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去惠东︱近距离瞻仰惠东的契约精神
60 2025-08-29
去年某天深夜,前领导突然给我发来某算命App链接:“测测你前世是不是欠了开发商的债?”我苦笑关掉对话框,瞥见朋友圈里刷屏的《某Top5房企全员降薪30%通知》,恍惚间想起十年前前辈对我说过的话:“咱们这行,闭着眼都能挣出养老钱。”
老周是我在设计院的前辈,巅峰时期一个人经手十几个项目,也是赶上了房地产的好时候,十年前就在北京买了房。如今他名片悄悄换成了“命理咨询师”,微信签名改成了“起名择吉,流年详批”。
“现在给开发商做方案?不如给他们老板算卦。”老周边说边给我看聊天记录:某项目总求测办公室风水,转账时备注“比去年策划费多给两千”。而就在上个月,这家公司刚爆出来让员工贷款上班。
这行当的荒诞逻辑逐渐清晰:当售楼处月销量跌到个位数,当土地投资部全员转岗卖车位,当“优化通知”取代了年终奖——那些曾经嘲笑风水是“糟粕”的精英们,开始偷偷搜索“怎样用八字算行业还能不能迎来第二春”。
某机构调研报告显示:2022年地产从业者心理咨询量同比激增240%,但更多人选择“更实惠”的解决方案——某周易培训平台学员中,32%是房企中层;某塔罗牌博主粉丝画像里,“35-50岁男性”占比突然蹿升到第一;就连建筑类院校的《堪舆学》选修课,都挤满了来蹭课的开发商。
朋友老吴的转型最具代表性:这位前投拓总如今在直播间戴着八卦镜,用测算土拍数据的模型给网友看财运。“西南方位属土利地产?那是骗外行的。”他私下跟我说,“现在要说‘离火九运利好新能源’,那些套在文旅项目里的老板才会打赏火箭。”
真正戳破行业泡沫的,是这些细节:
某前十房企取消全员交通补贴,但高管风水顾问的年费涨了50万;曾经1888元/人的高端行业峰会,如今换成“命理大师私享会”场场爆满;最扎心的是某人力总监透露:“现在裁员要先算员工八字,专挑‘流年不利’的谈赔偿。”这让我想起经济学里的“土豆效应”——经济萧条时便宜食品需求反增。当地产人发现卖房提成不够交房贷时,199元的“事业转运符”就成了最廉价的希望工程。某周易平台数据佐证了这点:2024年Q4客单价3000元以上订单中,68%买家是地产相关从业者。
行业聚会上,最受欢迎的早已不是营销总,而是某位转型“环境能量规划师”的前设计总监。他给项目改案名的方式堪称魔幻现实主义:
用爬虫抓取全网热搜词生成“吉字库”拿AI测算不同组合的流量指数最后套上《易经》话术包装“现在叫‘云境天宸’比‘幸福里’多卖15%溢价。”他晃着红酒杯,“客户要的是用科学解释不了的确定性——就像他们当年相信房价永远会涨。”
上周路过前公司,发现空置的VIP接待室改成“易学咨询室”,沙盘区摆着《九宫飞星催财阵》。前台的招财猫换成黄铜貔貅,行政小妹悄悄说:“这是大师算过的,说能防劳动仲裁。”
站在十字路口等红灯时,我突然想起《大空头》里的台词:“人们总想相信事情在变好。”只不过在地产寒冬的版本里,这句话应该改成:“人们总需要相信有什么能变好——哪怕是靠罗盘指针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