术的精品,书写着客家人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传奇,更诠释了他们巧夺天工的非凡智慧。

网友们,你们喜欢精美的客家围屋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不嫌弃的给小编一个赞,你的支持是小编勤奋创作的源动力!诚谢!

想了解广东更多的风土人情、人文景观,欢迎关注“行走广东”,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本文属“行走广东”原创文章,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 邂逅一份纯净的美好,感受“爱莲文化”的熏陶——江头村
下一篇: 【每日一图】二十四山地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