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不是迷信!古人智慧里的安居之道,问题户型如何化解
55 2025-08-23
忻府区董村镇孙村,位于忻州市区东南方。
孙村历史悠久。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显示,孙村村南有汉代村落遗址和汉墓遗址各一处。还有一段古代土堡。而据《忻州市地名录》载;“后汉时村中孙姓为大户,故名孙村”(现在则没有一户孙姓的了)。由此看来,孙村建村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孙村比较重视村内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孙村的明清遗构有七峰寺、二郎庙和风水阁。1997年和2012年又分别复建了龙王庙(明洪武四年初建)和关帝庙(建筑年代不详)。
七峰寺坐北朝南,因面对七峰山,故名。始建于东汉年间;明代景泰二年(1451)大规模扩建,建成正殿;清代道光年间续修,建成东殿、西殿、过殿、两耳殿、山门以及钟鼓楼(钟鼓楼被拆)。山门两侧的门垛和围墙均为砖雕而成,磨楞对缝、精美绝仑,花草鸟兽,栩栩如生。清咸丰元年,七峰寺山门完工,崞阳名士亢光斗(亢家世居崞阳老城临陀街,明清两代是官宦富商合一的大家族)为其题写了门匾,现在仍镶嵌于山门上。而明代海瑞和明末清初傅山分别题写的匾额和狂草对联则毁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七峰寺殿宇宏伟、气势壮观、工艺精湛,就连寺内的三四棵古楸树,也是虬枝苍老、高耸直立,每到春天,仍然开着粉红色的喇叭状花儿,气味芬芳浓烈。1985年4月10日,七峰寺被原忻州市(现忻府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并作为文物古迹载入《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
风水阁创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系村中标志性建筑。上有阁楼三间,下砌石台两墩,中可通车。阁内以隔板为界,隔板以北塑有真武大帝神像,左立舞剑的桃花女,右立肃穆的周公;隔板以南,塑文殊菩萨塑像。
二郎庙现存大殿一栋。过去庙内供奉着二郎神杨戬和他的哮天犬,1964年塑像被捣毁。
如今,村里还有一些保留比较完整的清代和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旧民居和旧器物。街门用青砖砌筑,砖雕门顶,门匾上雕有“七峰拱翠”、“业广唯勤”“耕读传家”等古训。门口立有拴马石、上马石、护门石等。二门子上还雕有“福海”“泰山”等吉祥语。这些遗物大多是当时殷实人家的物件。也是建国前大多数孙村人靠担挑贩卖维持生活、积累财富的真实写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孙村人继承老一辈传统,全村半数以上的人家骑自行车卖豆腐、凉粉。九十年代后,全村有近百辆三轮车从事油料作物和小杂粮购销,成为忻府区东南方的油料杂粮销售市场。
孙村的两条“人”字形主大街,实为山洪沟道。雨水季节,洪水流过,阻断交通;干旱季节,石流沙壅,崎岖不平。近年来,孙村干部群众硬化和拓宽主大街。现在,这条街道宽敞整洁,人行车走十分便利,再也看不到一块砂石了。此外,村里还新建了学校、舞台、广场、村门、照壁、村委会办公大楼、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等公共设施,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呈现在孙村人民面前。
【小贴士】
怎么行:从忻州市区出发,走忻(忻州)宏(定襄宏道)公路或走忻州环城高速公路在“忻州东”出口下高速公路,均可直达孙村。
怎么吃:孙村的香椿口味独特,远近出名。
怎么住:忻州市区住。
怎么玩:游览七峰寺等村内古迹和古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