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挖我的祖坟?我就挖你的坟!明清易代之际的风水大战咋回事?

147小编 137 2025-09-08

后金在努尔哈赤领导下崛起后,多次击败明军,更是在万历临死之前1619年打了一场漂亮的萨尔浒围歼战,搞得万历临死之前也没放下辽东战事,是不甘心地蹬腿的。明光宗朱常洛走了一个月过场后就噶了。因为光宗死得突然,朱由校太子还没当上直接做了皇帝。继位。他为了彻底打掉努尔哈赤,启用王化贞巡抚辽东,累计投入军费约 6000万两白银,年均支出高达600万两以上。

结果,没什么用。

王化贞违背经略熊廷弼“三方布置策”,分兵冒进,一场广宁之战下来,遭到后金集中兵力击溃,明军损失数万,总兵刘渠、祁秉忠战死。明朝丧失广宁及周边40余城,辽东防线崩溃,只能灰溜溜地退守山海关。

如此沉重的打击之下,天启帝朱由校慌不择路,为了扭转颓势,他剑走偏锋。大臣中有个“神算子”将后金的强盛归因于金朝皇陵(位于北京房山区大房山)的“王气未绝”。劝说小朱:要挖了努尔哈赤400年前的老祖宗大金国皇帝的陵寝,断了他的龙脉,我军必胜!古代皇帝大多迷信把祖先陵寝视为龙脉,此乃“巫蛊厌胜”之术,风水学家之言。但是,小朱同学深信不疑!

当年金国大将粘罕攻陷北宋都城东京后,曾先后对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境内的北宋皇陵进行了大规模的疯狂盗掘,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太宗赵光义的永熙陵,真宗赵恒的永定陵等八座陵寝无一幸免。更残忍的是,金人将北宋皇陵盗掘之后,还将里面的所有尸骨全部拉出来鞭尸,将大大小小的北宋皇帝摆在一块,任由太阳暴晒。既然金人能干,我们明人为何干不得?

天启二年(1622年),朱由校首次派“工程兵”毁陵。捣毁金陵地面建筑,包括享殿、碑刻、石柱等,并掘开地宫,并将地面巨大石头碑刻,础柱推入塞住墓道,掘开地宫曝尸。可能是觉得不解气,天启三年(1623年),明军又受令出动搞了一次“斩龙脉”行动。在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睿陵所在地(九龙山“龙头”位置)砍断山脊,相当于刨开龙头,将龙头砍掉一截。并在“龙喉”处挖深洞,这就是让卧龙咽喉生疮。同时填满鹅卵石,象征“扼喉断气”。以达到从“根本”上除掉女真这条“金龙”的目的。完事后,明军还在陵址上修建多座关帝庙,又在睿陵原址建“皋塔”,以“镇压王气”。

金陵遗址西侧皋沟中的皋塔的,传说它下面压的是金兀术,之所以称皋塔,指的是牛皋,也就是《说岳》中“气死兀术,笑死牛皋”的那位。这两次挖祖坟的行动,直接把金朝17座帝陵的地面建筑全部摧毁,地宫被掘,部分陵墓因破坏严重彻底消失。

历史上皇帝带头盗墓的,大多是求财。金人就是这样。还有后赵的石虎,出动十万大军掘了战国赵的邯郸王陵,也是求财。设立“摸金校尉”公开合法地掘墓,以充军饷的曹操更是如此。像小朱这样孜孜以求,仅以国事为念,绝不贪财,毫不利己的盗墓行为,也是史上少见了。

朱由校两次“天启掘陵”,活干得不错,效果也很好,基本是反的。不仅明朝仍然毫无悬念地玩完了,还因为掘坟掘得太干净,下手太狠,给现代考古挖掘工作带来极大的麻烦。长期以来,国内考古工作者居然找不到金朝皇陵的具体位置。这可是统治北中国整整120年,共传九帝的一个地区性的大王朝,有名有号的陵墓共17座。影响中国历史的重要一环,居然没得陵墓可寻!北京考古工作者一直在大房山一带苦苦勘查数十年,一直到2003年,才终于在大房山系的云峰山找到了金太祖睿陵遗址,当年就被评为年度考古第一大发现。

关外的皇太极听说小朱刨了他家“祖坟”,心里憋着一股“火”。他在1630年的“己巳之变”中第一次冲到北京城下,反间计逼崇祯干掉了袁崇焕,杀掉了满桂,射死了赵率教,掳掠十几万百姓为奴,大获全胜。中间,还不忘炫耀武力,故意跑到房山祭拜金太祖、金世宗陵。他还命贝勒阿巴泰致祭,亲撰祭文,称金朝二帝“功高德盛”,并谴责明朝“毁陵断脉”是“不达天命”。

在祭文里,皇太极强调后金起兵是因明朝杀害其祖先(塔克世、觉昌安),我们这是复仇之战。至于你刨不刨我家祖坟,其实没多大关系。因为,皇太极自认是“胡里改人”,与“诸申(女真)”没多大关系。他在1631年致信祖大寿时,自称“朕非金之子孙”,明白无误地表达了这一点。祭拜金皇陵,是给自己贴金之举。同时大军集结在北京西南方的房山,嘲笑一下明军无法断他后路,想来则来,想走就走。

但是小朱同学刨了金陵,打开了皇太极的思路。为了抢夺天下,原来还可以这么玩!

1636年,皇太极派阿济格统帅八旗主力约8万至10万人,分三路突入长城,第三次入关抢劫。清军选择从京师西北方向的防御薄弱处突破,主力自独石口(今河北赤城附近)毁边墙而入,另两路分别攻占龙门关、长安岭,最终三路会师于延庆(今北京延庆区)。随后,清军南下攻破居庸关,直插昌平。明昌平总兵巢丕昌不战而降,户部主事王桂、提督太监王希忠等官员因抵抗被杀,致使清军轻易占领昌平。

同时,清军分兵劫掠顺义、宝坻、房山、涿州、固安、文安等地,焚毁村庄,屠杀抵抗民众。在宝坻杀知县赵国鼎,在顺义逼知县上官荩自杀,并洗劫官仓与富户。将青壮男女捆绑为奴,驱赶至关外。据记载,清军掳掠时“所过一空”,甚至将儿童与妇女拴于马后强行带走。兵部尚书张凤翼总督援军,却畏敌怯战,仅率军尾随清军而不进攻。太监高起潜监军掣肘,导致各镇明军(如大同、宣府兵)互不救援,坐视清军横行。退休官员鹿善继在定兴组织乡民守城六日,城破后身中四箭三刀殉国;其余地区守军多“闭门发炮”或弃城而逃。

明军如此不堪一击,被清军攻克12城,大小56战全败。被劫掠人畜17.9万余(含人口约10万,牲畜7万余)。崇祯帝事后将张凤翼革职问罪(张服毒自尽)。同年9月,清军携带满载财物的车队从冷口(今河北迁安以北)出关。撤退时清军“俱艳饰乘骑,奏乐凯归”,更在路边竖木牌书“各官免送”嘲讽明军。明军虽集结于通州,却无一人敢追击,目送清军耗时四日,施施然安然出境!

而且,此战明廷最大的耻辱是,清军把崇祯花了五年时间给他哥朱由校修得明德陵给烧了个一干二净,夷为平地!既然你挖了我“祖坟”,我也要掘了你的坟!明德陵是朱由校与皇后张嫣的合葬陵,位于昌平天寿山陵区。清军攻占昌平县城后,专程奔赴德陵,纵火焚烧德陵地面核心建筑,包括祾恩殿(享殿)、祾恩门、明楼等。因是崇祯1632年完工,新修不过三四年的建筑,木质结构非常新鲜疏脆好烧,火势蔓延剧烈,直接导致殿宇坍塌,部分石构件因高温崩裂。陵园附属建筑如神厨、神库等亦遭破坏。仅剩台基和残垣,宝城(坟冢)因土石结构未被破坏,但地面祭祀功能完全丧失。烧完了,清军还把崇祯给他哥陪葬的物件给抢了个精光!

崇祯帝在清军撤走之后立刻派人给他哥重新修陵墓,因为打农民战争打得明朝没有钱,仅仅只修复了一小部分,他就上煤山了。清朝的乾隆帝可怜崇祯,也为了彰显下自己的正统性,在乾隆五十年替他把德陵给全部重修了一遍。因为是前朝皇陵,意思意思就得了,不可能全心全意。因此,所有建筑都是缩小版、微缩版的。就这么一套微缩版,在民国九年,又被当地农民给烧了。解放战争期间,因为战火又烧了一遍,现在基本没有什么了,成为明朝诸皇陵中保存最差的一座。

因为小朱刨坟掘墓的活干得太彻底了,清军入关后,要粉饰文治武功,宣扬正统。皇位传到康熙这,一想,还得上金陵找“祖宗”!于是,下旨把金陵的遗址给修了一遍,但康熙年间其实已经找不到金皇陵的具体地址,近100年过去,早就物是人非。没办法,立了一座碑,刻了一篇《金太祖世宗陵碑文》。据清康熙二年(1663)圣祖仁皇帝御制碑记载,“惟金朝之陵在房山者,前我师克取辽东,故明惑于形家之说,疑与清朝王气相关,天启元年,罢金陵祭祀;二年,拆毁山陵,劚断地脉;三年,又建关庙于其地,为厌胜之术”。

康熙皇帝把小朱又骂了一顿,说明朝迷惑于形家之说,要断我龙脉,给陵墓都刨了,为厌胜之术。但是因为康熙、乾隆都并不知道金陵具体位置,把明人建得关帝庙一拆,重新盖了一套房子,都与最后发掘的金皇陵相去甚远,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朱由校的毁坏,加上乾隆的重修,一来一回,彻底给金皇陵给搞得基本消失殆尽了。

一次互相挖对方祖坟,恶心对方的风水大战,除了一砵黄土,啥也没留下!

上一篇: 美丽西龙——藏山秀水
下一篇: 袁崇焕,功高盖世,却刚烈狠劲,眼里揉不了沙子,挥刀斩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