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归源之涣卦初爻

147小编 187 2025-10-05

作者:鸿羽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本文前请思考:上六爻的“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给整体目标的实现带来什么不利影响,初爻需要从哪里着手应对?

当下时空,东八时区2025年8月23日,8点00分,坐标广东深圳,太阳运行到回归黄处女座0°8′,按照每爻跨度0°56′15″计算,属于处女座0°7′30″—1°3′45″区间,其意识状态对应于《易经》涣卦初爻,其卦理为全力以赴(拯救涣散),其爻理为“中孚之涣,小过而丰”,其意识阶段为实用主义,其原则立场为实施行动(保障有效)。

初六:(用)拯马壮。吉。【悔亡】

①用拯马壮:帛书无“用”及“壮”,上博简无“用”字。②拯(zhěng):本义为向上举。引申指援救、救助。③悔亡:帛书在“吉”后有此二字。

译文:在全力以赴与拯救涣散时,希望能够展现与维护诚信精神,例如使用体格强壮的马匹来参与拯救。如果能够小心翼翼地稳步前进,将会有吉祥。(悔恨消失)

先看前人的解读:

①《象传》(约公元前475–221年):“初六之吉,顺也。”。初六居涣散之初,以阴柔之质顺承九二阳刚(“壮马”),借力脱险。

②《易注》虞翻(164年—233年):卦下坎(☵)象征“美脊之马”,九二阳爻为“壮马”实体。初六失位(阴居阳位),动变为阳爻则成《中孚》卦(䷼),坎象消失而获吉

③《周易注》王弼(226年—249年):初六处坎险之始,应及早行动,若待险剧则难救。“壮马”象征快速脱险的能力,阴柔者需借阳刚之力。

④《周易正义》孔颖达(574–648年):初六居坎下(险之底),才弱难自救,必顺承九二方吉。“吉”源于初六自知力薄而顺从强者,体现“柔顺刚”的伦理价值。

⑤《伊川易传》程颐(1033年-1107年):九二为“拯马”,喻阳刚主动下济阴柔(初六),破除否塞。

⑥《周易集注》朱熹(1130年-1200年):“始涣而拯之,为力既易,又有壮马,其吉可知。”。初六居涣始,险未深,救之省力(“为力既易”)。初六需顺九二,如马顺人意,方能脱险。

⑦《易经集注》来知德(1525–1604年):涣卦二至四爻互震(☳),震为动,初六承九二则“动而脱险”。涣(䷺)错卦为丰(䷶),丰为“日昃之离”,反衬初六需借阳明治涣。

⑧《周易尚氏学》尚秉和(1870–1950年):引《焦氏易林》逸象“坎为美脊马”,证“拯马”取象本源。初六若动,下卦变兑(☱),兑悦震动,预示脱险后心境转安。

客观来讲,前人在爻辞解读上属于集体性失败,因为没有搞清楚爻辞撰写的内在逻辑,多从刚柔、居正、得位等解读,并没有抓住关键要害,导致千年谬误一脉相承、绵延不绝,戕害了无数读书人。《易经》的每句爻辞都是对于爻理的举证,而爻理则表达了四个重卦按照内在逻辑共同运作的意识过程,解读这句爻辞的关键是初爻的变卦“中孚”,其含义为维系诚信,以及其错卦“小过”,其含义为挽救过失,同时初爻能够看清六爻的局限,所以转变其原则立场,即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去应对。

解读:首先,初爻为了拯救涣散,其动机为“中孚”,说明当前存在诚信受到破坏的情况。如果往前追溯其原因,则是因为六爻为了寻找希望时陷入迷茫,不仅缺乏实用价值,而且容易带来诚信问题;如果能够从实用有效的角度出发,在行动时展现诚信的态度,更有利于实现拯救涣散的目标。这句爻辞说明初爻预计到拯救涣散需要使用马匹,所以提前准备了强壮的马匹,符合其保障有效的原则。

其次,从实用主义的角度,为了能够弘扬精神(唤醒良知),初爻的手段为“小过”,即需要有谨慎可靠的品质。例如避免出任何差错,而使用强壮的马匹,说明初爻做事足够小心,所以会有吉祥。与此同时,虽然初爻能够小心避免过失,但是如果缺乏针对性,例如不知道涣散的根本在哪里,也不利于安全应对,这时候就需要二爻出面表达观点与建立认同。

本文主要内容来自置顶新书《人类意识研究(第一部)——易经归源:上古文化迷思的崭新诠释》

上一篇: 《易经》归源之坎卦六爻
下一篇: 玄关风水奥妙多图全揭秘 新年装修必备改运秘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