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易传》点评(73):涣卦

147小编 128 2025-08-28

涣:风水,奂的本义为建造高大敞亮的穴居,卦名寓意水进入了穴居。坎为水为穴,巽为入。

巽上 坎下 “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彖》曰:“涣,亨”,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世之方治也,如大川安流而就下;及其乱也,溃溢四出而不可止。水非乐为此,盖必有逆其性者,泛溢而不已。逆之者必哀,其性必复;水将自择其所安而归焉。古之善治者,未尝与民争;而听其自择,然后从而导之。

点评:东坡以水性论涣,有老子水利万物而不争之意。此卦还是可以视为从否卦来,上卦九四与下卦六二换,二者同位异功,现在又阴阳互异,由风水而涣否。九四刚来下卦成坎,水流通无穷;六二上而成巽,得位与巽卦同德。合而为一,就是水总就下而不争,随物而赋形。

“涣”之为言,天下流离涣散而不安其居,此宜经营四方之不暇。而其《彖》曰“王假有庙”;其《象》曰“先王以亨于帝立庙”,何也?曰:犯难而争民者,民之所疾也;处危而不偷者,众之所恃也。先王居涣散之中,安然不争,而自为长久之计;宗庙既立,亨帝之位定,而天下之心始有所系矣。“刚来而不穷者”,九二也;“柔得位乎外而上同”者,六四也。“涣”之得民,惟是二者,此所以“亨”也;然犹未免乎“涣”。“王假有庙”,谓五也;王至于有庙,而后可以涉大川,于是“涣”始有所归矣。有所归而后有川,有川而后可涉,“乘木”,乘舟也。舟之所行,川之所在也。

点评:风水涣,上巽下坎。亨。涣可视为否卦来,九四至六二,阴阳互换,风水而不穷;六二至九四,得位正而外,乾刚变柔,一阳止一阴,二阳止二阴。 “王假有庙”。王(九五)假(用,藉)有庙(原乾有散失,三五成艮),根基尙在(当然可能被他人所用),可参泽地萃卦“王假有庙,致孝享也”;或雷火丰卦“王假之,尚大也”。巽,木,可作舟楫以济水,利涉大川,可参风雷益卦“利涉大川,木道乃行”。其实风也可作帆看。毕竟是洪水之象,守正而为利。

《象》曰: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点评:立庙,据《礼记·王制》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甚至祭品也有等差,例如,天子祭祖用十八“太牢” (太牢指一羊、一牛、一猪),庶人祭祖就只能用韭、麦、菽、稻等。根据 《周礼》“左庙右寝” 的规定,宗庙设立在宫室居处的东面。天子的祖庙称太庙,公卿大臣的祖庙称家庙,民间则以宗族为单位设屋祭祖,其地称祠堂。既是先王立庙享帝,可见其功勋卓著,足以光宗耀祖,那就是平定天下,可堪称帝子(天子,但已巽,乾之散,入于棺椁,先王)!上巽,天命;下坎,平难。

初六:用拯马壮,吉。 《象》曰:初六之“吉”,顺也。 九二在险中,得初六而安,故曰:“用拯马壮,吉。”“明夷”之六二,有马不以自乘,而以拯上六之伤;“涣”之初六,有马不以自乘,而以拯九二之险。故《象》皆以为“顺”,言其忠顺之至也。

点评:初六,阳位而阴。内心有志(坎)济难(涣坎)但力不堪任,需借助强大的助力。暗指九二,二四为震,主器者,涣难之主。用(阴爻,阳爻为利)拯(救,出坎),马壮,良马,离,坎之反,参明夷卦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一般来说,乘马是阴乘刚,如屯卦的六二和上六,其六四也是“乘马班如”,在于六三本为九三,二四六又同位。

九二:涣奔其机,悔亡。 《象》曰:“涣奔其机”,得原也。

得初六而安,是谓“机”也。 点评:九二,阴位而阳,刚中但不正。经纶时机成熟,济难无悔。奔其机,皆震象,赴,大途,纺机(经纶,参水雷屯)。涣,济难。

六三:涣其躬,无悔。 《象》曰:“涣其躬”,志在外也。 涣之世,民无常主。六三有应于上,志在外者也;而近于九二,二者必争焉,故“涣其躬”,无所适从,惟有道者是予而后安。

点评:东坡之解以爻论,互为因果关系,而我的解释是发展关系,虽然我也始终认为爻之间不是发展关系而是因果关系。六三,阳位而阴。舍生忘死,无怨无悔(出坎)。艮为躬,巽为死,本已可出坎,与上九应而坚持到底。涣,散,身心俱忘。

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 《象》曰:“涣其群,元吉”,光大也。 上九之有六三者,以应也;九五之有六四、九二之有初六者,以近也;皆有以群之。“涣”而至于群,天下始有可收之渐。其德大者,其所群也大;其德小者,其所群也小。小者合于大,大者合于一,是谓“涣其群”也。近五而得位,则四之所群者最大也,因君以得民,有民以自封殖,是谓“丘”也;“夷”、平也,民之荡荡焉,未有所适从者也。彼方不知其所从,而我则为丘以聚之,岂“夷”者之所思哉?民之所思,思夫有德而争民者也。

点评:如果说有所谓的正解本义,东坡此解最切实。六四,正位。顺时而行命(巽),一举摧毁敌寇或灾难解除(坎)。群,类,即将成坤;有丘,艮,由坤变艮,由散而聚,由乱而治,舍身取义的号召力不可思议。匪夷所思(坎,思;无兑,非夷)。涣,散之反,唤,令。

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

《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 “汗”,取其周浃而不反也。宗庙既立,亨帝之位定,而“大号”令出焉。其曰“涣,王居”,何也?《彖》曰:“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涣然之中,不知其孰为臣、孰为主;至于有庙,而天下始知王之所在矣,故曰“涣,王居”,言“涣”之中有王居矣。

评:九五,刚中而正。檄告天下,大难已止,重振朝纲。离巽,明令,大号;艮,王居。汗,急切发布,巽为躁卦,又有不断增加之意,密,参风天小畜卦“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涣,换,焕。

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 《象》曰:“涣其血”,远害也。 上九求六三,必与九二争而伤焉;“涣其血”,不争也;九二“刚来而不穷”,不可与争者也。虽不争而处争之地,犹未免也,故去而远出,然后无咎。

点评:上九,阴位而阳。承国立统,分封诸侯或召集同事(上九如震)。上九变阴,上卦成坎,血(同族,类)。去逖出,去、出,本应兑,但上卦巽为入,此处以涣为换解:逖,疏远,非其类,巽为步步高也是步步远,参风泽中孚卦“上九,翰音登于天。凶。”解除离心不同德(逖,疏远)之患。再参风天小畜卦“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

上一篇: 《东坡易传》点评(75):中孚卦
下一篇: 不靠风水不看命理,真正的好运从这几句话开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