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算命比较准的、口碑好、有名的地点推荐
99 2025-10-04
根据历史传说记载,黄帝的玄孙后稷教会了民众使用农具、培育作物的技术,这段被古人称为“后稷教民稼穑”的传说故事就是种花家古代农耕文明的开端。
在5000年的璀璨文明中,我国农民不仅发展出了全球一流的农耕技术,而且还形成了很多直到今天还广为流传的民俗民风文化。
农村文化中有很多不能触碰的道德底线,比如“四大缺德事”就属于件件丧尽天良的坏事。
那么,“四大缺德事”到底指的是哪四件事,做这些事情为什么会被农村人说成是丧尽天良呢?
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在传统农村社会就算是经常去寡妇家里串门,都有可能被同村人说三道四。
至于那些趁着月黑风高一脚踹开寡妇家房门的歹徒,更是会遭到社会公众和国家法律的严厉制裁。
“踹寡妇门”之所以会被列入“四大缺德事”,主要和它造成的三个严重后果有关。
第一,寡妇本人遭遇“社死”危机。
在今天这个离婚比结婚还常见的时代,丈夫去世的农村妇女完全可以选择重新开启幸福生活。
但是在极端重视“贞洁”文化的古代农村,就算是像“祥林嫂”这种被婆婆改嫁出去的寡妇,也会沦为众人唾弃的“失德妇女”。
那些被“夜踹寡妇门”骚扰的女性,不仅很难得到婆家、娘家等亲人的同情与支持,她们甚至有可能失去在村里立足的机会。
现在“社死”只是网友常说的一个“网络热梗”,可是在传统农村的封闭环境下,一个失去所有村民支持的寡妇很难继续生活下去。
第二,骚扰者家族遭受指责。
传统农村很少有“个人主义”的现象,多数时期农村人都是以宗族姓氏聚居在一起。
如果一个家族里出现了“夜踹寡妇门”的不孝子孙,整个宗族在十里八乡范围内的名声都会受到影响。
虽然以前没有“查征信”的概念,但是传统农村人都比较重视“知根知底”的文化。
那些趁着月黑风高骚扰寡妇的人,不仅会让自己失去“择偶权”,还会影响同宗族其他人的相亲成功率。
第三,当地有关部门也会受到牵连。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历朝历代追求的基层治理目标,之所以古代会有“贞节牌坊”这种表彰寡妇的制度,就是因为地方官员需要靠稳定民生体现自己的政绩。
如果某个地方发生了“夜踹寡妇门”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并且地方官员还没有采取有效惩治手段,那么整个地区的民风德化都会受到影响。
为了避免“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的尴尬,历朝历代都会严惩“夜踹寡妇门”的暴徒。
在古代宗法制农业社会中,凡是家里没有男孩做继承人的家庭都可以统称为“绝户”。
在“绝户”的葬礼上,所有同宗族的亲朋好友都会来大吃一顿,葬礼结束后这些人就会瓜分完所有的遗产。
虽然一般没有人会给“绝户”上坟烧纸,但是“挖绝户坟”绝对会受到法律和道德的双重批判。
首先,“挖绝户坟”可能涉嫌盗窃罪、侮辱尸体罪等多项罪名。
你可不要觉得这些罪名是现代法治社会才有的制度,事实上早在先秦时期,种花家就形成了依法严惩盗墓行为的制度。
如果在“挖绝户坟”的过程中破坏了棺木,导致遗骨暴露在外,罪魁祸首很有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即使在强调“慎判、轻判”的当代法治社会,涉嫌侮辱尸体罪的人也需要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严重后果。
其次,“挖绝户坟”还会遭到严厉的道德谴责。
传统殡葬文化最重视“入土为安”的思想,很多古代农村道德模范的善举就包括义务掩埋客死他乡的可怜人。
虽然“绝户”在本村属于弱势群体,但是他们也会获得不少士绅乡贤的道义支持。
“挖绝户坟”属于严重挑战传统文化道德底线的行为,古人非常担心这种丧尽天良的行为会招来上天惩罚。
如果有人干出了“挖绝户坟”的坏事,无论他在当地多么有钱有势,都会被街坊四邻戳脊梁骨。
即使没人敢站出来伸张正义,也不会有人帮挖“挖绝户坟”的人辩解。
最后,“挖绝户坟”还会损害罪魁祸首本人家族的利益。
众所周知,古人非常看重“风水玄学”文化,在一些传统道家著作中,破坏别人家墓地“风水”的人,往往会遭到反噬。
这种思想并不是纯粹的迷信,按照“越担心就越有可能发生”的墨菲定律,“风水”产生的心理压力不可小觑。
“喝月子奶”除了字面意思以外,还包括抢夺产妇的食物。
比如在古代农村只有坐月子的妇女才能吃鸡蛋、鲫鱼这些高蛋白食物,如果有人一时嘴馋偷吃或者抢了这些“月子餐”,都会被说成是“喝月子奶”的恶人。
“喝月子奶”之所以会遭到谴责,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严重匮乏的物质条件。
虽然有很多朋友吐槽今天的“科技与狠活”,但是那些盲目吹捧过去的饮食条件恐怕更可笑。
那些古代王朝的农民一年到头能吃饱饭的日子屈指可数,类似肉蛋奶这些副食品直到21世纪才成了农民餐桌上的常客。
为什么古人会把“吃喝嫖赌抽”并列为五大恶习呢?
根本原因还是物质生活状态决定的。如果古人能享受到今天的物质条件,“喝月子奶”根本不会成为丧尽天良的罪行。
第二,落后的医疗水平。
过去农村大多数家庭都只能在家里给产妇接生,一把开水烫过的剪子就是唯一的医疗器械。
相比那些在专业妇幼保健院生育的产妇,过去的农村产妇需要长达数月的静养才能重新恢复劳动力。
坐月子最重要的就是补充营养,饿着肚子躺在床上多长时间都不可能恢复。
如果古人有“无痛分娩”这种先进医疗技术的话,坐月子的妇女完全不用吃那么多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
第三,重要的传宗接代思想。
在刀耕火种的传统农业社会,没有什么比人口更重要的生产力资源。
如果一个农民家庭“香火不旺”的话,别说是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好日子了,恐怕连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也会被邻居一点点侵占完。
“喝月子奶”的人不仅会危害产妇和婴儿的生存权,还会威胁整个家族的发展权。
特别是对于那些几代单传的家族来说,他们绝不会容忍任何威胁家族传宗接代的坏人。
“打瞎骂哑”指的是欺负残疾人的行为,比如那些戏弄残疾乞丐的无赖子弟,就会被村民戳脊梁骨。
扶弱济残是传统儒家文化关于“仁政”的重要标准,比如唐朝时期就设立了“残疾”“废疾”和“笃疾”三类残疾人认定和救助标准。
“打瞎骂哑”的恶人不仅背弃了传统文化的底线,也违背了国家法律的规定,这些人会受到两方面严厉处罚。
第一,道德批判。
欺凌残疾人的恶人会成为十里八乡共同谴责的对象,在《白毛女》《洪湖赤卫队》等主旋律影视剧中,都有“打瞎骂哑”的反面典型,这些人无论有多少家产也会被当作为富不仁的反面典型。
就算这些恶人自己不在乎名声好坏,他们的家族也无法接受名声扫地的结果。
如果一个人干出了“打瞎骂哑”这种丧尽天良的坏事,所有和他有关系的亲属都会受到牵连。
古代财主乡绅之所以大力救助残疾人,就是为了提高家族声望。
第二,法律制裁。
相比普通打架斗殴的违法行为,“打瞎骂哑”属于从重处罚的反面典型。
根据清朝时期的法律规定,凡是故意致人残疾(采生折割)的罪魁祸首,无论是否致人死亡都有可能面临凌迟的极刑。
即使是辱骂殴打残疾人的轻微违法行为,也会受到相对较重的处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刑法》明确规定精神残疾、聋哑人或者盲人等残疾人犯罪,可以依法从轻处理。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残疾人受《刑法》保护的程度更高。
踹寡妇门、挖绝户坟、喝月子奶和打瞎骂哑属于法律和道德共同谴责的“四大缺德事”,不仅古代社会严厉批判做这四件事的坏人,现代法治社会也不允许任何人欺负这四类弱势群体。
为了家族和自己的长远考虑,我们一定要牢记这“四大缺德事”的警示。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
民间常说的四大缺德事:件件丧尽天良,让人恨得牙根痒痒
2023-02-07 21:57·Boss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