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脉篇:第九、十一条 缓脉 结脉 促脉

147小编 72 2025-10-01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一作纵)。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缓,以形势而言,非以至数而言,宽舒和徐而不紧,浮大而软正以胃气不伤脉见有神有根,与散脉之不胜重按者不同。此条重在阴阳同等四字上。

明乎此,即知结脉之缓亦非指至数而言,从容之中而见一止,正见气血运行中偶有结滞,脉亦因之而变,但当以止之有无辨,不可以迟数为辨。阴盛则结者正以气血喜温则行,遇冷则凝滞不通之意。若阴气大胜,脉必见代,止而不能自还,良久复动,以郁结重也。

促者,急而短之象,与结对举正因一为和缓,一为急迫。内经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急,并乃狂,是阳盛气血亦可有一时郁结而见止。

促脉之象独盛于寸口,而下不及尺,中手短急,甚可上于鱼际。内经有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肩背痛,正为邪盛于上脉络不舒而致。伤寒论中脉促四条:下后脉促胸满者,邪气陷胸中而表证未除,故脉独盛于寸口,脉促表未解,下后不结胸脉促为欲愈,皆为其意。脉促手足厥可灸之,以阴寒内盛,格阳于上,故寸口脉促,当用四逆辈以回阳,灸之以助阳。又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可吐之,亦因邪阻于上而气机不通也。

今录医案一则,以示其意:

朱眷内眷,孕已八月,因送殡受惊,胸膈胀闷,呕逆不入食。城中时师,认为外感,为 之发散,呕恶愈剧。举家恐胎有动,延予诊视。两寸脉 皆洪滑,两尺弱,此亢上不下之候,胸膈胀者,盖由子悬而然,此一剂可瘳也。夫曰∶“胎 妇难任峻剂,觑其呕恶之状,胀闷之势,时刻不,一剂曷愈?”予曰∶“请试之。”与温 胆汤加姜汁炒黄连、大腹皮,水煎成送下姜汁益元丸,果一帖而呕止膈宽,即能进食,午后 酣寝,怡然若未始有病者。其夫讶曰∶“温胆汤何神若此,幸详其义。”予曰∶“胎孕之症 ,重在足少阳,足少阳者,胆也。病起于惊,气逆痰随,胎气上逼,故脉亢上不下,在《难 经》为溢候,由木火之性上而不下。经曰∶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予 故用一剂可愈也。方名温胆者,此温字非温暖之温,乃温存之温。黄连、竹茹清其肝胆之火 ,同白茯苓而安心神,益元丸压其痰火下行,火下行而胎因之亦安矣。”筠皋公曰∶“先生 认症真,故投剂确,非神乎?药神乎用也。”

上一篇: 风水学中峦头派和形法派有什么区别?
下一篇: 上古伏羲先天八卦图解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