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房子:“明堂如播米,子孙穷到底”,明堂到底是什么?
92 2025-07-29
主讲人:顾植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研究专家协作组组长,世界中联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会长、无锡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 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所所长。
曾先后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别专项课题及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中医疫病预测预警方面的课题组长,国家973项目评审专家等。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多篇,出版独著或主编的学术专著7部,代表著作《疫病钩沉——从运气学说论疫病的发生规律》等。
他从医50余载,以崇高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救治了无数患者,全面继承了龙砂医学流派“重视《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与临床运用,运用六经三阴三阳理论指导运用经方,擅用膏方‘治未病’”的三大流派特色,特别在五运六气的研究方面,为全国这一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在中医内科、妇科、老年病及诸多疑难杂病的治疗方面有独特疗效。
文字版 | 被误解的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所谓被边缘化,主要是针对它的预测来讲的。因为现在中医界很少有人用五运六气来做预测了,好像在预测上是被边缘化了。其实五运六气的概念,它的许多原理,从五运六气中间总结的许多治则,许多病机的这种分析,是贯穿在中医理论的方方面面的,你不可能把它抹掉的。看上去好像是不讲五运六气了,解放以后编的那些教材不讲五运六气了,实际上你还是处处都在涉及到五运六气。比如说我们讲五脏六腑,为什么是五脏六腑,不是三脏七腑,四脏八腑。就是因为有了五运六气,“各以其气命其脏”,《黄帝内经》原话是这样讲的。
古人认为自然界的这种气化运行,是按照五运六气在那走。那么天人相应,我们人体的气血运行,人体的这种气化的运行,也一定要跟天地之间的这种规律相应。怎么相应?也必定是通过五运六气。那么五运六气在人体里就要找它的代表,代表就找到了五脏六腑。哪种气是跟哪个脏关系比较密切,就用这个脏做一个代表,它仅仅是代表,并不是完全相等的。所以五运六气的每一个气,都是五脏六腑共同作用的结果。
现在一讲到中医的特点,都是讲的辨证论治。但是《黄帝内经》里面就从来不强调辨证论治。在五运六气这个理论中间,《黄帝内经》运气七篇《至真要大论》里面,一再强调的是谨守病机,反复强调无失病机。那么这个病机跟辨证有什么不同?因为病机它要强调的是什么呢?“握机于病象之先”,就讲你这个象还没有出来,我就已经掌握先机。我们平常日常中经常讲要掌握先机嘛。而辨证,是要象出来以后,有了症状你才能去辨证,症状没有,你辨的什么东西?那么等到症状出来以后,你再去辨,那就是后机了。
有的讲我辨证也可以辨病机,我通过症来辨病机。是的,通过出来症象以后再去辨病机,这是事后诸葛亮。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是怎么来的,因为事情已经等于发生过了以后,这容易辨。而高明的医生他就在你象还没出来,就已经掌握了这个先机。那么怎样来掌握先机?运气学所强调的就是要必先岁气,看病的时候要无失气宜。讲的岁气,讲的气宜,都是讲的五运六气。病机十九条主要讲的是五运六气,所以只有掌握了五运六气,你临床辨证的时候,你才能“握机于病象之先”。症象还没有表现的时候,你已经知道它会怎么发生,这个层次就不一样了。
就是现在不讲了五运六气以后,对中医的许多重要的概念,许多重要的原则,现在都已经走偏了。以前有个很著名的中医专家叫做方药中,原来是中医研究院的研究生部的主任。他讲过一句名言,“五运六气是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和渊源”。这句话讲得很深刻,但是大多数人对他这句话都不理解。为什么五运六气是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呢?我们现在看教科书,讲阴阳五行是中医的最基本理论。
阴阳五行在《黄帝内经》里面,它是已经上升到五运六气这样的层面来演绎来讲阴阳五行的。那么现在不讲五运六气以后,就把阴阳五行简化成什么呢?阴阳就是个对立统一,互相消长,互相转化;五行是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这样来讲。这样以后,又把阴阳之间的关系,不是从五运六气的动态的和谐来讲,讲成是个阴阳是追求平衡。所以都讲阴阳平衡,阴阳平衡的概念哪来的?是中医讲的。这个是冤枉了中医。
《黄帝内经》从来不讲阴阳平衡,找不到这个词的。因为阴阳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一种和谐的关系。为什么不是平衡的关系呢?平衡就造成了一种什么呢?平衡就造成了一种量的上面的一种静态的对比。阳多了以后要把阳压下来,阴多了以后要把阴压下来,就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平衡就意味着一种静态,就是不动。天平是最平衡的,天平平衡了就不能动了。
那么《黄帝内经》的思想,五运六气的思想,强调的是什么呢?阳气该多的时候就要多,该少的时候就要少,阴气也是这个样子。所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养阳不是在春夏天补充补阳的,吃补阳的东西,吃热的东西,而是春夏春生夏长,春夏天要使它发挥更好的一种生长状态,叫做春夏养阳。秋天该收了,树叶该掉了,你不能看到树叶掉了赶快给它上肥料,叫它树叶再长起来,要达到一种平衡,这是不行的。树叶该掉就要让它掉,该枯死就要枯死。要顺应这种自然规律,这是五运六气的一个很重要的精神,就是它是周期性的一种运动,不断地运动向前的状态,而不是静止不前的状态。
现在在养生保健中间,经常想对抗自然规律,老年人不让他老,妇女年龄大了肯定月经要结束,拼命地用激素要对抗,不让她绝经,这种就是违背自然规律。大量激素就会造成癌症发病率大量增加,这都是违背自然规律,不尊重七损八益。
五运六气的六气怎么产生的呢?还有一个重要的中医的概念,叫做“开阖枢”。中医六经辨证都是讲辩证的,三阴三阳的辨证它是根据开阖枢来的,五运六气的六气怎么来的,也是开阖枢来的。现在不讲五运六气了,也不讲开阖枢了,那么整个对六经的问题都全部搞不清了。把太阳讲成阳多的叫太阳,阴多的叫太阴。那么在临床看病辨证的时候,并不是把阳多的,发热最大的,身体比较壮硕的人叫做太阳病,或者把怕冷的,体温低的或者休克的,阳气要没有的时候叫做太阴病,完全不符合中医的这个临床辨证的。
所以在懂了五运六气、懂了开阖枢,才知道太阳病是怎么回事,太阴病是怎么回事。不会像现在这样,现在这样教科书讲的东西,学生学了临床上就没有办法用。讲中医的理论为什么跟临床脱离?就是因为你们学的重要的原理被丢掉了。丢掉原理丢掉最多的,中医的传承中间最薄弱的环节,被人误解最多的就是五运六气。
- THE END -
《纪录中医》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版权归纪录中医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号获取授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文中所涉及所有处方及操作作为学习参考之用,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学习、使用,《纪录中医》不对任何人进行模仿学习、使用时引发任何不良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