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功高盖世,却刚烈狠劲,眼里揉不了沙子,挥刀斩将

147小编 173 2025-09-08

#历史开讲#

“朕用兵以来,未有抗颜行者。袁崇焕何人,乃能尔耶!”——努尔哈赤。

“若夫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于古未始有之。有之,则袁督师其人也。——梁启超。

“论明清间事者,佥以为督师不死,满清不能入主中原。”——李济深。

“袁崇焕,明末爱国将领。”——毛泽东。

袁崇焕,盖功于世,难得将才。从33岁县令一路飚升,火箭般提拔,年仅46岁官至副国级,古今极为少见!何许人也?德能在哪?但在46岁却英年折腰,惨遭兵法处置,时至今日,仍有争议的焦点。

一人评价道;“袁崇焕如不遭斩杀,清兵无法入关,清朝278年或许不复存在。”

甚至连辽国努尔哈赤都汗颜叹到:“朕用兵以来,未有抗颜行者。袁崇焕何人,乃能尔耶!”

无可置疑,袁崇焕督师文武双全,冠世无双,英勇善战,被称之为明朝军事家!被皇上授予尚方宝剑。

袁崇焕,祖籍广东,生于广西藤县太平镇新新马村。父辈是商人,年纪轻轻到了广西藤县一个半岛码头上经商,熟于风水宝地而定居于此。

“文武兼修,少年得志!”在藤县的纪念馆里开篇语书写了对袁督师的评价。该纪念矗立了袁崇焕的巨幅雕像,馆内图文并茂的展示了袁崇焕的生平事迹。

袁崇焕,14岁考举了秀才,23岁考了举人,33岁考取了进士。后赴福建当了一个县令,因他雷励风行,办了很多百姓看得见的实事,口碑很好!在福建只干了2年,文武双全的他,便申请去驻守边境。

33岁的他到了46岁被皇帝所杀,操家遣散,仅仅十多年,他的仕途一路火速升迁,辗转多岗位历练,锋芒毕露,深受得宠,45岁得了相当于副国级的大督师官位。

袁崇焕,这个文武将才,他是明朝唯一的一个没有打过败仗的将领,独一无二,实在久仰久仰,敬佩五体投地。

关于袁崇焕,著名作家金庸一语定调:“袁崇焕真像是一个古希腊的悲剧英雄,他有巨大的勇气,和敌人作战的勇气,道德上的勇气。他冲天的干劲,执拗的蛮劲,刚烈的狠劲,在当时猥琐萎靡的明末朝廷中,加倍的显得突出。”

袁崇焕,他的勇气实在可敬可佩,敢于担当作为。勇气铸就了他的显赦战功,无人能比的丰功伟绩!

①、初露锋芒,胆为人识,经营辽东功劳显赫!独自溜出去边关采点了解军情,申请驻守边关。

②、敢为上书皇帝纳谏,敢于推荐良才将才,为我所用,皇帝都达到他的要求。

③、两大战告捷,解京都之围,铸就丰功伟绩。1626年的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两场边关战争,抗击击败辽军,举得了赫赫之功。1629年击退金兵,解京都之围,成就了他的丰功伟绩。

袁崇焕悲剧的根源在于什么?正如金庸所说的:“冲天的干劲,执拗的蛮劲,刚烈的狠劲”,这个是袁崇焕性格的标鉴,打仗英勇不俱生死,面对奸臣,直言不讳,敢于抗争,奖赏不足,愤而辞官。

宁锦之战后,满桂、赵率教等人都得到了应有的赏赐,却因袁崇焕不得欢心,魏忠贤论功行赏时,只给袁崇焕增加一级官阶,愤而辞官回乡。擅作主张,擒杀毛文龙,这是他的刚烈狠劲。

毛文龙何许人也?明朝末期将领,官至左都督平辽总兵官,他开创了一个军事重镇,一直跟后金作斗争,抵抗了后金的突围,也深得器重。

“耻学举子业,好孙吴兵法。”毛文龙自幼喜欢舞刀弄枪,还学习了不少兵法之术,一直在辽东一带打仗行军,成了抵抗后金的一位名将。

但他个性也张扬,恣意妄为,得罪了不少人。他的行事风格被当权者所不齿,尤其是袁崇焕,在他眼里装不下毛文龙。

一个个性张扬,傲慢不服,一个心高气傲,性格刚烈。一个目中无人,恬耻浪费,一个心底坦荡,一心为公。这两个人均手持皇帝授予的尚方宝剑。

有一次,袁崇焕对列12条大罪进行公布,随即信誓旦旦地说:“今日杀毛文龙,本部院若不能恢复全辽以还朝廷,愿试尚方剑以偿尔命!”,又对毛文龙的部将说:“毛文龙如此罪,尔等以为应杀不应杀?若我屈杀毛文龙,尔等就来杀我。”并且在诛杀毛文龙时,袁崇焕还不解气,声色剧烈地地说:“文龙一匹夫耳,以海外之故,官至都督,满门封荫,尽足酬劳何得,借朝廷之宠灵,欺骗朝廷,无法无天!夫五年平奴,所凭者祖宗之法耳。法行自贵近始,今日不斩文龙,何以惩后?皇上赐尚方正为此也。”

“可用则用之,不可用则除之。”显然是袁崇焕对毛文龙早已带着极大的火气,在突然来到的权力助长下,不除去毛文龙,他就无法独自控制整个辽东战局的指挥权。

冤家路窄狭路相逢,不是你死就是我死。袁崇焕用尚方宝剑,把毛文龙的头砍了下来,一代名将被“冤杀”。袁崇焕武艺高于毛文龙,级别又比他高,不杀之难解心中之气。

意气用事也好,根源还在于毛文龙浪费了大量的粮饷,这触动了袁崇焕的底线,忍无可忍,而且工科给事中潘士闻弹劾毛文龙浪费军饷滥杀俘虏的罪行,这也让袁崇焕心无忌惮了。

连一个同拥有尚方宝剑的人也敢于亲自动手大开杀戒。其他的大臣自然心惊胆寒,说不定哪一天得罪了他,岂不是遭杀身之祸。

魏忠贤余党一向对袁崇焕不满,如今又善自处决“擅杀岛帅(毛文龙)”、“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机不可失,宫中暗斗,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又加上袁崇焕是努尔哈赤的眼中钉肉中刺,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袁崇焕被朱由检认为与后金有密约而遭凌迟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实则家无余财。

袁崇焕,年仅46岁被处死,英年早损,实在惋惜。这是报应的苦果还是宫廷之争?

最后的结束语:

袁崇焕,一个祖籍广东,生于广西,官至督师,功高盖世,年轻有为,一代明末爱国将领,却因刚烈不阿,刚腹自用,在权力助长之下,眼里容不下毛文龙杀之,自己也难免被杀,功与过?目前还是有争议的,无人敢于下结论。两个高调的人在同一战地上,哪个年代,刀光剑影拔刀实在难以避免了!

上一篇: 你挖我的祖坟?我就挖你的坟!明清易代之际的风水大战咋回事?
下一篇: 没有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