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新:一代枭雄吴俊升家门兴衰

147小编 192 2025-08-06

引子

*本文摘自《辽宁文史资料》辽宁文史资料 第42辑 关东枭雄吴俊升,作者陈志新 。此为第二十五章 “道几句族人归宿 窥一斑吴门兴衰”

正文

吴俊升早年娶妻杨氏,为昌图县本地蒙族姑娘,生有2女,无子。吴俊升从军后,继娶傅氏为侧室,无子女。再娶石氏。石氏是郑家屯川心店南口石家茶馆的大女儿。到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年届46岁的吴俊升已发迹,当上了奉天后路巡防队副统领官。人到中年盼子心切,纳其姬妹石小狗(以下简称小石)为妾。小石嫁给吴的条件是,扶正不为妾,要当嫡夫人,吴俊升一一允之。

吴俊升迎娶如花似玉的石家二姑娘后,并未收敛寻花问柳之心。吴自幼对马术有浓厚兴趣,正值有马戏团来郑家屯演出。吴对女骑手靳氏一见倾心,遂纳为如夫人,排在第五位。1914年,吴俊升在洮辽镇守使任上,又与年仅14岁出身梨园的李助君相爱,李成为第六位姨太太。此前,吴俊升还占有了一位良家女儿曹姑娘。吴俊升一生爱美女,先后明媒正娶的有六位,加上曹姑娘计有七位。

吴俊升结发妻子生有二女;傅氏无出;石氏老大生1男1女,相继夭折;小石生有1男1女;靳氏无子女;李助君亦无嗣。吴俊升由洮辽镇守使到督黑兼省长时,杨氏已故,傅氏尚健在,常住郑家屯服侍其公婆。

吴俊升第五夫人靳氏,系“中国马戏之乡”的河北省吴桥县人氏,是马戏团的著名女骑手,有马上马下硬功夫,嫁给吴俊升后,曾跟随吴俊升驰骋疆场,参加过追剿蒙古叛匪的战斗,能蹬里藏身躲过蒙匪军的套马杆子,在战场上多次救助吴俊升。

1921年3月,吴俊升督黑兼省长,赴任卜奎(今齐齐哈尔市),同时扩建双辽私邸。何人操持为宜?吴俊升想到了靳氏。于是,监工之责落在肩上。靳氏在翻建吴府过程中,为娘家建了私房。吴俊升对此已有所闻,只是佯作不知而已。扩建府第告峻,监工任务完成,靳氏赶赴齐齐哈尔,回到吴俊升的身边。

当时陪吴俊升住在齐齐哈尔公馆的是如夫人李助君。那时靳氏已染上吸食鸦片的嗜好。为避开吴俊升的耳目,靳氏经常隐匿在其侄媳(吴泰来夫人)卧室喷云吐雾。此事李助君跟吴俊升吹过枕边风。吴俊升早已心中有数,只待机发作。一日,吴俊升从军署回内宅,从侄媳房间外经过,见靳氏正在吸鸦片,遂勃然大怒,立即唤至跟前痛骂之,后逐出府门。当然,吴俊升给了靳氏一笔数目可观的现款,使其回河北老家颐养天年。不过,靳氏对吴俊升仍怀有旧情,常来奉天小河沿吴府小住。1928年6月4日皇姑屯血案发生后,靳氏也来奉天奔丧,祭奠吴俊升的亡灵。此后,终未嫁他人。

吴俊升在1912年前后,经常出入部属舒鸣九连长家,同舒妻有暧昧关系,舒家靠近郑家屯莲花胡同,此小巷有曹家开的枪炉。曹家有妙龄女郎曹大记,颇有几分姿色,经常到舒家串门。一次,曹姑娘在舒家,被来这里厮混的吴俊升撞见。吴俊升一见钟情,顿生邪念,央求舒妻玉成其事。舒妻应允,条件是将其丈夫舒鸣九由连长提为营长。吴俊升一口答应下来。尔后,吴俊升占有了曹姑娘,并答应迎娶过门,做正式如夫人。从此,吴俊升经常同曹姑娘在舒家寻欢作乐。后来,吴俊升在郑家屯南肖尔沁地方自有土地上,为曹氏父女建房,委托曹姑娘父亲代为管理这片土地。吴俊升回郑家屯时多住在曹姑娘家里。曹姑娘多次要求吴俊升践约,正式拜堂成亲,但吴俊升此时另有新欢,已同李助君成亲。吴俊升有些封建迷信思想,认为追剿蒙古叛匪巴布扎布肩负弹伤,落下残疾与曹姑娘有关——曹是“白虎星”,克男人。所以决心毁约,不再迎娶。

曹姑娘受此打击,不肯忍气吞声,竟亲赴奉天,欲在张作霖面前状告吴俊升。在当时的社会,一个弱小女子只身来奉天,既无权贵援引,又无金钱开道,怎能见到张作霖?更何况是来状告吴俊升,其艰难可以想见。曹姑娘久住奉天,衣食无着,竟流落到奉天小北关的广林寺(后改白衣庵),在那里结识了被张作霖冷落而削发为尼的三夫人戴氏。两人同病相怜,因而曹姑娘得到戴氏的帮助。按着戴氏的指点,曹姑娘在督军署门前一蹲就是十几天,才引起张家侍卫的重视,此事也渐渐传到张府内宅几位夫人的耳边。后来,五夫人的母亲王老太太得知此事,经内眷众人研究,终于想出办法来。一天,吴俊升到帅府同张作霖打牌,张的五夫人见张、吴的牌兴正浓,便满面春风地走了过去,在吴俊升的面前深鞠了一躬,说:“给吴大哥道喜了!又娶了一位新大嫂。”吴俊升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得脸红脖子粗,只是“唔唔”说不出话来。这时王老太太把窗纸点破,道出事情的原委。吴俊升初时百般抵赖。此刻,张作霖在一旁搭腔:“大哥,我们喂狗的东西都够她吃的,收下吧!”吴俊升不敢违抗张作霖的旨意,就在张作霖的安排下,由吴俊升的第29师的军乐队吹吹打打把曹站娘迎娶过门,同吴俊升的胞弟吴建权抱的大公鸡拜堂“成亲”。

“成亲”后,曹姑娘住在郑家屯吴府后院的胡仙堂里。这里有个看管胡仙堂的老翁,外边传言曹姑娘与老翁有染,老翁被吓跑。不久,由靳氏操持翻建吴公馆。一次,吴俊升从奉天回黑龙江省,途经郑家屯省亲,下榻“天合长”。靳氏在吴俊升面前夸奖曹姑娘,说“小六出息了,比原来更漂亮了。”吴俊升被靳氏说活了心,遂吩附新氏把曹姑娘领来一见。吴俊升不见还好,这一见竟惹得他勃然大怒——曹姑娘哪里是更漂亮了,分明是腰粗肚突有了身孕。吴掏出手枪就要开火,曹姑娘吓得急忙跪下求饶,央求只要留她一条命,愿去奉天削发为尼。吴俊升渐渐消了气,遂答应曹姑娘入奉天小北关广林寺。

当时广林寺住持已收有徒弟,但曹姑娘有钱,况又是吴俊升派人送来的,谁敢拒绝?那时,有许多人想巴结吴俊升,向广林寺纷纷施舍。曹姑娘不缺吃用,在生活上过得舒心,还雇佣郑家屯董姓男工为其驾车驭马。时间一长,外间传出曹姑娘与同乡董姓车夫做出不明不白的勾当。此时,原来庵里的住持(张作霖的三夫人)已“圆寂”。新主持为霸占庙产,则以曹姑娘破坏佛门清规为由,将其逐出广林寺。再加上她的所谓“侄女”夭亡,精神上倍受刺激,遂经常在大街上游荡,不言不语,有时还带一副墨镜,格外引人注目。解放后,穿戴更加特别,时僧时俗,时而穿道袍,时而戴八角帽。生活来源靠收房租和微薄的庙产。她养了一条大狗终日相伴。“文化大革命”期间,她受到冲击,曾被批斗。后由其侄女接走,下落不明。

吴俊升的如夫人李助君,又名李佑升,皇姑屯事件后,改称李又生。李生于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籍隶何地,众说纷纭(有新民、兴城、开原、洮南四种说法)。李助君在郑家屯戏班里,因惯穿绿色袍,又称灯笼罩。1915年与吴俊升结婚,一半百老翁陪伴妙龄女郎,站在一处酷似祖孙。李助君天资聪颖,善解人意,年龄与吴俊升相差38岁,却能准确地把握吴俊升的性格,应对得体,因而两人感情十分融洽,成为吴的爱妾和贤内助。李助君本无文化,吴俊升督黑后,在齐齐哈尔为她请了家庭教师,专攻汉语和书法,长进很快,竟成了黑龙江省军政诸要员夫人中的佼佼者。

李助君性格内向,感情深沉执着,很少为外界纷扰所动。她知识丰富,头脑聪明,语言文雅,举止落落大方,不愧为红极一时的高贵的督军夫人。李氏具备交际才能,在与中外官员的夫人交往中不卑不亢,进退相宜,成为北满社交界的一枝备受青睐的交际花。

李助君待下人温厚,体恤贫弱,尤其对穷苦无靠之难民更是量力救助。她热心慈善事业,常常慷慨捐助。如黑龙江省福儿院及重修城隍庙,她都解囊相助。至于施舍各处尼姑僧道者,更不计其数。一次,李助君陪同吴俊升来奉天参加军事会议,前郑家屯荒务局总办黄仕福的三姨太(时已削发为尼,号隆波)找上门来化缘,李一次施舍2000元。隆波法师通过李助君又结识了李的干姐妹、张海鹏的四姨太太马秋帆。马素怀被遗弃的优虑。当时李助君虽然深得吴俊升的宠爱,但也担心吴俊升“淫逸无度,喜新厌旧”,所以,她们都想趁着财势在手,修一座大庙,给自己留一条被弃出家的后路。1927年,马秋帆提议在洮(táo)南修一座大型“尼姑庵”,李助君出资1万元,修庙之事由隆波法师主持办理。1929年将庙建成,定名为慈云寺。

李助君还提倡振兴教育,特别提倡妇女上学读书。一次,李助君去齐齐哈尔女子师范学校参观,见某生言词清晰,举止淑雅,品学俱佳,大为赞赏,特奖大洋40元以资鼓励。齐齐哈尔兴权图书馆亦由李助君出资襄助乃至成立。她不单对一般平民教育如此尽力,且对于好学而贫寒孤苦的女子,也往往慨然捐资助其求学。黑龙江省有女子教养院,李助君每年都要捐洋500元。由此可见其热心公益事业,积极支持慈善机关的义举。

1928年6月4日晨,皇姑屯血案发生。噩耗于当天传至齐齐哈尔,李助君在其家族成员的陪同下,赴奉奔丧。在吴公馆,李助君伏尸痛哭失声,在场之人无不动容。是夜,李助君在悲痛之余吞服了过量的鸦片欲追随亡夫而去。当人们听到她痛苦的呻吟,才明白发生的一切,遂急速送医抢救。李助君紧闭牙关拒绝医生的治疗,医生的三个手指被咬住。在极度痛苦中,李助君取出了事先写好的遗书,嘱托将属于自己的200万元财产的一部分留给吴泰勋,余者捐赠各地公益事业。她说:“死去,钱是无用的,一定按此遗书行事。”说完,闭目安静待死。经众人耐心劝说,始接受治疗。但是她仍乘人不备,以撞头寻死。后在亲人的严密护理和苦苦劝说下,总算打消了死的念头。为了纪念亡夫,她决心献身公共事业,遂把别名佑升改称“又生”,以示死去活来,获得再生。

李助君以张焕相、张海鹏、万福麟为后援,在洮南开办一所名为“助君”的女子学校,自任校长,似有把这所学校办成女子大学的气概。

李助君于慈善、教育等事业无不极力提倡。她是贫儿学校的校董,十分关心学校的发展,于1928年11月12日,遣人送去哈大洋1万元以资助学校经费。同月,又捐哈大洋15万元,兴办学校,救济贫民,并筹建兴权中学及附属小学,委托石青山办理。李助君“因鉴兴帅一世英烈仍不免于暴亡,……捐助本省中心慈善会大洋万元,以襄赞该会发展。”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李助君迁居北平,直到大陆解放前夕去台湾,至今生死不详。

吴兆荣是吴俊升同胞手足(后改名俊武),娶妻李氏,生泰来、泰昌兄弟俩。兆荣早丧,遗下孤儿寡母,由吴俊升照料。吴俊升过继泰来、泰昌为嗣,爱如掌上明珠,视为已出。吴俊升得子泰勋后,对泰来、泰昌仍似从前。

吴俊升的同父异母兄弟吴兆巨(后改名俊隆,字建权),仪表优于吴俊升,娶妻孙氏,生子泰功、泰成、泰文、泰赢。吴俊隆在其兄的29师挂名领饷,实际在郑家屯为吴俊升管家。吴俊隆尖酸刻薄,为富不仁,品行不端,依仗权势抢男霸女,横行乡里,积怨较深,吴氏家族上下无不鄙视其行为。吴俊升对其劣迹早有所闻,多次当面训诫,奈其生性顽劣,不易改过,吴俊升也对他无法。1919年9月,吴家刚刚处理完吴玉的丧事,吴俊隆受吴俊升之委托回籍营造生母李氏的茔地(吴玉死后未与发妻合葬,因吴俊升很迷信,相信生母葬在风水宝地,才有他的高官厚禄,怕破土合葬后破坏了已有的风水)。吴俊隆于10月乘车回籍,未及操办营建墓地之事就得暴病而亡。

吴俊隆死后,其小弟吴俊卿(字庆权),继其后管理家业。吴俊卿娶妻李氏,生有一男一女,男夭亡;女泰馥,今健在。吴俊卿死于30年代。

吴泰勋,又名长麟,是吴俊升的独子。1912年8月间,由小石所生,当时取名长麟。吴秦勋降生时适逢其父在洮南一带追剿叛军乌泰获胜,吴得喜讯后,遂为儿子起名泰勋,以志其功。吴俊升老来得子,过分溺爱,从小骄生惯养,任其所为,无人敢管,成为名副其实的纨挎子弟。1926年4月26日,14岁的吴泰勋在吴俊升主持下与郑家屯道尹靖鸣岐的二女儿完婚,虽为夫妻,却没有感情。随着吴泰勋年龄的增长,在外界的诱惑下,少不了拈花惹草之事,因而对靖氏更加厌恶。靖氏也未生儿育女。吴俊升遇害身死不久,吴泰勋即同靖氏离异。

早在吴俊升当世时,吴泰勋同吴府丫环吴文淑有私,并生下一男孩。吴俊升虽早有含饴弄孙之盼,但此男孩并非吴泰勋明媒正娶的妻子所生,传扬出去有失体面,故拒不认帐,并对吴文淑母子非常歧视:不准同吴泰勋见面,吴泰勋到哪,她们母子必须回避,如吴泰勋住在北京时,吴文淑即携子回奉天,住在小河沿吴公馆;吴泰勋在奉天,他们母子就避居大连,过着有家难奔,有亲难投的“黑人”生活。解放后,吴文淑母子重见天日。吴文淑在北京先学习会计,参加工作后改嫁。其子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后转业到地方工作。

吴泰勋在东北讲武堂第八期毕业,任张学良将军卫队统带部的骑兵队长。骑兵队的马匹有三分之一是吴泰勋的私产,张学良将军对其作法表示赞同。吴泰勋见冯德麟之子冯庸创办冯庸大学,也不甘落后,于1928年末,在奉天小河沿南自己的土地上,盖起三层楼房,创建了兴权中学。当时的办学计划是欲先从初中开始,然后逐渐办高中、大学。还曾计划从幼儿园一直办到大学,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吴泰勋负担全部教育经费,不收学生的学费,免费发给学生制服,并施行奖学金制度,以鼓励学生勤奋学习。教职工的制服也免费供给。兴权中学有20个教学班(每班30人,共600人),“九·一八”事变后即停办。这是吴泰勋一生中为民众做的惟一的一件好事。

吴泰勋对外声称无妻无子,追求前北洋政府内务总长、代国务总理朱启钤的女儿朱九(洪筠)。时朱九已知吴与丫头不婚生子之事,故百般不允。于是,吴家请出四位大媒,其中有马龙潭、张海鹏。吴泰勋挥金如土,分送每位红媒大洋10万元,终于1935年2月16日在天津同朱九结为伉俪。婚后生二子。

张学良将军主政东北并“易帜”后,蒋介石的特务组织一直想在奉系集团的上层人物中物色一名特务,始终未找到合适的人选。西安事变后,吴泰勋结识了特务头子戴笠。吴泰勋的条件正符合戴的要求,于是吴泰勋参加了国民党特务组织。抗日战争初期,戴笠派一个国民党军统全能组长,携带电台和台长来北平找吴泰勋,希望吴泰勋潜回东北进行活动。吴泰勋深知东北在日伪统治下的险恶环境,遂托辞拒绝,并婉言推荐曾为其父当过副官的李万正、裴及三、吴安知等人。

1939年,吴泰勋从香港回到上海时,立刻被汪精卫的特工总部的头子李士群逮捕,扣押在特工总部。为时不久,吴泰勋被驻上海日本宪兵队三浦二郎少将要出,放归北平。吴泰勋回北平不久,又同日本华北派遣军参谋部第三课情报参谋茂川秀和大佐勾结在一起,欲在河南省组织伪军,后因经费问题而作罢。后来,吴泰勋利用其父吴俊升在东北的部分财产,在北平、天津开设“交易所”,居然发了大财。

日本投降后,戴笠第一次乘飞机到北平,首先到机场迎接的就是吴泰勋。戴笠在北平活动期间,将军统北平站站长马汉三、原国民党第11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调统室主任张家铨、军统少将特派员周济等人介绍给吴泰勋。国民党高级将领及特务等,知道吴泰勋是戴笠的密友,就尊称吴泰勋为王爷,或者称吴先生。戴笠还多次在吴泰勋家里组织舞会,进行特务活动。这时,朱九已同戴笠混在一起。不久,朱九又同袁世凯第八子袁克珍勾搭。吴泰勋当然也闲不着。此时,吴泰助与朱九夫妻间已是同床异梦,貌合神离。

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政权即将覆亡之际,吴泰勋之妻朱九,先将孩子送到香港安顿下来,尔后急返北平,携其所有金银财宝再飞香港。不料飞机途中失事,使吴泰勋人财两空。吴先于朱九到台湾,再返香港,因其全部财产在朱九手中,遭空难后然无存,吴泰勋只好求助吴泰来之子帮助,后来竟饿毙于香港(还有人说吴泰勋在香港被人击毙在厕所内)。

吴俊升的三女儿吴彬卿,1909年,(清宜统九年)生在郑家屯,为小石之女。1919年吴彬卿10岁时,吴俊升出于政治需要,步张作霖之后尘,与内蒙达尔罕亲王联姻,以期与包尔康次子包明远订结婚约。

1921年3月,吴俊升督黑赴任齐齐哈尔,吴彬卿随其母石氏搬到奉天小河沿吴公馆,跟家庭教师专心致志地读书。她姿容秀丽,天姿聪慧,学业长进很快,尤以英语成绩最佳。这年她芳龄12岁。相反,与其订约的未婚夫包明远却是一个白痴。对此,吴俊升非常烦恼,因为已订的婚约是不能随便解除的。所以他常常自语道:“不好办、不好办呀!”每每此时,聪明的女儿,为解除父母的忧烦,都轻松地安慰他们说“万事皆由命运决定,我依然和那个人结婚,请放心好了。”女儿的通情达理,常常感动得吴氏夫妇流下眼泪。后来,由于吴俊升之死,这个婚约也就随之解除了。一个偶然的机会,吴彬卿在哈尔滨马迭尔饭店的舞会上,结识了上海的“拆白党”(即骗子手)吴福来,两人一见钟情,结为夫妻。解放前,吴彬卿夫妇居住上海,大陆解放前夕迁居香港,后去美国定居。

吴泰来是吴俊升的嗣子,也是一个平庸无能的纨挎子弟,而且鸦片烟瘾很深。他不懂军事,却依仗吴俊升的权势,由营长、团长、师长,一直升到军团长。他的长相颇似吴俊升。1928年6月4日,皇姑屯炸车案发生后,因日本侵略者虎视眈眈,当局密不发表。外间传言吴泰来装扮成吴俊升受伤的样子,头部麦满绷带,卧于病榻上,掩人耳目,以缓和当时的紧张局势。当局还发表通告:因吴俊升受轻伤,暂由吴泰来护理黑龙江省军务督办,维持地方社会治安,以稳定人心。同年6月18日,张学良电召吴泰来赴奉,宣布万福麟为黑龙江省军务督办,吴泰来就任三四方面军团骑兵军长,移住奉天。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吴泰来化装从皇姑屯车站登车潜往天津,从此脱离军界。行前,安排亲信带走私人巨款。当年其妻因病故去,不久,吴泰来续娶前北洋政府代国务总理高凌霨(wèi,形容云起的样子)的女儿为妻,婚后一直寓居天津。吴泰来死于40年代。

吴泰昌是吴泰来的手足兄弟,也是吴俊升的嗣子,因爱恋吴俊升的宠妾李助君而遭吴俊升冷落,终生未敢面见吴俊升,李助君与他见面也不讲话。他一直住在天津,死于解放后。

资料来源:

《辽宁文史资料》辽宁文史资料 第42辑 关东枭雄吴俊升 ——陈志新

上一篇: 一代枭雄盗墓贼姚师爷,入狱声称没入秦始皇陵是遗憾
下一篇: 二十八宿中南斗宿的真正意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