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山朝迎,察水势归,觅理想格局

147小编 194 2025-08-20

"宾主" 之说是判断穴场优劣的核心要素,更是寻龙点穴的关键法门。其指的是受穴之山与朝迎之山的相对关系 —— 受穴山作为生气汇聚之处,为主;朝迎之山作为拱卫呼应的山峦,为宾。理想的风水格局,需主宾山势相称、情意交融,切忌出现宾山凌越主山、山水背离的败局。

子微曾言:"主要欺客客迎主",点明主山需具备威严气势,宾山当以恭敬之态朝揖;蔡牧堂更以人情喻山水:"地理与人事不远",山之向背恰似人心向背,相向者如君臣相佐、夫妇相惜、兄弟相亲,背向者则如仇敌相视、路人相弃。观山形易辨其表象,察山情方知其本质,唯有领悟宾主相协之道,方能洞悉风水祸福之机。《葬书》亦警示 "参形杂势,主客同情不葬",强调宾主需界限分明,若阴阳无别、主客混淆,便会形成 "争龙争主" 的凶险格局,不可取用。

群山汇聚之处,主山必显尊贵之态,与寻常山峦迥然不同。其左右护砂如臣仆拱卫,虽山势起伏、星峰错落,却难掩卑顺之姿,贵贱之态一目了然。而朝山自远方而来,亦有星峰罗列、枝脚护卫,若不细加分辨,极易与主山混淆。《经》云:"凡有星峰去作朝,此龙骨里福全消",道出朝拜之山虽具形骸,实则真气已泄,不可妄作穴场。

杨公 "窗外月明窗内白,水边花发水中红" 之喻,陆象山 "月自西升东岸白,云从上起下方阴" 之解,皆阐明穴与朝应虽隔山水相望,却不可误将朝应之山作穴场。吴公《地理捷径》指出,辨宾主之法,首重水势:主山所在,水城必环抱有情;宾山之处,水流多反背无情。若遇两山对峙、疑似皆可立穴之境,需详审水城环抱方向 —— 南山为主则水抱南,北山为主则水抱北。若无环抱水流,亦可观护从山峦,宾山必缺从龙拥护,或星峰孤露、枝脚短蹙,难显龙脉灵动之势。

堪舆寻穴之法众多,宾主之法在山龙体系中尤为关键。其并非虚无缥缈的玄奥之术,而是有着清晰逻辑与实用价值的堪舆准则。无需盲目跋涉、踏破铁鞋,山水间的主宾关系与水流形态,便是判断穴位所在的重要线索。宾山朝拱、主山尊贵,再结合水城环抱之势,三者相互印证,便能拨开迷雾,精准定位生气凝聚的吉穴,尽显传统堪舆学将自然规律与人文智慧相融的精妙之处 。堪舆寻穴,当循 "未看山,先看水"" 知水之所在,则知穴之所在 " 的古训。凡至村落、山谷之间,先察水势归向,于水城环抱、明堂聚气之处觅穴;水流反背、明堂倾跌之所,则无需费心。若两岸皆有龙穴迹象,唯有水城先抱一处,复转一局环抱另一处,方可分别立穴,此乃宾主分明、山水有情的理想格局。

上一篇: 读懂 “形理相生”:风水千年精髓,尽在龙脉、水法与气象之中
下一篇: 风水:一门神秘的东方学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