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上世纪初老照片里的皇家建筑群,藏着多少清初风华?

147小编 58 2025-08-30

个人很喜欢古建筑,前段时间出差去沈阳,因时间问题未能去沈阳故宫浏览一番,颇为遗憾,不知现在的故宫有上世纪初几分风采?

沈阳 故宫前 武功坊

武功坊始建于清崇德二年(1637 年),是故宫大清门外的礼仪性牌坊,雕刻精美,彰显清初建筑风格。上世纪初照片中,它作为故宫前导建筑矗立,见证沈阳城历史变迁。如今经修缮保留形制,是游客了解故宫的起点,也是清代宫廷礼仪的历史见证。

沈阳 故宫 大政殿

大政殿建于 1625 年,为努尔哈赤所建,是清初举行登基、朝贺等大典的场所。八角重檐攒尖顶,融合满蒙汉建筑风格。上世纪初照片中威严矗立,周边尚未城市化。现作为沈阳故宫东路核心建筑,属世界文化遗产,是研究清初政治与建筑的重要实物。

沈阳 故宫 崇政殿

崇政殿建于 1635 年,是皇太极处理朝政的 “金銮殿”,硬山式屋顶,黄琉璃瓦绿剪边。上世纪初照片中保留清末风貌,墙体斑驳。如今修缮后还原宫廷理政场景,陈列明清文物,是明清官式建筑在东北的典型范例。

沈阳 故宫 清宁宫

清宁宫建于 1636 年,是帝后寝宫,融合满族特色(如万字炕、室外烟囱),曾为孝端文皇后居所及萨满祭祀地。上世纪初照片中古朴风貌与周边成历史画卷。如今复原寝宫陈设,展示满族民俗,见证满族文明向宫廷的转变。

沈阳 故宫 凤凰楼

凤凰楼建于 1625-1635 年,是中路制高点,三层歇山顶,曾为皇帝藏书、议事处,有 “凤楼晓日” 之誉。上世纪初照片中古朴典雅,未被现代建筑包围。如今陈列典籍文物,是研究清代楼阁建筑的重要实例,见证沈阳陪都历史。

沈阳 故宫 陀罗尼经幢

陀罗尼经幢为清代佛教石刻,立于故宫一隅,刻有佛经与佛教图案,具宗教文化色彩。上世纪初照片中见证宫廷与佛教融合。如今作为宗教文物遗存,保留清代石刻艺术风格,是研究宫廷宗教信仰的实物线索。

沈阳 东陵 牌楼

东陵(福陵)牌楼为清初石质建筑,刻龙、凤、祥云,是陵区标志性前导建筑。上世纪初照片中矗立荒野,植被茂密。如今作为福陵组成部分,属世界文化遗产,修缮后保存完好,是研究清初陵寝石雕与丧葬制度的典范。

沈阳 故宫 凤凰楼东北 神杆

神杆(索伦杆)是满族萨满教标志物,凤凰楼东北侧神杆为清代早期木制,顶部锡斗盛谷物饲 “神鸦”,反映自然崇拜。上世纪初照片中与凤凰楼相映,展现满族文化留存。如今作为宗教文化象征,见证满族传统与宫廷生活融合,是研究萨满教的重要遗存。

沈阳 东陵

东陵(福陵)是努尔哈赤陵墓,始建于 1629 年,依山而建,布局严谨,分前导区、神道等。上世纪初照片中掩映山林,建筑古朴。如今属世界文化遗产,依山就势的布局与石雕、古建筑群,是研究清初历史与陵寝制度的重要场所。

沈阳 东陵 隆恩门

隆恩门是福陵方城正门,清初建筑,门楼设城楼,拱券门洞,匾额题 “隆恩门” 象征先祖恩德。上世纪初照片中保存完好,环绕古城墙。如今作为方城重要建筑,修缮后矗立,是研究清代陵寝门制的实例,见证东陵的历史转变。

沈阳 东陵 隆恩殿

隆恩殿位于福陵方城中心,清初建筑,歇山顶黄琉璃瓦,是祭祀努尔哈赤的主要场所。上世纪初照片中古朴庄重,氛围肃穆。如今修缮后保留清初风格,虽不再祭祀,却是研究清代木构建筑与陵寝祭祀制度的重要实物。

关注我@老照片志​,关注我,看老照片里藏着的烟火故事

上一篇: 都听说过北京有个慈宁宫,你知道沈阳的清宁宫吗?
下一篇: 恒毅走进沈阳故宫宣传满族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