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裕风水团队踏上了叩问长寿之道 喜登 中华养生第一山----彭祖山

147小编 108 2025-07-18

曾祥裕风水团队踏上了叩问长寿之道 喜登 中华养生第一山----四川彭祖山

曾祥裕 曾海亮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生老病死,人生规律不可抗拒。 长寿之道何处寻?

曾祥裕风水团队踏上了叩问长寿之道, 喜登四川眉山的 彭祖山。

彭祖山,因养生术创始人彭祖在此修炼而闻名,被尊为中华养生第一山。

彭祖山,古称彭亡山、仙女山,位于彭山县城北郊江口镇,海拔610米。

据传是商贤大夫彭祖故里和安葬地,1993年,彭祖山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是国内独有、世界唯一以长寿养生为特色的文化旅游风景名胜区。

景区沿府河、岷江岸边,北起净皇九股泉,南到县城关刀山公园,景区规划面积71.58km2,有“成都南后长寿宫”之称,是中华长寿养生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寻幽访奇的好去处。

我们从山下奋力拾阶而上,踏上了叩问长寿之路。 一条既宽阔又平缓的条石踏道从山下直通山顶。

站在山下仰望,不见顶,可见之高。

这条石阶,据说为九百九十九步梯,九十九个平台,九道拐,喻“九九长寿”之意,故称长寿梯。

这么说来,长寿之路不平坦,欲得长寿,非易事。

好在,沿路有不少景点,可走走停停,边游览边休息。

长寿梯旁,第一个景点是彭祖祠。

据《华阳国志》载:“彭祖本生蜀”,“彭祖家其彭蒙”,由此推断,彭祖不但家在 彭山,而且他晚年也归根落叶于此,死后葬于彭祖山。

彭祖祠原址在彭祖墓左侧,是彭氏家族的祠堂,为了弘扬彭祖长寿养生文化,造福人类,彭山县人民政府鉴于原祠的狭窄,择址重建了这座明清仿古建筑的彭祖祠。

经测,彭祖寺辰山戌向120度。

走进彭祖祠,顿感清凉。我们叩拜了承师殿供奉的彭祖及其八大弟子,心中在为亲友祈福,也为自己健康祈祷。

自古以来,彭祖都被视为长寿之神,许多正史、典籍都已记载了彭祖的身世。

祖从师尹寿子,学得真道,他隐居武夷山修炼,晚年回到蜀地,住在彭山象耳山中,后移居到今天的彭祖山,他对所处的社会和自然环境、衣、食、住、行、运动、药物等进行不断调整,从而总结出一套自成体系的长生理论与技法,他经常云游四方,将长寿之道广为传授,便民间百姓大受裨益,而彭祖本人活了八百余岁,折合现代的130多岁,堪称世界长寿之神。

我们认为,彭祖长寿之道乃属综合平衡,衣食住行,各有养生之法。

彭祖晚年回到此地,也是他看中此处生态环境,山水相依,藏风聚气。

长寿与生活环境息息相关。

彭祖山为山水阴阳交汇的宝地

彭祖山下为江口镇,是岷江和府河的交汇处,但由于岷江水自西北而来,遇江口处的浅山阻隔,江水就朝偏西南方向流。

值得一提的是,岷江自阿坝州的雪宝顶流来,在都江堰以上叫岷江,而自都江堰以下成都境内,则称金马河、南河,从江口镇开始又叫岷江。

古镇二河交汇,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明末张献忠与南明总兵杨展激战于此。是时,张献忠军损伤过半,船只多被毁,船载资重沉入河中。

至今,当地民间还有张献忠沉银江口的传说。

我们从彭祖祠出来,又向上攀登,来到彭祖墓,叩拜彭祖后,站在观景台,眺望四周,后龙雄健,青龙白虎有情拱卫,尤其左砂延伸内弯顾主,明堂宽广,山下江水欢歌,右水倒左,收府河水过堂,府河水与南江水在西北江口交汇流出。

彭祖墓地恰在太师椅上,也为风水学上的生龙口。

据导游,彭祖山风水宝地,周围有不少古墓。

据说,共有4000多座汉代崖墓。这里的汉代墓葬群,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四川汉代崖墓分布的重点地区,在长10公里、宽2公里区域内有崖墓4580余座,大小兼备,以中型为主,未被破坏者约占一半。

墓室形制有船形室墓、竖井横室墓、岩室与砖室结合墓、天井墓、子母室墓和异形墓等。

我们朝拜过彭祖,身心愉悦,轻松下山。见时间还早,便参观彭祖山养生殿。

彭祖养寿之道给我们诸多启示:

彭祖养生术强调只要不伤身便可长寿。

他的长寿秘诀是:

“冬温夏凉,不失四时之和,所以适身也;

美色淑姿,悠闲逸乐;不致思欲之惑,所以通神也;

车服威仪,知足无求,所以一志也;

八音五色,以悦视听,所以导心也”。

也许, 彭山人民深受彭祖养生术之影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养生,健康老人与年俱增。据统计,彭山90岁以上老人1642人,百岁以上老人40多人。

彭祖山稀有的原生态之美和自然朴素风情,

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

绿色健康的身心环境和丰富多样的旅游价值,获得了越来越多都市人的青睐。

“放眼皆为怡人美景,举目尽是奇趣景观”的彭祖山,有“成都南后长寿宫”之称,正成为人们休闲旅游、寻幽访奇的好去处。

我们下山途中见到不少游客,他们当中不少为老年人,也是前来寻求健康长寿之道。

上一篇: 奇门遁甲基础格局壬加戊 #风水玄学
下一篇: 「方志于都」于都县银坑镇各姓氏的宗祠概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