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庭院都选择种黄杨,种黄杨有着什么样的好处和寓意呢?
80 2025-09-13
在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农村,常听人们说起水口和关栏,大多城镇有关栏,小到自然村或数户人家的地方,甚至一户人家地方,都有水口和关栏。
农村有一句俗语说“水口关栏,财库丰满”,从这话可以看出,水口和关栏在山地民间的地位。
那么,水口和关栏到底是什么呢?在山地农村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一、水口关栏
在农村,“水口关栏”为两个民俗方面的名词,即水口和关栏。
水口,是指流过城镇、村庄、民居之地的江河、溪流、水沟等流水的来水入口和去水出口。来水的水口又叫天门,去水的水口又叫地户。比如,《入地眼图说・水口》说:
“凡水来处谓之天门,若来不见源流谓之天门开;水去处谓之地户,不见水去谓之地户闭。”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水代表财富,那么村庄或房屋的流水,代表一个村或家庭的财气。
在山地农村习俗中,人们比较重视去水口的格局,通常来说,水口流出去的水,以“藏”为好,也就是要有物体遮挡,看不到流出去的水为好。
这就牵涉到另外一个名词“关栏”。
所谓关栏,就是将水口流出去的水遮挡住,“藏”起来的遮蔽之物,让人在村庄内或屋房内,看不到流出去的水。
关栏在民间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自然形成的。这类关栏,通常指山峦、岩石、台地、自然生长的树林等,形成狭窄、收紧的地形,使水流经过时,或者缓慢流出,或者形成瀑布,让流出去的水流看不到。
自然形成的关栏,又以两山对峙的地形为佳,像两只动物对坐在一起守护,民间俗称为“狮象守口”,也就是两侧山的形状像狮、象守护水口。
另一种是人工造出的。这类关栏,主要是因为水口关栏,相对来说比较空旷,或者关锁不紧,可者看到向外流出的水。民间称之为有缺陷的水口,其缺陷就在关栏。
这种缺陷水口,民间为了后天补救,便用人工的办法将其“锁紧”。其方法之一,是在水口处修建的建筑,如修桥(南方多为廊桥或风雨桥)、建塔、庙宇、寺庵等,有的则修筑堤坝。方法之二,是在水口处种植人工树林。
在农村,人们将这些建筑的名称上加上“水口”两字,比如,水口桥、水口塔、水口庙、水口寺或庵、水口堤坝、水口林等。
“水口关栏”的说法,在民间也适合应用于阴宅的选址,也是阴宅选址的一个重要条件。本文只探讨城镇、村庄、个体民居所处的环境。
二、财库丰满
财库,有两层意思,有原本的含义,也有引申含义。
财库的原本的含义,是民间风水习俗中的一种术语,指能够聚集财气的区域,通常与 “明堂”,也就是城镇、村庄或房屋前面的的空旷场地。这些空旷之地,说明地方平坦开阔,适合农耕,一般都是过去城镇、村庄、居民最好的良田。
在农耕时代,粮食是农村的主要财富,而良田能够稳定地出产粮食,那么良田就是农家的“财库”。
山地到了雨季多暴发山洪,山洪涨得快,也去得快,老话说“易涨易退山溪水”。这种山溪水,特别是百年难遇的洪水,流速很快,威力巨大,极容易冲毁良田,造成田里的肥沃泥土被冲走,堆满砂石。
如果水口处有关栏就不一样了。关栏可以阻挡洪水的冲击,减缓洪水的流速,让出水在明堂中变成暂时的堰塞湖,这样,就可以让镇城和村庄的良田,最多也就是被洪水淹没,而不是被冲毁。
一般说,山溪水退得比较快,庄稼被暂时淹没数小时,对产量的影响不是很大。洪水带来的泥土比较肥沃,对改善土壤结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再说,有水过明堂,也有利于农田灌溉,保证粮食产量稳定。
另外,水口有关栏紧锁之地,对山地来说,一般为山地的小盆地,有利于形成对农业生产有利的小气候,同时也更适合人居住,有利于居住者的健康和长寿。
这里的“财库丰满”指粮食生产收获稳固,从而能够积累很多的财富。
财库的引申含义,是指家里贮藏财富的仓库,也指家庭的聚集的财气。《入地眼图说・水口》说:
“夫水本主财,门开则财来,户闭则财用不绝。若然全无关拦,水流直去,是财散人亡之象。”
城镇之地有关栏,财气充足、聚集而不外流,财富积累、财运稳固,当地的民众普遍比较富裕。同样,村庄或个体民居所居住之地的水口有关栏,当地的村民普遍比较富裕或者个体家庭比较富裕。
这里的“财库丰满”,当然就是指财运稳固,财库充实。
三、结语
过去农耕时代,山地民众所处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方的贫富,自然条件好的地方,地方平坦广阔,有溪河流过,农业生产灌溉便捷,土地肥沃。群山环抱,又可以形成当地的小气候。
再加上不会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在以农耕经济为主的时,耕地面积要多,粮食产量要高,比居住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地方,相对来说,当地经济要活跃一些,人们普遍要富裕一些。
而水口是乎有关栏,即便有关栏,又是否紧锁,对一个地方的藏风聚气有一定的影响,既影响到农业生产环境,又影响到人居环境。这也是山地农村重视水口的原因,从生态环境来看,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不过,由于水口关栏引入了民间风水习俗之中,在民间习俗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又被人为的神秘化,过度强调其风水作用,且渗入了诸多迷信色彩,这就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来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