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至秋寒来!秋分节气的特点、民俗和养生!有这些忌讳要注意!

147小编 76 2025-08-15

亲们!“秋分”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节气。“秋分”是阴阳交替之日,是古人传统的“祭月节”。因“秋分”这天不一定都有圆月,因此,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由此而来。而且,从2018年开始,经国务院同意,每年秋分也是我国重要的“中国农民丰收节”。

亲们,想必这两天已经体验到了秋天的“寒气”:南方告别暑热+北方断崖式降温!这正符合“秋分”节气的特点。“秋分”是秋季第4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第16个节气。所谓“秋分”之分:就是一半或平分!秋分这天:昼夜平分+平分秋色(秋分是90天秋天的一半)。

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过后,太阳直射位置开始进入南半球,北半球开始昼短于夜,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秋分”:斗指酉;太阳到达黄经180°;于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2024年秋分的时间为:9月22日20:43:27。

一、“秋分”的气候特点: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

从“秋分”开始中国节气的特点:白昼开始短于黑夜,直至冬至日达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正午太阳仰角也开始显著降低,从而每天能够获得的热量开始显著减弱;气温降低,昼夜温差逐渐加大,且速度逐渐加快。正可谓是:“一场秋雨一场寒”!

二、“秋分”的农事活动

“秋分”正是:秋收+秋耕+秋种的大忙节气。“三秋”大忙,贵在“早”字。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适时早播冬作物可争取充分利用冬前的热量资源,培育壮苗安全越冬,为来年奠定下丰产的基础。

1、“秋分”棉花吐絮,正是收获之时;

2、“秋分”烟叶成熟,也是收获的大好时机。

3、华北地区已开始播种冬麦;

4、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着晚稻的收割,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油菜播种。

三、“秋分”有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雷声不但是暑气的终结,也是秋寒的开始。更是万物开始衰败的征兆,天气也逐渐阴冷寒凉。

二候:蛰虫坯户!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三候:水始涸!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四、“秋分”的民俗

1、“秋分”祭祖+祭神:秋分正是收获的节气!每逢此时,人们都会将“果实”首先供奉给祖先或地方保护神,一是分享丰收的喜悦,二是祈福祖先或保护神守护:连年丰收、幸福安康!

2、“秋分”竖蛋:秋分这一天,很多地方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比赛。选择一个“身量匀称”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竖放在桌上,失败虽多,但也一定能成功。“秋分”竖蛋体现了:人们庆贺丰收,祈求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还有对健康、长寿和幸福的祈福!

3、“秋分”放风筝:“秋分”时节正是:秋高气爽、风轻云淡之时,最适宜全家户外活动。带上老人和孩子,放风筝自然是一项极好的娱乐活动!

4、“秋分”吃秋菜:在岭南地区,客家人有吃秋菜的习俗。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吃秋菜,还有祈福的顺口溜:“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5、“秋分”吃汤圆: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因此,深受人们喜欢。秋分这一天,客家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为的是:粘雀子嘴,免得雀子破坏庄稼!

五、“秋分”之起居养生

“秋分”节气:秋风渐起,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气息加重,凉燥现象逐渐增多之时;且昼夜温差大!人们极易感染风寒和病毒而得病!这个时候,人们应该注意增减衣物。同时,应坚持适度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升抗病能力。

另外,在饮食方面:应多喝水,多吃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以起到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

六、“秋分”之忌讳

1、忌熬夜‌:所谓:“春困秋乏”,秋分时节,人容易疲劳;因此宜:早睡早起,忌讳熬夜。

2、忌吃太多辛辣‌:秋天属金,金主内敛,应少吃葱、姜等辛味食物,多吃酸味食物以收敛肺气。

3、‌忌烦躁‌+悲伤:秋天气候转凉、干燥,人容易出现烦躁、焦虑等情绪,应保持平静,避免情绪波动。秋天:花谢叶落,人们容易产生悲秋之感;人们应注意保持乐观情绪,避免情绪低落。

4、‌忌贪吃生冷食物‌:秋季天气渐寒,此时,应注意不要过多吃食生冷,以免引起肠胃不适。

5、‌忌进补过量‌:秋季可以开始进补了,但是进补应适量,忌讳过量进补导致身体不适。

上一篇: “社日避三事,财运旺一年”,9月17日秋社日,别犯了忌讳!
下一篇: 秋分来临:冷不冷看秋分,你准备好了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