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风水禁忌:你的办公桌就是你的战场
194 2025-09-05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不知不觉,今日2025年5月27日,农历五月初一,农历月份又进入了新一个月份,意味着仲夏时节正式开始。今天五月初一,这天同样也是“恶月”开始的日子,在《荆楚岁时记》对“恶月”就有相关的记载:“ 五月俗称恶月,多禁”,说的就是农历五月被称为“恶月”,有着一些禁忌。因为农历五月恰逢夏至前夕,此时太阳直射点不断北移,气温逐渐骤升、雨水更加充沛,形成湿热交织的极端气候,这种环境极易滋生蚊虫、病菌,而在物质匮乏的古代,人们生病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治疗,因此得名“恶月”。
今日五月初一,还有啥说法?
农历五月初一,意味着月亮进入了新一轮的“朔望期”,这天也被称为“朔日”。这个时间也正好恰逢“芒种节气”前后,虽说芒种节气固定为每年阳历6月5-7日交节,但受农历“置正”的影响,芒种交节的农历时间就会有着较大的波动。根据古人的说法,如果五月初一在芒种交节前,那么就称为“五月初七芒种前”;如果五月初一在芒种交节后,则为“五月初一芒种后”。今年芒种交节的农历时间为五月初十,因此,今年是“五月初一芒种前”。
老话说“五月初一芒种前,风调雨顺好种田;五月初一芒种后,空梅无雨旱断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农历五月初一在芒种节气之前,那么根据古人的经验,这预示着接下来的天气将会风调雨顺,不仅利于农田的耕种事宜,还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如果农历五月初一在芒种交节之后,那么这预示着接下来的降雨天气就会较少,甚至到了梅雨季节还会出现“空梅”的情况,这样的天气很容易导致农田出现干旱的情况,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这句农谚的说法可能有一些夸张,但为了突出农历五月初一后降雨天气或多或少的气候特点。
农历五月初一,代表着进入了五月初五“端午节”的前夕,所谓“端午数日前,一日一风俗”,在古代,农历五月初一这天就要开始为端午节的到来提前做出一些准备,民间称这天为“小端午”。此外,从五月初一至初五,每一天都会有一种风俗,以此更好的迎接端午节,这五天也被称为“五日节”。
俗话说“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扒龙船”,这里提到的正是农历五月初一至初五的习俗活动,并且每一种习俗活动都包含了美好的寓意。例如,农历五月初一“蒸糕”,人们会在这天以米浆加糖酵母蒸制糕饼,其中“糕”与“高”谐音,寓意着生活蒸蒸日上。除此之外,在北方地区则有“初一钉门葱”的说法,即将 艾草、菖蒲扎红纸条钉于门框,驱邪避毒。
还有农历五月初二“包粽子”,人们会在这天开始包制粽子,以便端午节当天食用,以此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北地区的饮食习惯有着一些差异,南方地区的粽子多为咸口,而北方地区的粽子多为甜口。除了以上提到的两天,还有五月初三的“食螺”,以及五月初四的“插艾”,一直到五月初五的“ 赛龙舟”,此日意味着端午节的正式开始。
不是迷信!今日五月初一,这天不仅是农历新月的开始,同样也是夏季气候转换的节点,因此,农历五月初一这天有很多的习俗和讲究,每当到了五月初一这天,身边的老人就会提醒3件事别犯了忌讳:1不洗、2不睡、3不吃,分别都是指的什么呢?我们赶紧了解一下吧。
在古代,每当端午节快到来的时候,人们会有洗澡的习俗,特别端午节当天会更为盛行,称为“浴兰汤”,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在《大戴礼记·夏小正》对端午洗澡的习俗就有相关的记载:“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也。”其中提到的“兰”并非指的兰花,而是佩兰,古人会以其煎水沐浴,并利用香气达到“驱邪避秽”的作用。
从现代角度来看,进入农历五月代表着仲夏时节的开始,此时天气已经开始炎热,很多人忙了一天回家都会先洗个澡,不仅能洗去身上的汗渍、汗臭,还能洗去一天的疲惫,从而提高夜晚的睡眠质量。
但要注意,虽然天气炎热,也要避免洗冷水澡。因为随着仲夏时节的到来,天气将会进一步炎热,自然界的阳气开始生发旺盛,人体阳气也开始外浮于体表,这就导致体内的阳气相对不足。此时若洗冷水澡,冷水刺激皮肤,会使毛孔骤然收缩,阳气就会遏于体内,无法正常宣发。时间久了,就会导致阳气郁闭,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
进入农历五月,也是进入了仲夏时节,此时古人都会有睡“子午觉”的讲究,即中午午时(11点到1点)和夜里子时(11点到1点)进入睡眠状态,这是为啥?
《黄帝内经》有云:“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在古人看来,睡眠是阴阳消长平衡的过程,阳入于阴则成寐,阳出于阴则为寤。进入仲夏时节,白昼变长,夜晚缩短,人体的阳气外浮于体表,体内阳气相对“空虚”。特别经过一上午的忙碌,精力和体力都处于高度消耗状态,人们就会出现困倦、乏力、没有精神等“夏乏”的情况,此时适当睡午觉,能够使阳气得到暂时的收敛和补充,让身体得到短暂的休息和调整,从而缓解夏乏所带来的不适。
然而,睡午觉虽说可以恢复精神,但要避免午睡的时间太长,否则就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首先,午觉时间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因为人们入睡超过半个小时之后,就会由浅睡眠进入深睡眠阶段,若在此时醒来,大脑就会出现暂时的相对供血不足,出现越睡越困的情况;其次,仲夏时节人体的阳气旺盛,若午睡时间过长,会使阳气内敛过度,影响阳气的正常宣发和运行;最后,午睡的时间过长还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甚至出现失眠的情况。
俗话说“夏吃豆,胜吃肉。”进入仲夏时节,不仅天气开始炎热,降雨也会增多,人体很容易受暑湿之邪的侵袭,而豆类食物大多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能够帮助脾胃运化水湿,增强脾胃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种豆类食物有着不同的功效,例如绿豆,其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的作用,是仲夏时节消暑的佳品;红豆,有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的功效,仲夏时节人体出汗增多,容易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失衡,食用红豆可以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黑豆,有益精明目、养血祛风、利水解毒的作用,能够滋养肾脏,增强体质,改善体内循环。
不过,豆类食物不能吃的太多。《本草纲目》中有“豆性滞壅”的说法,意思是说豆类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不易消化,过量食用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引起消化不良,出现胀气、腹痛等不适,因此进入仲夏时节,要学会适当吃一些豆类食物,但要注意避免吃的太多,特别对于一些本身消化就不好的人,更要少吃一些。
总结,今年的五月初一,有啥特点?这天不仅是“小端午”,同样也是一个“五月初一芒种前”。今日农历五月初一,记得3件事别犯了忌讳:1不洗、2不睡、3不吃。这不是迷信,而是古人的生活经验,请大家牢记,祝大家五月安康,事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