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下)——辽宁游(3)

147小编 106 2025-08-30

我们从大清门走进沈阳故宫,这是故宫中路建筑群,它以崇政殿为主体,南起大清门,北止清宁宫等。前院有大清门、崇政殿、飞龙阁、翔凤阁;中院有师善斋、协中斋、凤凰楼;后院是以清宁宫为主的五宫建筑。清宁宫高台之后,拾级而下,就到了沈阳故宫的第五院落——作为提供御膳的后勤内院。也叫“后苑”和“御花园”。

从后花园西北角的假山凉亭处,向南是一照壁,过照壁便来到故宫西路。西路建筑于一七八二年建成,是清朝皇帝“东巡”盛京(沈阳)时,作为读书看戏和存放《四库全书》的场所。西路建筑以文溯阁为主体,前有戏台、扮戏房、嘉荫堂,后有仰熙斋、九间殿。文溯阁东南宫门外有嘉荫堂,它与南面的戏台连成一个院落,是专为皇帝准备的娱乐场所。

文溯阁是故宫的藏书楼,是专为存贮大百科全书《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而建。它是仿明代浙江宁波“天一阁”所建,为面阔六间二楼三层硬山式建筑。根据五行八卦之说,龙、金色、红色都是火焰的象征,而黑色、绿色、蓝色则是水和木的象征,文溯阁藏书最忌火,故阁殿顶不用黄琉璃瓦而是黑琉璃瓦镶绿边,廊柱用绿色而不是红色,檐下的彩画也不用龙凤等图案,而是“如意书卷”、“白马献书”等以书籍为主要表现内容,并且采用蓝绿为主的色调。

文溯阁东有方形碑亭一座,内立石碑一块。碑阳面为乾隆帝撰写的《文溯阁记》,阴面为《宋孝宗论》。

沈阳故宫西路建筑以文溯阁为主体,前有戏台、扮戏房、嘉荫堂,后有仰熙斋、九间殿。九间殿和仰熙斋是皇帝东巡在盛京行宫驻跸时随驾人员居住的场所。嘉荫堂坐北朝南,面阔五间,为硬山式卷棚顶前后廊式建筑。它是清帝东巡驻跸盛京时,看戏及宴赏王公大臣之处。北面有门与文溯阁相连;南面正对的是戏台。

戏台坐南朝北,面对嘉荫堂,它建在半米高的台基之上,为单檐歇山卷棚式屋顶,四面有檐柱十二根,三面开敞,最南端有五间扮戏房。戏台两侧,各有游廊七楹,游廊南北,分别与扮戏房和嘉荫堂房山相接,构成了一个四面封闭的天井,有利于演出时获得较好的音响效果。

出西掖门向东,就进入了故宫东路。这里用中原的建筑,按满族的军帐排列成阵。中间重檐八角亭式攒尖顶的就是中军大帐名大政殿。正中是宽阔的甬道,两侧以八字形排列着十座方亭。 这种出自八旗建筑布局是沈阳故宫独具的特色,是以八旗制度为核心的军政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反映,是少数民族中帐殿制的定型化,体现了汉、满、蒙各民族建筑特点的融合。

大政殿坐落在高15米的须弥座上,重檐八角亭式攒尖顶,八面出廊。这里是清太宗皇太极举行重大典礼及重要政治活动的场所。1644年,六岁的顺治皇帝在大政殿继承帝位。

“十王亭”从北至南,东边是左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蓝旗亭、正白旗亭;西边是右翼王亭、镶黄旗亭、镶红旗亭、正蓝旗亭、镶白旗亭。这是当年八旗首领固山额真和左右统辖八旗的亲王贝勒办公的地方。

上一篇: 盛京十二时辰|行走在400岁的宫殿中
下一篇: 故宫最全文字讲解,轻松玩转紫禁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