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榕树下的发财秘诀

147小编 175 2025-08-05

岭南的夏天总是来得又急又猛。农历五月刚过,火辣辣的日头就把珠江口晒得冒烟。咸腥的海风裹着热浪,一阵阵扑向这个名叫"虾米湾"的小渔村。

陈阿水蹲在自家茅草屋门口,吧嗒吧嗒抽着水烟筒,眯眼望着远处海面上星星点点的渔船。那些船上载的都是别人的收获,而他陈阿水,三十有五了,还守着两间漏雨的破屋子,连个媳妇都讨不上。

"阿水哥,又发呆呢?"隔壁卖鱼的张婶挎着竹篮子路过,"今日码头收鲜,不去碰碰运气?"

陈阿水吐出一口浓烟,苦笑道:"我这破船出不了远海,近岸连虾米都捞不着几斤,去码头也是白搭。"

"哎哟,你这人就是太死心眼。"张婶压低声音,"听说老李家昨晚在红树林那边下了网,捞着好几条黄花鱼呢..."

陈阿水摇摇头:"那是官家的禁渔区,被抓到要坐牢的。"

张婶撇撇嘴走了,留下陈阿水继续对着大海发呆。他何尝不想发财?只是这穷命似乎从娘胎里就注定了。父亲早逝,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临死前拉着他的手说:"阿水啊,人穷志不能短..."可这志气能当饭吃吗?

傍晚时分,陈阿水还是划着他那艘补了又补的小船出了海。近海确实没什么鱼,他想着好歹捞点海螺贝壳,明日赶早市也能换几文钱。

月亮爬上来时,陈阿水正准备收网回家,忽然听见红树林方向传来一阵扑腾声。他本不想多管闲事,可那声音越来越弱,终究还是划了过去。

拨开茂密的红树林枝条,陈阿水看见一个白发老者卡在树根间,半截身子泡在水里,眼看就要被涨潮淹没。

"老伯!坚持住!"陈阿水赶紧跳下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老人救上船。月光下,他看清这是位面容清癯的老者,穿着不似本地人,右腿似乎受了伤,血流不止。

"多谢后生相救..."老者虚弱地说。

陈阿水二话不说,撕下自己的衣襟给老人包扎,又脱下外衣给他披上:"老伯住哪?我送您回去。"

老者摇摇头:"老朽云游四方,居无定所。今日在山中采药不慎跌落,被潮水冲到此地..."

陈阿水见老人气度不凡,不敢怠慢,便道:"那先到我家将养几日吧。"

回到家,陈阿水翻出珍藏的药酒给老人擦拭伤口,又把仅剩的半碗米熬了粥。老人吃饱后精神好了许多,借着油灯打量这间简陋的屋子,目光最后落在墙角供奉的妈祖像上。

"后生心地善良,为何如此贫苦?"老者突然问。

陈阿水苦笑:"命该如此吧。"

老者捋须微笑:"老朽年轻时曾遇异人,得授致富之法。看你我有缘,不妨指点一二。"

陈阿水眼睛一亮,连忙凑近:"请老伯教我!"

"明日午时,去村口百年榕树下,找一个跛脚乞丐,他自会告诉你发财的门道。"老者说完便闭目养神,不再多言。

第二天一早,陈阿水发现老者已经不见踪影,只留下床头一枚铜钱。他顾不上多想,匆匆吃了早饭就往村口赶。

虾米湾村口有棵大榕树,据说有三百年历史,树干要五人才能合抱。平日里树下总有村民纳凉聊天,孩子们在气根间捉迷藏。可今天陈阿水来到时,树下竟空无一人,只有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靠在树根上打盹。

陈阿水走近一看,这乞丐约莫六十来岁,左腿明显比右腿短一截,果然是跛脚。他正犹豫怎么开口,乞丐突然睁开了眼——那眼睛亮得惊人,哪有半分睡意?

"来了?"乞丐咧嘴一笑,露出两颗金牙,"想发财?"

陈阿水连忙点头:"请老先生指点。"

乞丐——后来陈阿水知道他叫林九公——从怀里掏出一块鹅卵石,啪地拍在树根上:"想发财,先让这石头开花。"

陈阿水傻眼了。石头开花?这不是为难人吗?他拿起石头翻来覆去地看,就是块普通的灰白色鹅卵石,光滑冰凉,哪有半点生机?

"这...这怎么可能?"陈阿水结结巴巴地问。

林九公闭上眼睛:"三日为限。成了,我教你下一步;不成,你我缘分到此为止。"说完竟打起了呼噜。

陈阿水揣着石头回家,一路上百思不得其解。经过码头时,他看到几个工匠在凿石雕花,突然灵光一闪:既然不能让石头自然开花,那我人工雕一朵不就行了?

他兴冲冲跑回家,翻出凿子锤子,对着鹅卵石叮叮当当敲起来。可这石头异常坚硬,一锤下去火星四溅,凿子都崩了口,石头却只留下几道白痕。折腾到日落西山,陈阿水满手水泡,石头依然光溜溜的。

第二天,陈阿水换了思路。他记得村里老人说过,酸能蚀石。于是跑去码头找腌鱼的阿昌叔要了半碗醋,把石头泡在里面。等了两个时辰,石头表面确实变得粗糙了些,可离"开花"还差十万八千里。

"这老乞丐耍我!"陈阿水气得把石头往门前池塘一扔,溅起老高水花。他垂头丧气地蹲在塘边,看着水中自己的倒影被涟漪扭曲。

忽然,他注意到水底那块石头周围泛起了奇异的光影。阳光透过水面,在石头上折射出花瓣般的波纹,随着水波荡漾,真像一朵盛开的花!

陈阿水猛地跳起来,顾不上脱衣服就蹚进池塘,捞起石头就往村口跑。

林九公还在榕树下打盹,听到脚步声微微睁眼,看到浑身湿透的陈阿水捧着石头站在面前。

"九公,石头开花了!"陈阿水气喘吁吁地说,"在水里!"

林九公接过石头,对着阳光看了看,突然哈哈大笑:"好!好!第一个考验算你过了。"

陈阿水不解:"这算什么考验?"

"你以为发财靠蛮力?"林九公敲敲石头,"凿不开就硬凿,那是蠢牛。知道变通,借水为镜,这才有点意思。"他收起笑容,正色道:"记住,财不入急门。第一个道理:发财需要智慧,不是力气。"

陈阿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第二个任务。"林九公又从怀里掏出个小布袋,"让哑巴说话。三天为限。"

陈阿水打开布袋,里面竟是一只木雕的麻雀,栩栩如生却不会发声。这比让石头开花还难!他正想追问,抬头却发现林九公已经不见踪影,只有榕树的气根在风中轻轻摇晃...

陈阿水攥着那只木雕麻雀回到家,翻来覆去研究到半夜。这麻雀雕得活灵活现,翅膀上的羽毛纹路都清晰可见,可就是不会叫。他试着按按鸟头,扭扭鸟嘴,甚至往鸟眼里吹气,木雀依然沉默如石。

"让哑巴说话...这比让石头开花还难!"陈阿水嘟囔着,把木雀往桌上一丢,倒头就睡。

第二天一早,码头的喧闹声把他吵醒。陈阿水揉揉眼睛,突然想起今天是墟日——周边几个渔村的集市日。他灵机一动,揣上木雀就往集市跑,说不定能遇到懂行的匠人。

虾米湾的墟市设在骑楼下的长街上。天刚蒙蒙亮,卖海鲜的、卖山货的、卖竹编的摊位已经支棱起来。咸鱼腥味混着芭蕉叶的清香,挑着扁担的货郎和挎着篮子的妇人摩肩接踵。陈阿水挤到一个卖木雕的摊子前,掏出木雀给摊主看。

"老哥,这雀儿能叫吗?"

摊主是个独眼老汉,接过木雀对着阳光一照,突然脸色大变:"这...这是林家的手艺!"他慌忙把木雀塞回陈阿水手里,"快拿走,我帮不了你!"

陈阿水莫名其妙,又问了几个匠人,反应都差不多。最后有个卖糖人的小贩悄悄告诉他:"那木雀底下是不是刻着个林字?是的话就是首富林老爷家的东西,谁敢乱动?"

陈阿水翻过木雀,果然在腹部发现个米粒大的"林"字。他正发愣,忽听身后传来清脆的铃铛声。回头一看,是个约莫七八岁的小女孩,手腕上系着银铃,正眼巴巴盯着糖人摊。

"阿妹,想食糖人?"小贩笑眯眯地问。

小女孩点点头,又摇摇头:"阿妈说家里没钱..."

陈阿水心头一软,摸出兜里仅有的两文钱:"给这阿妹做个糖人。"小女孩惊喜地抬头,眼睛亮得像星星。陈阿水这才发现她右脸上有块蝴蝶状的红斑。

"多谢阿叔!"小女孩接过糖人,突然指着陈阿水手里的木雀,"这个雀儿我见过!要这样..."她伸出小手在木雀腹部一按,只听"吱"的一声,木雀竟然叫了!

陈阿水又惊又喜:"阿妹怎么知道的?"

小女孩舔着糖人:"林府的小少爷有个一样的,他说这里头有机关..."话没说完,一个妇人匆匆跑来拉住她:"红姑!又乱跑!"朝陈阿水歉意地点点头就拽着孩子走了。

陈阿水按小女孩教的方法,在木雀腹部找到个几乎看不见的凸起,一按就发出鸟叫声。他恍然大悟——"让哑巴说话"不是要真让木头出声,而是找到隐藏的机关!

他兴冲冲跑到榕树下,林九公正在树荫里啃烧鹅,满嘴油光。"九公!木雀会叫了!"陈阿水献宝似的按下机关,木雀发出清脆的"吱吱"声。

林九公抹抹嘴,接过木雀看了看:"谁教你的?"

"一个脸上有红斑的小女孩..."

"红姑?"林九公眉毛一扬,突然大笑,"有意思!第二个考验算你过了。"他凑近陈阿水,"知道为什么选这个任务吗?"

陈阿水摇头。

"发财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林九公敲敲木雀,"市井之中藏着无数机会,就看你有没有发现的眼光。第二个道理:发财需要观察,不是空想。"

陈阿水若有所思:"那第三个任务是什么?"

林九公从怀里掏出个青瓷小瓶:"让死人复活。三天为限。"

陈阿水打开瓶子,里面是粒红色药丸,闻着有股腥甜味。他刚要问详情,抬头却发现林九公又不见了,只有烧鹅骨头还冒着热气。

回到家,陈阿水对着药丸发愁。让死人复活?这分明是神仙才能做到的事!他想起村里老人说过,有些药能起死回生,但都长在深山老林,寻常人根本找不到。

第二天,陈阿水去镇上药铺打听。坐堂大夫一看药丸就变了脸色:"这...这是还魂丹啊!据说用百年山参和雪莲炼制,一粒值千金!你从哪得来的?"

陈阿水支吾着搪塞过去,心里更疑惑了。林九公怎么会有这么贵重的东西?他到底什么来头?

回家路上,陈阿水经过一片芭蕉林,忽听里面传来压抑的哭声。拨开叶子一看,竟是前天那个叫红姑的小女孩,正蹲在地上抹眼泪。

"阿妹,怎么了?"陈阿水蹲下身问。

红姑抬头见是他,哭得更凶了:"阿叔...小少爷要死了...他们说是吃了我的糖人..."

原来红姑的母亲在林府帮佣,她偶尔能去陪小少爷玩。前天小少爷非要尝她的糖人,结果当晚就上吐下泻,现在气若游丝,大夫都说没救了。

陈阿水心头一震:这不正是"死人"吗?他连忙问:"小少爷现在在哪?"

"在林府...阿妈说准备后事了..."红姑抽泣着。

陈阿水二话不说,抱起红姑就往林府跑。林府在村东头,高墙大院,门口挂着白灯笼,隐约能听到里面的哭声。看门的家丁见红姑带个陌生人要进门,立刻拦住。

"我有药能救小少爷!"陈阿水举起青瓷瓶。

家丁将信将疑,这时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走出来,看到陈阿水手里的瓶子突然瞪大眼睛:"快!快请进来!"

陈阿水被带到内室,只见床上躺着个面色铁青的男孩,周围站着几个抹泪的妇人。一个锦衣老者背对着门,肩膀微微发抖。

"老爷,有人说能救小少爷..."管家轻声说。

老者转身,陈阿水差点叫出声——这不就是林九公吗?只是此刻他衣着华贵,哪有半点乞丐模样?

林九公——现在该叫林老爷了——看到陈阿水也愣了一下,随即恢复威严:"你有何能耐?"

陈阿水递上药丸:"请给小少爷服下。"

林老爷接过药丸闻了闻,亲自喂进孩子嘴里。不到半刻钟,男孩的脸色渐渐红润,呼吸也平稳了。满屋子人又惊又喜,林老爷却把陈阿水拉到书房,关上门就深深一揖。

"恩公两次救我,林某没齿难忘!"

原来一个月前林老爷为考察民情假扮乞丐,在山中采药时不慎跌落,被陈阿水救起;这次孙子中毒濒死,又是陈阿水送来解药。

"那三个任务..."陈阿水恍然大悟。

林老爷笑着点头:"都是考验。石头开花考你变通,木雀鸣叫考你观察,这救人性命..."他推开窗户,指着远处海天一色,"你看这虾米湾,多少渔民终年劳碌却难温饱?因为他们只知下死力,不懂用智慧,更不会行善积德。"

他转身从柜子里取出个檀木匣子:"这里有张深海渔场图,还有百两银票,足够你买艘新船。算是报答。"

陈阿水却没接:"林老爷,我救人不图回报。那药丸本就是您给的,我不过是物归原主。"

林老爷闻言大笑:"好!好!这才是真明白了。"他拍拍陈阿水肩膀,"三个道理你已领悟:发财需智慧,需眼光,更需善心。有了这些,何愁不富?"

第二年端午,虾米湾来了艘崭新的渔船,船头漆着"妈祖保佑"四个金字。陈阿水穿着新褂子站在船上,正向渔民们分发一种新式渔网——这是他按林老爷给的图纸改良的,专捕深水大黄鱼。

红姑和小少爷在码头跑来跑去,给各家送林府特制的雄黄酒。林老爷站在榕树下,看着热闹的渔港,对管家说:"瞧见没?真正的发财不是得人钱财,而是得人智慧。"

后来陈阿水果然成了虾米湾最富足的渔户。但他从不去禁渔区捕捞,还常接济贫苦乡亲。有人问他发财秘诀,他就指着村口的大榕树说:

"去那儿坐坐,想想怎么让石头开花、哑巴说话、死人复活。想明白了,你就懂了。"

潮起潮落,大榕树的气根在风中轻摆,仿佛也在诉说这个道理——有智慧、懂变通、存善心者,方是真能发财之人。

上一篇: 记板桥最有名的风水宝地,和在这些风水宝地上诞生的名人名事
下一篇: 民间故事:樵夫夜遇白狐讨封,一句善言结善缘,危难之际逃过一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