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十二时辰|行走在400岁的宫殿中

沈阳故宫,为清朝初期的皇宫。始建于1625年,它不仅是中国仅存的两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还是唯一一个宫比殿高的宫廷建筑群。沈阳故宫共经历努尔哈赤、皇太极、乾隆3个建造时期,历时158年。目前,共保留清代建筑100余座、500余间。清入关以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皇帝相继10次东巡时驻跸在此。
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为3个部分:东路、中路和西路。东路包括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中路为清太宗时期续建,是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后妃居住的场所。西路则是清朝皇帝东巡时,读书看戏和存放《四库全书》的场所。
沈阳故宫在建筑艺术上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传统,集多民族建筑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61年,沈阳故宫被确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沈阳故宫应该怎么逛?在沈阳坐地铁1号线,于怀远门站B口出来后往怀远门走,步行七八分钟就到了。可先去大清门东边的东大门打卡拍照,然后,由大清门进入。进门正对着皇帝上朝的崇政殿,崇政殿内部的龙椅上放着的正大光明匾额,是当年乾隆皇帝回辽祭祖所立的。
从崇政殿往右手边走,就到了大政殿和十王亭。大政殿是沈阳故宫的标志性建筑,造型很像是一座双层屋顶的八角亭子,俗称八角殿、八角亭,八个角据说象征八旗,也有说象征八荒一统的。大政殿前面东西两排一样的亭子,平面上呈“燕翅”状排列,东侧为左翼王和镶黄、正白、镶白、正蓝旗亭,西侧为右翼王和正黄、正红、镶红、镶蓝旗亭,世称十王亭。
后金政权草创期间,左右翼王和八旗旗主要分别在自己的亭里随时议政,到了皇太极后期皇权集中,十王亭已变成各旗值班官员等候的传唤之所。
大政殿是盛京皇宫内最庄严神圣的地方,新君即位、颁诏、庆典、凯旋、国宴都在大政殿、十王亭前的广场上举行,顺治皇帝就是在大政殿登基的。在大政殿打卡拍照超级出片,可以打卡沈阳故宫的天空之境,同时还能尝尝大政殿的文创冰棍。
看完大政殿去敬典阁(储存皇室族谱之地),门边上有一个手绘地图的打卡点,这里可以盖到超大的福字章。穿过敬典阁去看介祉宫,这是乾隆为他亲生母亲崇庆皇太后(甄嬛原型)所建的寝宫。
看完介祉宫穿过颐和殿,从左翊门进入,就到了凤凰楼。凤凰楼是沈阳故宫的另一处标志性建筑,位于沈阳故宫中路建筑群的中轴线上,是整个宫殿建筑群的最高处,可以俯瞰整个故宫,楼内藏有乾隆御笔亲题的“紫气东来”匾。凤凰楼建于清太宗天聪年间,为黄琉璃瓦绿剪边、重檐三滴水、围廊、歇山式建筑,不仅是赏物观景之处,还具有特殊的军事目的,是后宫禁院的门户。
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建筑风格,凤凰楼成为沈阳著名的景观,被列入“陪都十景”和“盛京八景”中,号曰“凤楼晓日”。历代清帝东巡时都要登楼观景、赋诗。
凤凰楼后是寝宫,清宁宫位于最北端,是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哲哲的住所。此外,还有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合称“台上五宫”。这些寝宫的建筑式样几乎完全相同,都是五间硬山琉璃瓦顶出廊式房间,典型的满族式建筑,采用四合院布局,宽敞而紧凑。永福宫虽然位于最末端,但由于庄妃的才智和后来的功绩,使得永福宫在五宫中后来居上,赢得了耀眼的荣光。
在关雎宫旁边的过道,可以近距离拍到屋脊瑞兽。路过清宁宫身后的烟囱,穿过御花园,就到了乾隆东巡时所建造的西路了,黑顶绿边的建筑是当年储存《四库全书》的文溯阁。穿过文溯阁前方的嘉荫堂,就能看到戏楼了。戏楼旁边是钟表馆,这里有很多欧洲各国进献给清朝皇帝的精美钟表。
沈阳故宫珍藏了大量珍贵文物,一年四季各种展览不断,令游客应接不暇。是与北京宫苑、热河行宫齐名的清代皇家三大文物宝库之一。
今天,沈阳故宫不仅完整保留着特色鲜明的清初宫殿,更以10万余件馆藏清宫精品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之列。
清太宗皇太极所用鹿角椅
沈阳故宫珍藏的法国制造的“铜镀金鸟音座钟”
言及沈阳故宫的镇馆之宝可谓不胜枚举,如清太祖努尔哈赤御用宝剑、清太宗皇太极御用腰刀、皇太极御用鹿角椅、雍正皇帝手书的墨宝“平安如意”、黄缎绣金万地金龙彩绣十二章龙袍料、朱漆描金雕云龙国宝盒、金漆雕龙纹有束腰带托泥七屏式宝座、清乾隆款填珐琅嵌玛瑙葫芦瓶、清掐丝珐琅勾莲象耳三足盖炉、清剔红楼阁人物纹座屏、清铜镀金甪端、后金天命云板、金代交龙钮定更大钟……
几乎每件镇馆之宝,其背后都有一段非凡的故事。如御用鹿角椅,是用清太宗皇太极征战中所获麋鹿的鹿角制成的。这场战役爆发于后金天聪五年(1631年),史称大凌河之战,它是明和后金战争的一个微妙转折点。大凌河之战的结果,导致双方的军力对比、形势走向都发生了根本变化,甚至触及到清初的国策转向。
沈阳故宫是一座丰富的历史文化宝库,也是非常值得一游的旅游景点。行走在400岁的宫殿中,慢慢品味一物一景,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文/图:张松
编辑:徐博彦
检校:水天
责编:景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