涣卦解读之上九、涣卦总结

147小编 158 2025-08-03

【59.9】

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

象曰:涣其血,远害也。

【白话】

上九:涣散至极,忧恤散去,畏惧远离,没有咎害。

象传说:涣散至极,忧恤散去,说明上九已经远离祸害。

【解读】

○逖[tì],当作惕[tì]:

逖,《说文》:“远也。从辵[chuò]狄声。逷[tì],古文逖。”

《周易集解》虞翻曰:“应在三。坎为血,为逖。逖,忧也。二变为观,坎象不见。故‘其血去逖出,无咎。’”注小畜卦六四:“坎为血,为惕。惕,忧也。”

朱子《本义》:“血,谓伤害。逖,当作惕,与小畜六四同。”

对照帛书《易》、楚简《周易》、阜阳汉简《周易》,以及《集解》,朱子所论是也。小畜六四以阴阳相伤为血,涣以坎为血。

○涣其血去逖出:

上九与九五敌比,本自有咎,涣卦诸爻,唯有上九与六三静应,上九散极见聚,体巽为风为散,下坎为血卦、为加忧,为恤为逖(惕),故曰“涣其血去逖出,无咎”,象曰“涣其血,远害也”。

《正义》断句:“涣其血,去逖出,无咎。”不可从。

【涣卦总结】

涣卦下坎上巽,坎为水,为陷,巽为风,为散,涣是涣散,而卦义主旨则是治涣。涣卦主爻为九二、六四,九五为卦主,初四、二五皆敌应,故有涣离之象。治涣以聚,积少成多,故六爻以刚爻为治涣之主,阴阳比应,先近比,后远应,达成治涣聚合之象。

初六一人,无可涣散,故爻辞不言“涣”。(故古本“悔亡”不必有)阴柔无依,顺承九二,体坎为亟心之马,亟,急也,故曰“用拯马壮,吉”,象曰“初六之吉,顺也”。

九二陷于上下二柔,敌应九五,本有涣散之悔;得乎中道,体坎为亟(急)心之马,据比初六为机(几),故曰“涣奔其机,悔亡”,象曰“涣奔其机,得愿也”。

六三不中不正,乘刚九二,体坎为裂,敌比六四,水风相接,又有涣散之象,本自有咎;(通行本言“无悔”,非)独与上九静应,而不能从上,(若从上则吉)故曰“涣其躬,无咎”,象曰“涣其躬,志在外也”,外言上九。六三近比不得治涣,故远应也。

六四敌应初六,敌比六三,初、三体坎为众,散其朋党之象,故曰“涣其群,元吉”,象曰“涣其群,元吉,光大也”,兼释后句。六四居阴得正,上承九五,当济涣之任者,合彖曰“柔得位乎外而上同”。六四去朋党以事君,小群既散,大群来合,群贤盈朝于丘邑,故曰“涣有丘”,涣者散也,丘者聚也,因散得聚,故曰“匪夷所思”。夷者,平易之人,指初六与六三,六四敌之,初、三体坎为众,为心,故思虑不能及也。

九五敌应九二,五体巽为散,二体坎为汗,故曰“涣汗”;九五体巽为申命,故曰“其大号”。九五君位,治涣之主,据比六四诸侯,互艮为门阙,故曰“涣王居”。九五敌应九二坎主,本有涣散之咎,“涣王居”以治天下之涣,故曰“无咎”,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合卦辞“利贞”,王主普天之土,疏散其所居,故天下无涣。

上九与九五敌比,本自有咎,涣卦诸爻,唯有上九与六三静应,上九散极见聚,体巽为风为散,下坎为血卦、为加忧,为恤为逖(惕),故曰“涣其血去逖出,无咎”,象曰“涣其血,远害也”。

上一篇: 涣卦暗藏的团建密码:从“一盘散沙”到“众志成城”的蜕变之路
下一篇: 涣卦解读之九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