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典籍《雪心赋》

147小编 95 2025-06-19

《雪心赋》是中国风水学中形势派(峦头法)的经典著作,由唐代卜应天(字则巍,号昆仑子)所著。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详情进行梳理:

一、基本信息

**作者与成书背景**

卜应天为唐代堪舆学家,世居赣州,曾荐太史未就,后入道门成为黄冠师。因自诩“心地雪亮,透彻地理”,故将著作命名为《雪心赋》。其生平亦被记载于《宁都直隶州志》,提及他与杨筠松(唐代风水宗师)的渊源。

**历史地位**

明代地理学家徐试可评价其为“词理明快,引人渐入佳境”,并将其与《葬书》《催官》《玉尺》等经典并列,强调其在峦头法中的核心地位。

二、内容结构与核心思想

1. **章节架构**

全书共分九章,涵盖风水理论的多个核心领域:

**地理之宗**:阐述天地阴阳二气的运行与地理的根本原理,强调“峦头与理气相辅相成”的哲学基础。

**山水本源**:分析山脉与水系的起源与分支,提出“入山寻水口,登穴看明堂”的实践方法。

**气脉分合**:探讨气脉聚散与吉凶关系,主张“葬乘生气,脉认来龙”,即通过观察龙脉的来去与生旺休囚判断吉地。

**五星转换**:以金、木、水、火、土五星形态对应山形变化,如“火星多出高山贵,水星平地妙难言”。

**水法与龙穴**:详述水流的吉凶(如“交锁织结为吉,穿割箭射为凶”)及龙穴真假辨识。

2. **核心理论**

**阴阳顺逆**:强调山水动静、刚柔的辩证关系,认为阴阳二气“并行不悖”,需通过目力与心力结合方能参透。

**峦头为主,理气为辅**:虽以形势法为核心,但亦融入八卦方位(如“山分八卦”)与时空选择(如“年月日之良辰”)的理气思想。

**地灵人杰**:提出山川灵秀孕育人才的观点,认为“气化形生”,地理环境直接影响人的命运。

三、历史影响与注释研究

1. **后世传承**

明代徐试可重编《雪心赋》,并补充注解,使其成为风水学入门必读经典。

清代至现代,学者如陈益峰、李双林等进一步以白话注释,结合案例解析其理论,如李双林对“龙腹脐部藏风聚气”的吉凶分析。

2. **重要注释版本**

**徐试可注本**:强调三停穴法(天、人、地穴)及八卦分位,主张“峦头与理气不可偏废”。

**陈益峰白话注**:以现代语言解构阴阳二气运行,并批判明清过度依赖罗盘的理气弊端。

**文超良解析**:结合实例阐释“穴总三停”的实际应用,强调灵活变通而非机械套用。

四、现实意义

**实践指导**:书中“水缠玄武”“山环水抱”等原则,至今被应用于建筑选址与墓地规划。

**学术价值**:作为形势法的集大成者,为研究传统地理学、环境哲学提供了重要文本依据。

五、争议与批判

**理气与峦头之争**:部分学者认为《雪心赋》过度强调形势,忽视理气细节,而明代后注本中融入的择日、方位理论亦被质疑为后人附会。

**科学性质疑**:现代科学视角下,其“地灵人杰”“气脉生克”等概念缺乏实证依据,但仍被视为文化遗产与哲学思考的载体。

**总结**

《雪心赋》以诗赋体裁系统总结唐代以前的风水峦头理论,兼具文学性与实用性。其核心在于通过观察自然形势判断吉凶,同时融入阴阳哲学与地 理实践,对中国传统建筑学、环境选择学影响深远。现代研究需结合历史语境与科学视角,辩证看待其理论与应用价值。

上一篇: 雪心赋 -- 唐 卜则巍 (现代整理图文)
下一篇: 男孩起名大全:300个诗词里青春飞扬的名字,个个闪光耀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