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陷巢州”系列中“陷城扩湖”说

147小编 118 2025-09-22

在巢湖流域,在合肥、肥东、肥西、庐江、巢湖、和县、含山、无为、长丰等广大地区,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着一个“陷巢州长庐州”的传说。

大致是这样一说:

一、“陷巢州”的传说

很早以前,就有巢湖,在现在的姥山以西。大湖靠东,有一座古城,叫巢城——唐武德中,以居巢为巢州,统领无为镇地。后人习惯称巢州城或巢州,有石梁河(柘皋河)流过,到下游时汇聚濡须河入江。不大的古巢城城为砖石结构,城墙不高。

有一年,巢地大旱,塘干地裂,庄稼几近枯萎。百姓惶急,跪在龙王庙前,烧香求雨。东海龙王之子敖泽奉父王之命,外巡中正好路过,见此,起恻隐之心,未及上报,便给巢地下了一场大雨。哪知一尊闲神即刻告到天庭,说小白龙在巢州自行布雨,触犯天律。结果,小白龙还在降雨,就被天将打下凡尘。

祈雨的百姓正在雨中欢呼:“感谢苍天睁眼,感谢神灵保佑!”突然间,一条长形白色的物体从天而降!巨响中,一条白龙跌落在龙王庙前。

人们拥上前,纷纷围观,惊奇地议论:“龙怎么会跌下来呢?”“这场大雨大概就是它下的吧?”

小白龙受重伤,张了张嘴,望着大家,泪流不止,然后闭上了眼。

人群中忽然喧哗起来,有人喊:“快让开,知府黄毒来了!”大家纷纷闪开。

黄毒一伙耀武扬威地上来。黄毒姓黄,因心毒手狠,大家给他起了这浑名。黄毒死死地盯着小白龙。

一个狗腿子阴阳怪气地:“老爷,俗话说‘地上的驴肉,天上的龙肉’。这龙肉世上少有,吃了它,可以长生不老啊!”说着,口水流出忙又咽回。

黄毒哈哈大笑:“这真是黄某洪福啊!”回头吩咐狗腿子:“快拿刀斧,先剥龙皮,再割龙肉!”

小白龙睁开眼,又怨又恨地看着黄毒等,又无力地闭上了。

黄毒一伙拿来刀斧,狠砍猛劈。

一老大爷摇头叹气地走了。一老太婆擦抹眼泪:“作孽啊!”

一个姑娘手里拿着一把粪叉,紧紧地注视―――几乎屏住了呼吸。她就是焦姑。约十四五岁,清秀俊美。

很快地,黄毒一伙扛着一筐筐龙肉扬长而去。地面上只剩下龙骨、龙皮和血渍。

焦姑向后一招手,焦儿、焦姥从龙王庙后走出来。焦儿约十二三岁,焦姥为中年妇女。他们迅速地把龙骨接好,再包好龙皮。然后,三人协力,将龙皮、龙骨悄悄地抬走,消失在暮色中。

焦儿、焦姑、焦姥三人抬着小白龙的残骸走向清水潭——这是一处低洼的深水潭。

焦姥说:“龙是水中生灵,把它放在水中也是让它还能会老家。”

焦姑企望地:“假如要是能活过来,该多好!”

焦儿诚恳地:“这个龙是好龙,我们谁不巴望它能活!先回家吧,姐姐,我们以后常来看它!”于是,三人一齐喊“一,二,三!”将小白龙的残骸抛入清水潭中。

后来,焦姑、焦儿每天去清水潭看望、护理,为小白龙掏取身上的蛆虫,讨来咸盐洒到潭中。焦姥见小白龙不腐,采草药熬成汤撒在小白龙身上。

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护理和滋养,小白龙又起死回生,重返蓝天。

小白龙咽不下这口气,发誓要报黄毒一伙的仇。恰巧上界知晓小白龙在巢城受剐身之痛,令小白龙领天兵陷巢州府。但小白龙不忍伤害焦姑这样人家,就托了个梦给他们。

巢州城郊的一间草屋里,夜晚。焦姥正在缝衣服。焦姑躺在一旁的床上,进入梦中。小白龙敖泽一身白衣走进焦家,伏地而拜:“小龙感谢恩人救命大德。”焦姑见母亲竟未动,忙自己走上前:“龙大哥,请起!”敖泽站起来:“恩人,上界已查实情,让我扫荡人间恶魔,造福黎民百姓。这巢州城是知府黄毒一伙的乐园,我要陷了它,以泄剐身之恨!我不但要将黄毒一伙葬入深渊,也要让这里扩大为湖,变成鱼米之乡,让这一方百姓从此安居乐业,永离旱灾!”焦姑焦急地:“我们老百姓怎么办?”敖泽想了想:“巢州府衙两侧的石狮子眼睛一旦变红,午时三刻就要陷巢州城。因此,你们一见石狮眼红,立刻通知良家百姓离去。望恩人保重!”敖泽说完,又施礼,倏忽不见。

焦姑惊醒,忙呼:“妈妈!”

焦姥不知何时在灯下昏睡,此时也醒。焦姑爬起来,走到母亲身边:“小白龙?”

焦姥听了,惊讶地看着焦姑。焦姑好像明白了什么,和母亲同声:“要陷巢州!”焦姥认真地:“我们作了同样的梦,看来这事不假!从明早起我们家天天要派人去看看!”

巢州府衙大门前,清早。焦姑悄悄地走来,来到石狮前左顾右看。从黑暗处窜出肥头大耳的吴屠夫,拉住正要离去的焦姑:“焦姑,我每天起早杀猪,一连几天都见你家来人瞧石狮子,有什么缘故?”焦姑犹豫地:“没什么……”吴屠夫高举杀猪刀:“快说,不然我杀了你!”焦姑无可奈何地:“不要吓人,看你还不是很坏,说给你听:小白龙托梦给我,说石狮子眼睛变红,就要陷巢州。”吴屠夫听了狂笑:“哈,哈,哈!石狮子眼竟会变红?还要陷巢州?真是天大的笑话!”

又一个早晨,吴屠夫提了一桶猪血来到石狮子前,边用猪血涂抹狮眼,边阴毒地自言自语:“我今天要开他个天大的玩笑!让石狮子眼睛变红,给焦家看看!看他们怎么闹!”石狮子眼睛被涂上猪血后,殷红欲滴。然后,吴屠夫拎着猪血桶,躲藏到墙角后。

焦姑来到石狮子旁一看,大惊失色,自语:“不得了!要陷巢州了!不得了!要陷巢州了!”匆匆离去。

巢州府上空,小白龙敖泽说:“我们借助凡人之手显示灵通,这石狮眼一红,我就可开始发作了……”

焦家门口,焦姑慌慌张张地跑到门口,远远地喊:“妈!妈!快!快出来!”一边焦急地看看变化的天,脚下不停地往里闯。焦姥﹑焦儿忙出来:“怎么样?”焦姑变了音:“狮眼红了,像要滴血,要陷巢州了!”焦姥看看焦儿:“我们不要管家里的东西,人命关天,快分头去通知良家百姓离开!”焦儿果断地:“妈到城中,姐姐到城南,我到城北。记住,午时三刻前,都要离开巢州城!”

巢州城中,焦姥沿街呼喊:“大家快跑!巢州城要陷了!”;城北街上,焦儿用手比划,呼喊要人们离开:“巢州城要陷了!大家快跑!”;城南,焦姑奔跑着,呼喊着:“大家快跑!巢州要陷了!”。人们惊恐地听着,又转身匆匆收拾。

巢州府衙门前,门口站着一班狗腿子、衙役、吴屠夫等。黄毒悠闲地踱出来,抹抹油嘴:“穷小子们在嚷嚷啥?”一狗腿子躬身答道:“回老爷话,他们说小白龙要陷巢州城!”那声音怪声怪气的。黄毒吓得脸色大变:“啊!那我这万贯家财……”吴屠夫讨好地上前来,媚笑着:“黄老爷,不必慌张,是鄙人做的手脚。”然后与黄毒耳语,言罢,二人哈哈大笑。黄毒得意地笑对众人:“我们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龙肉,还怕他什么?”言罢又哈哈大笑。

就在此时,小白龙从云中伸出头来,张牙舞爪。刹时,一连串晴空霹雳,天崩地裂!巢州府衙墙倒屋塌。黄毒一伙跌坐在地,丑态百出。大雨倾盆而下,浇得黄毒一伙如落汤鸡,睁不开眼。 地上顿时水涨数尺,积水成湖。一股黄色巨浪扑来,将黄毒一伙卷进滚滚波涛。浊浪滔天中,“巢州府衙”字号的大门楼渐渐下沉,没入水中。

又一个巨浪打来,巢州府衙变成一片银白的世界。

中垾,焦姥指挥着百姓爬上高处,焦姑、焦儿也分别带着群众赶上。有人喊:“你们看,两条白龙!”焦姥笑了:“你眼看花了,那是巢州城下陷。柘皋河、濡须河断开,柘皋河下泻,濡须河倒流!”有人惊呼:“南中集﹑女人街﹑老管集那边还有许多人!”

顺着手指,可见还有许多人在洪水中奔跑。焦姥、焦姑和焦儿又冲进洪流中。

波涛滚滚,空中传来一声叱语:“敖泽,还不退去!”只见观音菩萨降在水面。云散雨止,日出。

被滚滚波涛追赶的人群中,焦姥、焦姑也在其中,催促着大家。但洪水越来越猛,许多人已被卷入洪水中,在水中挣扎。就在这危急关头,观音菩萨扬起右手喝声:“起!”瞬间,焦姥﹑焦姑已站到观音菩萨的手掌上,与观音菩萨相对。

观音菩萨笑对二人:“焦姥﹑焦姑,你们一家三人已臻化境,为了黎民百姓,权借你们凡身一用!”焦姥、焦姑回头一看,大惊,原来焦姥、焦姑的身子尚在洪水中,焦姥仰卧着,焦姑尚立。观音菩萨喝一声:‘化!”只见焦姥、焦姑的身子立时变大,化成两座大山―――姥山﹑姑山。

远远地,焦儿也踏波赶来,手里还拿着一双鞋,人们望去,只见远处峏(儿)山崛起。

许多水中挣扎的百姓朝山上爬去,山上到处是避难的群众。水涌至,姥山、姑山在水中屹立,峏山也隐约可见。观音菩萨伸手一扬,焦姥﹑焦姑、焦儿已立在空中。观音菩萨平静地:“你们三位已被度入仙班。”观音菩萨突然看到远方有人还在波涛中说:“啊!那水中还有人!借你一双鞋。”果然,姥山西南面的波涛中,还有不少人在挣扎,看样子已无力游向姥山。观音菩萨凌空从焦儿手里抓过那双鞋,往那边水中一扔,只见那一双鞋整齐地摆放在一块。观音菩萨喝一声:“化!”那一双鞋已化成二座山。这两个鞋山几乎平着水面。周围的落水群众早已往上爬了。

为着焦家救民功德,焦姥被封为为主湖圣姥——湖神,主管水上百姓的安危福祉;焦姑被封为圣姑,在蓬莱侍宴,兼助母圣姥照看湖面;焦儿升为天将,在天庭供职。

后人为了纪念焦家救民功迹,称这个古巢国所在的巢湖为焦湖。

有人赞日:“德盛化神,善水不惊忠信客;风平浪静,慈云普济往来舟。”也有人说:“焦姥主湖显威灵,未来之事说分明;劝君莫做亏心事,天理难容莫留情。”

二、志书所载

近日,笔者走进巢湖市地方志办公室,翻阅了《巢湖志》、康熙《巢县志》、雍正《巢县志》、道光《巢县志》、《庐州府志》,拾得纸墨一二,今呈现给大家,与读者共享。

方志引《青琐高议》云:焦湖河泊所,地系古巢州。西晋初江涨,港有巨鱼,渔者取以货于市,合郡食之,有一姥独不食。遇老叟曰:此吾子也。汝独不食,吾厚报汝。若东门石龟目赤,城当陷。姥日往视,稚子讶之,姥以实告。稚子欺之,乃以朱涂龟目,姥见,急出城,城陷。有童子曰:吾龙子也。乃引姥登山而免。

方志引《太平寰宇记》:巢湖在巢县西一十五里,合肥县东南六十里,庐江县北三十五里,一名樵湖,一名焦湖。

方志引《吴志》云:或作勦,耆老相传居巢地。昔有一巫妪,预知未然,所说吉凶咸有征验。县门有石龟,巫云:若龟出血,此地当陷为湖。未几,乡邑祀祭,有人以猪血置龟口中,巫妪见之,南走,回顾其地,已陷为湖。人多赖之,为巫立庙,今湖中姥山之庙是也。

方志引旧志云:巢县为洪水所陷,改巢源为焦湖,中存圣姥山,特封焦婆,号显灵圣母。

方志在编年合纪中记为: 吴赤乌二年,巢城陷为湖。

特别是康熙《巢县志》等,对陷巢州还做了探索性记录——

祝氏《方舆胜览》云:东汉永平时,巢湖出黄金。又诸葛《出师表》云:曹操四越巢湖不成。则是赤乌未陷以前,已有巢湖。至城陷,而湖复增广云尔。尹士达云:成化癸卯中,余侨寄邑南之高林,正月三日,以履端之庆,过法云院,归至山椒,忽见湖中城垣高耸,楼橹峥嵘,旌旗帆樯,旋绕于城外者,纷沓分明于烟霭中。乃下马注目者久之,因顾谓同行曰:异哉此遇乎。父老谓湖干则巢州现,岂今岁亢旱之报,抑蜃气嘘为楼台者然耶。因咏诗纪之。是年春半徂秋,历时不雨,湖亦就涸,人皆由湖心行,濒湖居民,咸于湖掘取砖石,鬻利于郡城者至相踵接。问之,则曰:巢州故物也。余因历访之,咸曰:姥山西,旧称巢湖;姥山东,则故巢州,晋赤乌二年陷也。且巢湖襄五百里。此说为近,故录余亲睹事以质疑。

又,瞿景淳常乘舟巢湖,至金斗,夜于舟中见湖心如列万炬,明年遂中会元。此湖灯也,渔人水工习见之。

康熙七年冬湖涸,有芦溪嘴运粮军人,于其东南十余里见大砖砌湖中土内。掘之,得古城砖数万,鬻郡中。其地与高林相对。

又,湖中有三碛:北曰灰碛,掘之有灰;中曰大碛;近巢河曰栏船碛。此三碛者,每湖水涸,渔于舟中者,习见之。其土坟然而起,其上皆有木,出土数寸,如屋柱,森列甚众,水稍盛,则没不见。

又,高林河旁有墩突起,高二三丈,上有古城隍庙,曰此陷没所遗者。自此而下皆平田。南行里余,地名陈家花园,掘三尺余,有天井石阶。又掘而前,有石城门限,限上车辙痕深数寸。

当巢县西关尽处,南邻鲍家小圩界河中,深处有埂,长数十丈,隐水中不见。或数十年河水涸,偶一见之。俗呼曰女人街也。崇祯戊辰春见时,北流尚通,南流已竭,可通徒步。见其上木柱出土可三四寸,森列无数,遍地瓦砾,二面皆细纹,与近时迥异。有于瓦砾中拾得古钱者,文曰半两,二龙旋其上。康熙六年丁未春又见,偶舟经其旁,有锹,持以掘得钱数百,其面文曰五铢,背文曰一当五百,皆红铜所造。置石上,初无声。于是居人有掘者,或得钱与炉、镜,或得腰刀,大者长三尺余,小或二尺余,无缺折毁烂,拭辄光明灿发。梁柱巨者可五六尺围,取为薪,外朽而中犹劲,无不酬所欲。凡十余日,水复没乃止,其为滨河街市无疑也。

也有人考证:巢湖太姥者,姓宁氏,则古巢州人也。

历史上,也有文人墨客对焦姥为湖神之灵验表现出极大的信赖,如

姜夔作满江红·巢湖中庙迎神送神曲作序、词:

序:满江红,旧用仄韵,多不协律;如末句云“无心扑”三字,歌者将“心”字融入去声,方协音律。予欲以平韵为之,久不能成。因泛巢湖,闻远岸箫鼓声,问之舟师,云:“居人为此湖神姥寿也。”予因祝曰:“得一席风,径至居巢,当以平韵《满江红》为迎送神曲。”言讫,风与笔俱驶,顷刻而成。末句云:“闻佩环。”则协律矣。书以绿笺,沉于白水,辛亥正月晦也。是岁六月,复过祠下,因刻之柱间。有客来自居巢,云:“土人祠姥,辄能歌此词。”按:曹操至濡须口,孙权遗曹操书曰:“春水方生,公宜速去。”操曰:“孙权不欺孤。”乃撤军还。濡须口与东关相近,江湖水所出入。予意春水方生,必有司之者,故归其功于姥云。

词: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庙中列坐如夫人者十五人。向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

神奇处,君试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

唐朝诗人罗隐吟《巢湖圣妃庙》时大发感慨:

临塘古庙一神仙,绣幌花容色俨然。

为逐朝云来此地,因随暮雨不归天。

眉分初月湖中鑑,香散余风竹上烟。

借问邑人沉水事,已经秦汉几千年。

今天,我们捧读这些传说和文字,不仅要想历史上到底有没有陷巢州,更多追思的是在那样的时代,出现了焦姥一家三口能够临危不惧大爱救人,那是一个如何的英勇、怎样的精神?!

上一篇: 太岁冲犯祖坟今年,道家大德秘传三咒,得其中一咒神灵护持!
下一篇: 五行,金木水火土,方位,东南西北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