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在哪个方位风水好?要想家里财运越来越旺,厨房定要这样布局
74 2025-08-28
笔者曾经和信阳市固始县的一位朋友交流的时候,他向我介绍了他的家乡固始县的美食美景,并且告诉我说有空去信阳的话一定要去固始县看看。后来笔者到达信阳市区游览之后,看到信阳的所辖县的美景,也想去看一看。但是看到实际的距离之后,确实犯了难,仔细从地图上也可以看到信阳的市区浉河区和平桥区(原信阳县)位于整个信阳地区的最西面,而信阳所下辖的8个县全部位于中部与东部,和信阳市区之间隔着高山峻岭。信阳的市区为什么要选择在最西边设立呢?其实这和历史因素有关,其中就包括信阳的崛起和古光州府的没落。
信阳市区位于全市的西部
我们打开河南的地图可以看到现在河南有17个地级市,如果说再看清代的河南地图的话,你会发现现在河南的地级市的范围基本上和清代的普及的范围差不多。例如南阳府和现在的南阳市,归德府和现在的商丘市,卫辉和现在的新乡市,虽然说当时的府的政治中心可能有变化,但是基本上范围是没有太大的变化的。可以说清代的省——府——县的范围奠定了现在河南地级市范围基础。
现代河南地图
清朝时期河南地图
如果说再看仔细一点,你会惊奇的发现,现在的信仰和他所下辖的县在清代的时候并不属于同一行政辖区。现在的信阳市区在清代属于汝宁府(指所在驻马店市汝南县)。而其他的七个县在清代属于光州府,治所在光州城(今信阳市潢川县)。
提起来光州,它的名气可真不小,尤其是在我国南方地区。光州是春秋时期黄国故地,距今已有4000余年历史,是豫南地区最早的城市文明之一。黄国青铜器文化遗存丰富,曾出土800余件青铜器,其中多件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展现了其在先秦时期的重要地位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为光州人,其治水兴农的功绩不仅影响江淮地区,更成为上海及吴越文化的开拓者 。
黄国故城
光州是中原移民南迁的核心起点,自唐代陈元光率87姓将士南下开漳建州后,其后裔扩散至闽粤台及东南亚,形成“台湾访祖到福建,漳江思源溯光州”的根亲文化现象 。据中国台湾户籍统计,500户以上的大姓中63个明确祖籍为光州 。很多福建地区的人的族谱上面都会写祖源来自“光州”,光州人陈元光被尊为“开漳圣王”,其家族政策促进闽南发展,成为闽台共同信仰的守护神 。
开漳圣王光州人氏陈元光
光州的前身是光国,光州古为光国(公元前2030年以前)。《光州志·点校本》记载:“黄帝之子二十五人,为姓一十有二,其结姓分国,见之于古籍者,一曰光。”三国魏文帝曹丕时期设立了弋阳郡,管辖现在的豫南地区的大部分,是当时豫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弋阳和光州
后来弋阳郡改为光州,唐太极元年(712年),光州州治由光山迁至定城(今潢川),辖定城、光山、固始等县,正式奠定光州行政格局 。
光州
我国在元代时正式确立了行省制度,当时的光州隶属于汝宁府,统辖固始、定城、光山三县,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废除定城县建制,将其辖区并入光州,形成“以州代县”的行政格局,光州成为豫南地区的核心行政中心,辖光山、固始、息县三县。洪武四年(1371年),光州一度改属中都临濠府(今安徽凤阳),至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归汝宁府管辖 。成化十一年(1475年),明朝从固始县析出商城县,划归光州管辖。至此,光州领光山、固始、息县、商城四县,奠定了明清两代的基本行政区划框架 。
清代的光州
清雍正二年(1724年),光州升为直隶州,直属河南布政使司,不再隶属汝宁府。这是光州行政地位的顶峰,辖县延续明代的四县(光山、固始、息县、商城),成为河南南部唯一的直隶州 。光州依托淮河、潢河水运网络,成为豫南与江南物资集散地。清代《镇潢双城图 》记载,北城为官府驻地,南城商铺林立,尤以茶(光州雪芽)、丝、粮贸易著称。乾隆年间,光州茶业已采用机械化制茶工艺,远销京津地区 。
光州古城
南宋光州知州梁季泌首次扩建南城,至明初因风水学说调整潢河河道,形成北城(官府区)与南城(商贸区)隔河相望的格局。北城设五门(来运、永和、迎恩、清晏、大顺),南城设六门(东、西、宁安、康济、小南、大南门),双城以镇潢桥相连 。
清代光州城内有街道19条,其中南城占10条;民国时期增至25条,南城占14条。南城以石板铺路、青砖灰瓦建筑为主,商铺密集,成为豫南商业中心 。光州依托淮河、潢河水运,成为豫南与江南的物资集散枢纽。清末民初,城内私营商业达三千余户,涵盖丝绸、染坊、煤油、西药等行业,并设有“湖广会馆”“山陕会馆”等商帮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光州香稻米、竹帽辫等四类产品参展,手工业国际影响力显著 。光州通过小潢河连接淮河与长江,商船可直达武汉、上海。
民国时期的光州图
1913年美国人拍摄的老照片显示,潢河上“商船云集、桅杆高耸”,印证其“豫南小苏州”。潢川在清代为光州直隶州,水路畅通,小潢河穿过整个城关,上通武汉三镇,从武汉可直接发货运到潢川。下游从潢川县上游岗乡的四个台村可到淮河,那里是小潢河和淮河的交界处,从淮河直接进入长江流域,水陆交通非常的便利,是豫东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各地的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从这里运往四面八方。优越的区域位置,使得来来往往的草船车马穿梭于此,各路的商贾也在此进行着贸易往来,潢川成为日趋繁华的商阜小镇。《中华归主》统计,当时的光州城(潢川)是河南省第三大城市仅次于省会开封和水运中心周家口,拥有10万人口,而当时的信阳州才只有3万。
光州的船队
光州是个大城市
现在信阳市区的所在地是古代申国的所在地,信阳还有个别称叫做申城。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因避宋太宗赵光义之讳,改义阳军为信阳军,称信阳军,领信阳县、罗山县2县,这是信阳作为地名在历史上首次出现。在明清时期,信阳作为一个散州(类似于县级市)隶属于汝宁府。
汝宁府信阳州
清朝的时候,清政府决定修建京汉铁路,这条铁路正常情况下都是采取直线的线路来走的,因为那样能够节省成本。在这条铁路进入河南境内的时候,按照正常情况下来说,走直线的话可以从省会开封一直到广州城隍穿,但是这条铁路在豫北地区准备跨越黄河的时候犯了一个问题就是开封段的黄河不适合修架桥铁路,因为开封段是黄河是“地上悬河”和“豆腐腰”,修建难度过大,于是当时铁路修建的组织者张之洞选取了开封西边的郑县段(现郑州)黄河,来架桥修铁路,绕开了河南省东部和东南地区,选择了郑州——漯河——驻马店——信阳的路线。
京汉铁路
当时的信阳还只是汝宁府下辖的一个小县城,京汉铁路(平汉铁路)1902年通至信阳后,火车站选址于老城北郊荒野,直接推动城市重心北移 。铁路枢纽地位催生了信阳首批现代企业:1918年袁家骥等集资建成豫南首个发电厂“光华电灯公司”,开启城市电力照明时代;1921年靳云鹗、袁氏家族与教会合建的豫南大同医院(今中心医院前身),引入西方医疗体系 。铁路物流使信阳成为豫南大宗商品集散地,在当时的信阳火车站附近聚集了大量的商号,信阳在现代崛起的重要因素就是火车的到来,在当时成为了汝南府的最大城市。
信阳老火车站照片
因为当时的信阳崛起,而且汝南县城错失了京广铁路,在日后建国的时候成立了信阳专区范围基本上和清代的汝宁府差不多,可以说信阳在当时继承了汝宁府的衣钵。而在信阳东部的那几个县即光州府的范围建立了潢川专区,治所在潢川县。
1949年河南地图
当时的潢川因为错失的铁路而逐渐走向没落,虽然说后来设立的潢川专区,但是基本上还是以农业为主。由于当时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当时提倡精兵简政,对于当时的行政区划划分要做到精简,取消了潢川专区,并入了信阳专区。
信阳和潢川合并
1952年潢川专区和信阳专区合并之后,当时信阳专区管辖的将近17个县,同时还有淮河的阻碍,南北交流不便。淮河的阻碍也是很大的难题,淮河无桥梁贯通,南北交通严重依赖京广铁路和摆渡。例如,驻马店北部县区到信阳需绕道息县渡河,或乘火车绕行,耗时数日 。1960年代初,专区会议常因交通不畅导致参会率不足,迫使信阳地委分片召开会议,暴露了行政割裂的弊端 。
1963年信阳专区向中央提交报告,强调“分专而治”的必要性,1965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驻马店专区,信阳专区原下辖的,在淮河以北的县都归属驻马店专区管辖。而原来的潢川专区的管辖的县仍然由信阳专区领导。
驻马店地图
所以说现在信阳专区位于全市的最西部也是因为近代交通的兴起,古代广州府的没落以及历史上的变迁因素有关,是一种综合性的历史产物。
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