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大楼:从争议地标到城市“熟面孔”
88 2025-08-23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被大家戏谑又亲切地成为“大裤衩”,成为刷新大家三观的建筑“怪形”。对于它的争议和质疑,从来没间断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它稳稳地屹立在三环边已有七年之久之后,这栋杵在风口浪尖的大厦,已慢慢变成帝都人们日常的一部分,成为大家手机相册中的纪念。存在即是合理,这就是时间的力量。
【背景资料】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紧临东三环,地处CBD核心区,占地 197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整体耗资50亿元,高234米,地上52层,地下3层,能抗8级地震。根据不同职能需求主楼共分成行政管理区、综合业务区、新闻制播区、播送区、节目制作区五个区域,可容纳工作人员1万人。
央视新总部大楼由荷兰OMA建筑公司创立人Rem Koolhass与其亚太项目负责人Ole Scheeren担纲设计。作为北京市代表性建筑之一,央视大楼在建筑设计上并未跟风那些耸立云霄的摩天大楼,而是通过空间折转呈现出视觉上具有强烈冲击的三维造型。
世界高层建筑学会“2013年度高层建筑奖”——中央电视台新址大楼获得最高奖——全球最佳高层建筑奖。央视总部大楼主要包括:主楼(CCTV)、电视文化中心(TVCC)、服务楼及媒体公园。
对于“大裤衩”,相信很多人一直都有好奇,可惜一直也还没机会深入内部探秘过。现在,小编给诸君带来从网络上搜寻来资料,重编成的内部空间,感兴趣的诸君,随我走走吧。
在夕阳余晖下,换个角度看“裆部”
这个剪影多了一份沧桑感 饱受争议的经历赋予它的??
早晨,为全国人民制作新闻及节目的编辑、导播、主播们开始上班了。
央视新址大楼底层各个演播大厅通道
好长的通道 视线都被拉长了
央视新址大楼办公区细节
于小编而言,最感兴趣的,自然是央视大楼里的办公区域了,不过搜寻了许多图片,都没找到太令人满意的,照片像素偏低,而办公空间的营造也相对普通。
整个空间,最大的亮点的就是这里: "虽非休憩地,聊取永日闲"的休闲洽谈区域。家具采用的是国内最顶级的品牌:玛祖铭立
为保留大楼的通透性,玛祖铭立并未采用实体隔断甚至是屏风。B1与B2层面通过Velax模块化沙发与长排矮柜作为区隔,从而自然形成一组组空间区域。Velax由基本的6个模块组成,看似简单的线条却可以任意组合。
F1与F2的休闲家具,均采用了Singlax模块化沙发。金属框中的立方体可以跟随区域的不同需求灵动组合,呈现完全不同的空间氛围与作用。Singlax高低模块错落的方式,营造轻松而开放的社交休闲区;
而靠近墙体两端则通过书架区隔与高背沙发Wings搭配形成相对私密的休憩区间,演员们可在此不被打扰的思考与放松。
整个大厦中,最震撼的必看的空间,当属各个演播厅了。央视追求现代观感,抛弃传统格调;却又不喜欢主流的直角化现代设计,无论是演播室主持台、LED屏,还是周围布景和顶灯,圆形元素处处可见。
设计师Fenhagen介绍:“圆形象征富足、生命轮回、还体现阴和阳。”
整个演播室采取敞开式设计,与办公桌交相辉映,透过这个新闻间的玻璃墙,外人可以看到,主持人就与工作人员共处一室。据悉,央视新闻演播室可容纳70余人共同办公。
演播室也将会是一个半开放的办公状态
观众在观看《新闻联播》时透过玻璃墙能看到一个容纳75人的新闻编辑部
应是国内最大的演播室了
央视《新闻联播》新演播室
“大裤衩”令人啧啧称道的,当属它的建造技术了,欣赏这个空间,建筑结构是必看项目之一了。
大型钢架在逆光下的剪影效果
钢架被拍出了艺术感
到处都是复杂的钢架结构
最后补一刀干货,在“裤裆”部位,每个到访者都必须在这拍照留影的,还得够胆才能往这站——圆形地玻璃,在百米高空透过玻璃看到的东三环!站在这上面的时候,小编想求站立在上面的人的恐惧心理面积。
这个位置距离地面大约有百余米,透过玻璃可以清晰的看到地面。
三环上跑的汽车,都变成小火柴盒了
真想问问这位大哥:您腿打颤吗?
大厦的顶层,48层顶部,可停直升机
关注大空间装饰微信订阅号:【dakongjianzhuangshi】,看海量设计案例,了解更多装修知识尽在http://www.god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