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势观龙:风水大地的脉动奥秘🌿

147小编 105 2025-10-08

“五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

——《青囊经》

在风水古籍中,山川之势,承载着天地之气。而龙之运行,便是气的轨迹。古人将地脉归为三大势,称为“山垄之势”“平冈之势”“平受之势”。这是对大地气脉形态的精妙分类,也是寻龙点穴的根本之法。

一、山垄之势:龙跃奔腾,气势万马

此势山势磊落起伏,如波涛汹涌,如群马奔腾。时高时低,若伏若跃,称为“起伏脉”。

古籍云:“势如万马,自天而下。”“若水之波,若马之驰。”

其穴多藏于山谷起伏处,气势壮而穴力足,是藏风聚气的上选之地。

二、平冈之势:逶迤宛转,如带盘蛇

此势山形缓和,屈曲飘摇,脉路如带,称为“仙带脉”。

如生蛇出洞,左右摇摆,常现于丘陵冈阜之间。

《葬书》言:“宛委自复,回环重复。”

“脉若带连,何必高昂之阜?”

其结穴之处,多在屈曲停顿处,藏气不显,贵在细看。

三、平受之势:平中起突,微妙玄通

此势龙脉走于大平原或宽谷之间,气如草蛇灰线,若断若连,称为“平受脉”。

古人言:“隐隐隆隆,微妙玄通,吉在其中。”

“高山万仞不如平地一堆。”

穴常藏于平中微起、突兀独起之处,形虽不显,气却潜藏不绝。

三势皆龙,贵在得势

龙势虽异,然皆由高山大垄而来,终落于结穴之地。起伏为常,脱卸为妙;平中起伏,反生奇贵。

吴公有言:“眠倒星辰竖起看,却与高峰同一样。”

在冀鲁平原亦出伟人,在蜀岭崇山也藏大才,可见龙之三势,贵在形中有气,气中得穴,非独高下论优劣。

结语:三势寻龙,一理贯通

无论“起伏格”“仙带格”或“平受格”,皆为天地之气的流形表现。识其势,察其止,方能得其真机。

择地而居,若能知三势之龙,便如得天地之造化所钟。

注:本文节选整理自《青囊经》《葬书》诸古典文献,辅以李淳风、吴公、卜氏等风水大家之言,适合风水爱好者收藏学习。

上一篇: 风水知识:“寻龙、点穴、察砂、观水”步骤二/一:如何寻找水龙?
下一篇: 俗语:“门朝南子不寒,树通轩人丁散”,到底是啥意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