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四日,不宜远行?关于“绝日”的那些事儿,你真的了解吗?

147小编 110 2025-07-30

立夏快到了,春天快过去了,夏天还没完全来。五月份,天气变化挺大,老人们也开始说些禁忌。马上就到5月4号了,好多农村老人提醒:这是“绝日”!

“绝日”是咋回事?

小时候,外婆总在节气前后唠叨,说啥日子不能动土,啥日子不能出门……“绝日”印象最深。外婆说一年四个绝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这些日子,天地磁场好像挺活跃,阴阳交错,容易出事。所以老人们都挺小心。今年5月4号就是立夏前一天,是“绝日”。这可不是迷信,是老祖宗的经验,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是生活智慧。仔细想想,这是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总结。

5月4日“绝日”,这四件事别做!

“绝日”有啥讲究呢?老人们说,5月4号至少有四件事要注意:

一、杨公忌日: 5月4号也是杨公忌日。很多人听说过杨公十三忌,这是古代堪舆大师杨筠松的忌日,民俗里说这天不宜动土、结婚、出门。这是对先贤的尊重,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我们应该尊重传统,缅怀先贤,传承文化。

二、远行?考虑清楚: 外婆说,“绝日”这天,天地磁场活跃,容易出意外。所以尽量别长途旅行,或者选稳妥的交通方式。万一出事了,太不值了。安全最重要。

三、少吵架,多和谐: “绝日”这天,人情绪容易波动,容易吵架。老人们建议大家心平气和,别冲突。家和万事兴,这是真理!幸福的家庭最重要。

四、诚实守信,别撒谎: 这一点很重要。老人们说,“绝日”这天撒谎更容易遭报应。这是强调诚实守信,坚守道德底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不止是禁忌,更是生活智慧

有人觉得这些是老一辈的迷信,但我认为这是生活智慧,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些禁忌背后,是老人们的经验总结,是他们对平安生活的祈愿。我们不必迷信,但也不要完全忽视。如果我们敬畏自然,谨慎一些,平和一些,生活会更好。

传承文化,从你我做起

我把这些关于“绝日”的说法分享给大家,希望引起大家的共鸣。让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这些经验告诉家人,让更多人了解这些古老的智慧。也欢迎大家分享你知道的关于“绝日”或其他传统习俗的故事,一起探讨,一起学习,一起传承!

你觉得呢?“绝日”的禁忌是迷信,还是老祖宗的智慧?一起讨论吧!

上一篇: 杨公忌日:禁忌与古人智慧的传承
下一篇: “杨公忌日”是什么意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