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独背后的最大金主:赚大陆钱给“台独”花!最终付出惨痛代价

147小编 94 2025-08-27

台独最大的金主,徐旭东,这人可是一路在大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谁料最后把挣来的钱送去资助“台独”,还闹了分裂祖国那一出。你以为他会感恩?想多了。更有意思的是,风水轮流转,2021年他的故事终于有个高低起伏——这次,真栽跟头了。

接下来几乎就是一场从江南到台湾的命运硬仗,说徐家的事,其实也是中国近百年的一层皮。徐旭东的祖父徐有庠,1911年出生在江苏海门,家是富足的,父母想得很明白:这孩子将来要么读书当官,要么考状元挂金榜,人生理所当然就是这样走。但偏偏小徐跟一般“老钱”家庭的少爷不一样,没按部就班地在学堂里啃书本,中学毕业便溜进棉花铺子做学徒。一开始家里都不理解,觉得这孩子是不是有点“轴儿”。可徐有庠想得很简单:世道在变,鼎革在前,还不如自己摸摸门道。

那个年代,上海已是熙熙攘攘的商业巨城。徐有庠刚进铺子,好学又勤快,把一身劳劲全交给老板,手脚利索,很快就从打杂升到副经理。生意往来总少不了跟上海接触,他时不时北上走动,看着那繁华的大都市,心里别提多痒痒了。我们都说人有时候就是被环境撩动,徐有庠就是被上海撩“红了眼”,越琢磨越觉得,自己要干一番大事。寄人篱下算个啥?

转来转去,1937年他终于跟朋友合伙,凑钱开了个同茂粮行。这是他第一次“上桌子”,终于不是小跟班了,那时候心气很高。后面几年,机器榨油厂、植物油厂、棉花厂一个接一个,年轻人有魄力,说干就干。其实很多老上海人都还记得,三四十年代徐有庠已经有点小名气了,虽然跟大亨们比还差一截,但也算混出了一片天。

抗战一结束,城里百废待兴,纺织、油厂全都急需扩张。徐有庠抓住机会,狠狠做了一波产业升级。日子刚要走顺,天又变了,大风大浪的日子怎么会让人安稳到头?1949年,眼见国民党那些权贵纷纷西去,他也跟着撤到了台湾。说实话,这一走可不是轻轻松松的“度假”,一边是自己积攒多年的生意和家底,另一边却是一片陌生岛屿。家里人心里其实很慌,怕从头再来会不会“水土不服”。

但徐有庠是那种越艰难越不退缩的人。刚到台湾,凭本事“上岸活”,国民党一看这小伙子做生意有路,支持不用说,这帮曾经上海滩的旧家族,到了岛上,既是落难也是机遇。台湾那个时候刚好搞建设,徐有庠又接了一波东风,把纺织、石化全部串起来,远东集团的雏形一下子就拉开了。说起来,这一代人的命运,就是跟国家走的——环境变好,他就能腾飞;环境动荡,再能的人也有可能一夜归零。

集团越做越大,生意越多越杂,从纺织到水泥、百货、航空乃至金融,远东集团几乎“垄断半壁江山”。只是家里的老人慢慢也有点力不从心了,事业总归要有人接。徐有庠左思右想,终究选了二房的长子徐旭东来继承衣钵。其实长子、次子大家庭故事里都有点儿微妙——有点偏心,有点争执,但最后也只能是“能力说话”。

徐旭东1941年生在上海,那时候家境已算富裕。小孩生下来就泡在贸易、工厂里头,没学会做生意也能闻着钱味儿睡觉。后来又送去美国,什么圣母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的全是现代化商业管理。留学那些年,徐旭东还娶了个美国老婆,性格跟爸爸不太一样,有点洋气、有点国际范儿。可你说,说话喝咖啡是美国习惯,但做事做人,骨子里终究还是中国人。

学成回台湾,家族企业就是他的大实验场。从基层一点点熬上去,老爷子管得很严,凡事都要“亲力亲为”,不许少爷派头。时间长了,徐旭东不但懂行,还学会“盘算”:老本不乱投,扩张要稳得住。70年代正式掌印,远东集团的大船开始转型,加码、创新、国际化全轮着上。新老交替,从家族到现代企业,胆子越来越大,层面越来越广。

有趣的是,1978年大陆改革开放,徐旭东脑子转得快,一头扎进来“淘金”。别人还在犹豫,他已经在各地投资布局,纺织、石化、金融,一个项目接一个项目。到了90年代更是乘着经济热浪,上了快车道。这会儿他还挺会做人,说公司能做大多亏了大陆政策支持。可是,人心隔肚皮,后来的事儿就开始变得不那么“正派”了。

你说利益这东西,会把人逼得支持谁也说不准。远东集团在大陆盘满钵满,但徐旭东动的心思却不是感谢“恩人”,反而一手捞金一手给“台独”势力火上加油。有人盘算说,2020年台湾“立委”选举时,他们家的政治献金高达5800万新台币,是榜首,比第二到第七名总和还要多。苏贞昌竞选新北市长,亚东证券是金主。苏贞昌女儿初选,徐家投了两百万赞助。钱流着,政治也跟着起波澜。

说到这,心里都觉得荒唐。你在大陆赚的钱,最后都拿去支援“分裂国家”的活动,好像吃了饭还要骂厨子。两岸许多普通人都不服气,觉得这完全是“吃里扒外”。政策好你就用,政策要你站队你却背地搞“小动作”。这事越往后越引人争议,外界议论不停。

说实话,大陆这边也不是“老好人”——2021年11月,终于出手。上海、江苏、江西、湖北、四川五省一起查远东集团的企业。税罚追缴合计近五个小目标,还回收一块闲置电厂用地。消息一出,远东集团股价直接跳水,市场冷到让人胆寒。生意一缩急,上海太平洋百货人去楼空,江苏水泥厂停了生产线。徐旭东一下慌了神,仓促之间出来声明:“我们坚决反对台独,支持九二共识和一中原则。”但说实话,风向早变了。

这次事件砸得他措手不及,信任、市场、情感都塌了一半。远东集团的员工、合作伙伴也有的惴惴不安,生意缩水,商场冷清。那些曾经热闹的产业,如今有的门可罗雀,有的订单骤减。大公司兴衰有时候就像一场梦,哪怕你手里有权有钱,一旦信任碎裂,谁都救不回来。

最后细想,这事其实不是一家公司、一家人,是这几十年两岸之间的矛盾,谁都知道,做生意图利没错,但你要玩政治,站错队,那可是要付代价的。我们常说,天道有轮回,历史看久了就知道,谁都别急着下定论。徐旭东换着嘴巴说支持“一中”,但市场、员工、普通百姓,早已心里有数。割不断的亲情和利益,终归要在风雨处交锋。

至于今后远东集团能不能重新起死回生?徐家还能不能解开两代人积压的纠葛?没人有答案。也许这个故事最值得回味的地方,就是它像极了我们每个人面临选择时的犹疑和代价——一念之间,云泥两端。你说,谁活得不谨小慎微呢?

上一篇: 招财10大家居布局奇招 让你财运倍升
下一篇: 1999年,张震给钟期光扫墓留影,对夫人说:墓碑上少刻了一个名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