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日避三事,财运旺一年”,9月17日秋社日,别犯了忌讳!

147小编 106 2025-08-15

导语:“社日避三事,财运旺一年”,9月17日秋社日,别犯了忌讳!

在过去民间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劳动人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爷,保佑粮食获得了丰收,祭拜土地爷,称为“秋报”。

社日节分为春社和秋社。其中,春社日是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秋社日是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

今年立秋是公历8月8日,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是在9月17日这天,因此,这天是“秋社日”。

按传统,在过去人们会聚集在社神庙中,或者在家中设立祭坛,向土地神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平安。

社日节这个习俗已经流传很久远了,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随着人们认知的提高这个节日已经变得没那重要了,甚至很多人已经不知道有这个节日了。

由于,秋社日通常在秋分节气前后,因此,古人用它在秋分的前后来判断收成。例如,在《清嘉录·八月》中记载:“分后社,白米遍天下;社后分,白米像锦墩”。还有在《岁时广记》中也有记载:“秋分在社前,斗米换斗钱;秋分在社后,斗米换斗豆。”以及在《四民月令·八月·测候》中记载:“秋分在社前,斗米换斗钱;秋分在社后,滥饭喂猪狗”等等。

今年的“秋社日”是在9月17日这天,而秋分是在9月23日,显然是“社后分”。按民谚里的说法,今年粮食有可能会出现欠收的情况。

当然,民谚是有地域性和局限性的,我国面积这么大,一个地方欠收不代表其它地方也欠收,笼统的来看即可。

另外,在过去民间也有“社日避三事,财运旺一年”的说法,是什么意思呢?了解一下,别犯了忌讳!

避一事:不能做破土挖地的事

老话说“戊不受田,田主不详”,在过去民间每逢戊日,就不能买卖田产和土地。此外,戊日也不可接受他人赠送或购买的田地,原来田地的主人不一定是卖给你的人。简单说,卖给你的田地和屋宅可能存在产权问题。

而“秋社日”这天是土地神的生日,是需要立社来祭祀的。如果,我们在路上这天挖土,按传统习俗的说法显然是不合适的。

另外,在古籍中也有记载:“此皆下民无知,四季之内,六戊之日,犁除田地,致使水泽不降,百谷不收,民遭饥馑”。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些都是因为百姓不明白(规定),在一年四季的农忙时节,即春、夏、秋、冬四季中的六个戊日,耕种田地,犁除田地,使得水流不出去,农作物收成减少,导致百姓遭受饥荒的困扰。”

因此,9月17日是“秋社日”,顺应传统,还是不动土的好,这不差这一天!

避二事:不能动石碾

石碾就是用石头制作成的研磨滚压工具。在过去民间,社日这天有不动石碾的说法。

《吴郡岁华纪胜》中记载:“社公不食宿水,故社日必有雨,曰社公雨”。意思是说,土地神他不喝过夜的水,社日正是土地爷的生日,所以社日大多会下雨。

传说,社日这天如果动碾的话,容易惊动土地神,会风不调雨不顺,就容易出现庄稼歉收的情况。

当然,这个说法是迷信的说法,这么做只是对未来美好的祈求和向往,只是民间一种习俗而已。

避三事:不出门远行

民间说的“社日节”不远行,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考虑的。

一方面, “社日节”是祭祀土地神和庆祝丰收的日子,的日子,也是庆祝丰收的日子。通常这天和前后可能会下雨,我们如果出门远行,赶上下雨,就会耽误行程,导致农作物无法及时处理和采收。作物不能适时收回来,容易遭受冷害、倒伏、霉烂等。所以,在社日前后不宜远行。

另一方面是,“社日节”当天有祭祀活动,目的是祈求或酬报土地爷,保佑粮食获得了丰收。如果,在这个时候出门远行,可能会影响祭祀的效果和家庭的安宁。

今年的“秋社日”到了,记得:不动土、不动石碾和不远行。遵守传统的习俗和规矩,以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平安。

#秋社日有哪些习俗和忌讳#

上一篇: 明日秋分是“凶日”,牢记:1不动、3要收、4不吃、5要做
下一篇: 秋分至秋寒来!秋分节气的特点、民俗和养生!有这些忌讳要注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