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情说爱 教你居家风水调制出美味爱情
187 2025-09-03
平羌小三峡,又称嘉州小三峡,位于乐山市市中区悦来乡和关庙乡。杜甫曾赋诗:“外江三峡且相接”,所指就是乐山的平羌三峡,宋代称湖襄峡,明代始称平羌三峡。
从城区出发,来到乐山市中区悦来乡鱼窝山庄村1组,在当地的村民介绍下,了解了许多当地流传下来的传说故事,随后品尝了山庄的野生鱼火锅黄腊丁以及农家小菜,风味独特,环境优雅。
平羌小三峡由犁头峡、背峨峡、平羌峡连贯而成,全长12公里,峡区河道迂回,风光绮丽。经过几十年的发掘、考证、调查,平羌小三峡范围内共有历史文物、遗迹等景点43个。
从悦来乡鱼窝山庄下面的河边乘上了小船,顺水而下。坐在小船上,晒着太阳,在当地渔夫熟练的划船技术下,水面荡起了一道道波纹,好生惬意。而在河岸的另一边,也有不少游客也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乘着周末带着家人来到此地进行野炊。
小船很快驶入了平羌小三峡中的第一个峡——犁头峡。进入犁头峡第一河湾“大佛沱”,但见两岸山峦叠嶂,连绵起伏,临江崖壁遍布石洞小如拳头,大如篮球。据船上的当地人介绍,此地盛产鱼中珍品——“江团”,故又称“鱼窝”。而在犁头峡右岸被称为“上观音”的的石岩上,塑有观音菩萨像,保佑上下航船平安,岩壁石龛上刻有“芙蓉关江,嘉阳风水”八字楹联。
船驶入背峨峡,此时江面渐宽,水平如镜,蓝天白天,青山绿野,倒映江中,情趣盎然。田野里菜花铺锦,牛羊放牧,农家户桃红柳绿,炊烟袅袅。江面上浆声哗哗,燕子掠飞,机动船“突突”声响,惊起沙滩上一群野鸭扑楞楞拍翅飞翔,好一幅质朴雅致的乡野风情画。
泛舟观景,“一山奇处一停桡”,十八块突兀的大石包围崖对峙,人称“十八罗汉拜观音”。峡中有一块突出的巨石,顶部平整,据传是李白的钓鱼台,李白多年乘船至此,被美景吸引,在此停留数日,天天在此巨石上钓鱼。峡内还有一座长达近30米的天然巨型“石棺”顺江平搁,巧夺天工,令人惊叹!
进入平羌峡两三公里后,右岩一座石峰突兀,接近山顶的一处断崖,此处一尊尚未凿完的佛像头部雏形,所谓“平羌大佛”。平羌大佛,是平羌三峡景区内的重要人工景点。此佛仅有一个佛头,宽五丈,长六丈,眉目未刻到位。而据史地专家考证,当初在此处建筑大佛,是在为凌云修建大佛进行技术准备和经验积累,因此平羌大佛可以说是乐山大佛的草稿或蓝本。
小船继续前行后来到当地人所称的“石鸭子”,因石头的外形像冰川一下,又称“冰川遗迹”。小船顺水而下来到了“钓鱼台”,相传在一千多年前,李白常在这里钓鱼,后人仰慕其名,把这块岩石称为李白钓鱼台。
蜿蜒曲折的平羌小三峡,留下了诸多千古名句,历来墨客骚人泛舟平羌,大多揽胜抒怀,赋诗作文,诗仙李白“使剑去国,辞亲远游”至此,也留下了千古绝唱《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夜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杜甫有诗:“ 外江三峡且相接”,所指就是平羌三峡。清人张问陶曾写诗赞美:“平羌江水绿迢遥,梦冷峨眉雪未消。爱看汉嘉山万叠,一山奇处一停桡。”
出平羌峡便是荔枝湾,以出产荔枝自古闻名,此地荔枝曾作为供果进献蜀王。清代诗人李调元曾赞颂:“一生饱食岭南姝,不知嘉州色味殊。”如今这里还有两株树龄400多年的 “官荔枝”屹立江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