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仓门是个什么鬼?为什么年轻人都为它疯狂?另附33款实景照片
81 2025-07-31
北宋庆历年间,包拯奉旨巡查陈州。时值盛夏,烈日当空,包拯一行人行至陈州城外十里处,忽见前方官道上跪着七八个衣衫褴褛的百姓,为首的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
"青天大老爷!求您为我们做主啊!"老者见包拯轿辇临近,连连叩首,额头碰在碎石路上,顿时渗出血来。
包拯见状,连忙命人停轿。他掀开轿帘,只见那老者身后跪着的百姓个个面色惨白,眼中布满血丝,显然多日未曾安眠。包拯心中一动,缓步上前扶起老者:"老丈请起,有何冤情但说无妨。"
"回禀大人,我们乃城西李家村人。这半月来,村中祖坟接连被盗,七座古墓被人掘开,可、可......"老者说到这里,浑身颤抖,竟说不下去。
站在老者身后的一个中年汉子接话道:"可奇怪的是,墓中陪葬之物一件未少,唯独......唯独棺中尸首不翼而飞!"
包拯闻言,眉头紧锁。他办案多年,盗墓案见过不少,但盗贼不取财物只偷尸体的,却是闻所未闻。更令他警觉的是,这些百姓眼中除了恐惧,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诡异神色。
"可有报官?"包拯问道。
"报了,报了!"老者连连点头,"可县太爷派衙役查看后,只说可能是野兽所为,让我们重新安葬便是。但、但......"
"但什么?"
"但那墓穴周围,分明有人的脚印啊!"中年汉子激动道,"而且每座被盗的墓前,都留着五个暗红色的爪印,像是、像是......"
"像是什么?"
"像是被血染红的手爪按上去的!"老者终于说出这句压在心头多日的话,整个人仿佛虚脱般瘫坐在地。
包拯与身旁的公孙策交换了一个眼神。公孙策低声道:"大人,此事蹊跷,恐怕非比寻常。"
包拯点头,对百姓们道:"本府这就随你们前往查看。展昭,你先行一步,通知陈州知府,就说本府要亲自勘察此案。"
当日下午,包拯一行来到李家村外的坟地。时近黄昏,夕阳将坟茔照得一片血红。七座被掘开的墓穴呈北斗七星状排列,每座墓前果然都有五个暗红色的爪印,在夕阳下泛着诡异的光泽。
包拯蹲下身,用手指轻触爪印,凑到鼻前一闻,顿时脸色大变:"这不是血,是......朱砂混合了某种药物。"
公孙策也俯身查看,突然捂住口鼻:"大人,这爪印中还有一股腐烂的鱼腥味!"
展昭持剑护在包拯身侧,警惕地环顾四周:"大人,天色已晚,不如明日再来详查?"
包拯正要答话,忽听远处传来一声凄厉的惨叫。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樵夫打扮的男子跌跌撞撞从树林中跑出,边跑边喊:"诈尸了!诈尸了!"
展昭一个箭步上前拦住那人:"何事惊慌?"
那樵夫见是官差,扑通跪地,指着树林方向语无伦次:"林、林子里有、有死人走路!我亲眼看见的!穿着寿衣,脸色铁青,就这么......这么直挺挺地走着!"
包拯闻言,立即命人点起火把:"展昭带路,我们去看看!"
一行人深入树林,行不多时,忽见前方树影晃动。展昭眼疾手快,拔剑出鞘,喝道:"什么人!"
树影中缓缓走出一个身影——那是个身着寿衣的中年男子,面色青紫,双眼空洞,嘴角挂着诡异的微笑。最骇人的是,他的双手指甲呈现出与墓前爪印相同的暗红色!
"站住!"展昭厉喝一声,但那"人"充耳不闻,继续向前迈步。展昭挥剑欲拦,却被包拯喝止:"且慢!此人恐怕已非活人!"
果然,那"人"对近在咫尺的利剑毫无反应,径直向前走去。包拯注意到,他行走时膝盖不弯,双脚拖地,发出沙沙的摩擦声。
"大人,这、这莫非真是......僵尸?"一个衙役颤声问道。
包拯沉声道:"世间哪有鬼神?必是有人装神弄鬼!展昭,你带两人跟上他,看他去往何处。公孙先生,我们回村详查这些死者的来历。"
当夜,包拯在村中祠堂召集村民询问。经查,七具失踪的尸体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近五年内去世,且生前都曾患过一种怪病:全身皮肤逐渐变硬,最后如树皮般皲裂而死。
"这病是何起因?"包拯问道。
老者摇头:"回大人,老朽活了七十余载,从未见过这等怪病。说来也奇,这七人生前素不相识,死法却一模一样。"
公孙策若有所思:"大人,下官曾在一本医书上见过类似记载,说是中了一种名为木化散的奇毒。"
正说话间,展昭匆匆归来,脸色异常凝重:"大人,那人进了城外的清虚观!更奇怪的是,观门无人自开,待他进入后又自行关闭,像是......像是有人接应一般!"
包拯拍案而起:"清虚观?可是那玄机子修行的道观?"
展昭点头:"正是。属下暗中查探,发现观内烛火通明,隐约可见人影晃动,却听不到半点人声。"
包拯沉思片刻,道:"明日一早,我们便去清虚观拜访这位玄机子道长。"
次日清晨,包拯一行来到清虚观。此观建于半山腰,四周古木参天,雾气缭绕,颇有几分仙家气象。然而包拯却注意到,观前石阶缝隙中长满暗红色的苔藓,与墓前爪印颜色极为相似。
观门紧闭,展昭上前叩门。良久,门内才传来脚步声,一个道童打开一条门缝,警惕地打量着众人。
"贫道求见玄机子道长。"包拯拱手道。
那道童犹豫片刻,道:"师父闭关清修,不见外客。"
包拯亮出官印:"本府包拯,为查案而来,还请通报。"
道童见状,只得开门引众人入内。穿过几重院落,众人来到一间静室前。道童轻叩房门:"师父,开封府包大人到访。"
静室内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请包大人单独入内一叙。"
展昭闻言,立即反对:"大人,不可!"
包拯摆手示意无妨,独自推门而入。室内光线昏暗,唯有一盏油灯摇曳。灯后盘坐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道,面容枯瘦,双眼却炯炯有神。
"贫道玄机子,见过包大人。"老道微微颔首,声音如同砂纸摩擦。
包拯注意到,老道双手指甲也呈现出那种诡异的暗红色。他不动声色地问道:"道长可知本府为何而来?"
玄机子微微一笑:"为那七具走失的尸体?"
包拯眼中精光一闪:"道长如何知晓?"
"贫道昨夜卜了一卦,见天枢星暗淡,便知有尸变之兆。"玄机子缓缓道,"此乃大凶之兆,若不及时制止,恐有更多亡者不得安宁。"
包拯冷笑:"依道长之见,该如何制止?"
玄机子从袖中取出一个小瓷瓶:"此乃镇魂丹,需埋于被盗墓穴之中。但需一位阴年阴月阴日阴时出生之人,于子时亲自施法方可奏效。"
包拯接过瓷瓶,只觉入手冰凉刺骨:"道长怎知本府生辰?"
玄机子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包大人误会了,贫道只是告知解法,并非特指大人。"
包拯将瓷瓶放在案上:"本府办案,向来不信鬼神之说。倒是道长指甲上的颜色,与墓前爪印颇为相似。"
室内气氛骤然紧张。玄机子沉默片刻,突然放声大笑:"好一个包青天!果然名不虚传!"
笑声未落,静室四壁突然渗出暗红色液体,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鱼腥味。包拯顿觉头晕目眩,踉跄后退。
"包大人!"展昭破门而入,扶住摇摇欲坠的包拯。公孙策紧随其后,见状立即从怀中取出一个药瓶,倒出几粒药丸塞入包拯口中。
玄机子见状,冷哼一声:"区区清心丸,也敢破我的迷魂香?"话音未落,他袖中飞出一道红绫,如毒蛇般袭向包拯咽喉。
展昭剑光一闪,红绫应声而断。玄机子大怒,双手掐诀,口中念念有词。霎时间,静室内阴风大作,那些暗红色液体竟如活物般蠕动起来,向众人包围而来。
"退!"展昭护着包拯向外冲去。刚到院中,忽见七个身着寿衣的身影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正是那七具失踪的尸体!
"大人小心!"公孙策从袖中掏出一把朱砂,向尸群撒去。朱砂触及尸体,发出"嗤嗤"声响,那些尸体顿时停住脚步,发出凄厉的嚎叫。
玄机子追出静室,见状厉声道:"包拯!你坏我大事!这七人乃我精心挑选的药引,只差最后一步,我的长生丹便可大成!"
包拯强忍眩晕,质问道:"所谓长生,便是戕害他人性命?"
玄机子狞笑:"他们本就该死!这七人生前皆服过我的延寿散,自愿以命换命。如今只差一位阴年阴月阴日阴时出生之人作为药引,而你包拯,正是最完美的选择!"
展昭闻言大怒,挥剑直取玄机子。玄机子不躲不闪,待剑锋及身,突然化作一团红雾消散。空中只留下他阴森的笑声:"包拯,今夜子时,我在古墓等你!若不来,这陈州百姓,都将成为我炼丹的材料!"
红雾散去,那七具尸体也如烂泥般瘫倒在地,迅速腐烂,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恶臭。
包拯面色凝重:"速回县衙,准备今晚行动。公孙先生,你可知这长生丹究竟是何邪术?"
公孙策擦去额头的冷汗:"回大人,下官曾在一部禁书中见过记载。此术需集齐七具特定时辰死亡的尸体,以邪法炼制,最后加入一位活人祭品,据说可令人返老还童,长生不死。"
展昭愤然道:"荒谬!这等邪术,不知害了多少性命!"
包拯望向清虚观后山的方向,那里正是被盗古墓所在:"今夜,本府倒要看看,这玄机子究竟有何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