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易经》研究者的十点忠告 《易经新论》连载(214)

147小编 118 2025-07-02

《易经新论》连载(214)

给《易经》研究者的十点忠告

——不打破传统观念不能悟懂《易经》

《易经》在中国流传了数千年,在世界也流传了许多年,许多国家赋予它崇高的地位,研究它的机构不计其数,有无数绝顶聪明的人尝试对它进行研究或者解析,但始终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也始终在旧有的水平上徘徊,到现在连一部人们公认的诠释版本都没有得到。为什么会这样,值得人们反思。

为了填补中国社会和平时期的理论空白,为了提升中华民族的哲学水平,本人撰写了《辩证唯物主义新论》一书,共计45万字,论述了前人没有触及过的位置理论、周期理论、阶段理论与多时空等理论,揭示了差异统一、位置变化、整体核心、阶段理论指导等等规律,得到了理论界众多好评和支持。为了进一步证明该书理论的正确性和实践性,本人将其中的理论和规律应用到对《易经》的诠释上,将其作为研究《易经》的理论基础和规律基础,得到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本人继而撰写了《中华经典文化哲理阐析——易经内涵透辟诠释》一书,共计74万字,从整体上对《易经》进行了新的诠释,从基础上对《易经》进行了解析,再应用数学的方法,证明了六十四卦就是完善的二进制数学体系。再同时应用数学、哲学、规律、周期等理论诠释《易经》,通过各方面的论证都可以得到一致的结论:得到了《易经》全新的卦序、得到了《易经》的基本规律、得到了《易经》不同的周期、得到了《易经》卦象的运动规律、得到了《易经》整体的数学模型、得到了《易经》每一爻的哲理共计386项,这些论述都是前无古人的结论。

由于各方面论述结果的一致性,因此可以证明该书具有必要的严谨性和正确性,因此对于《易经》的新诠释不是空中楼阁,更不是主观臆断,而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逻辑与现实的结合。

为了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使国人更透彻、更深入地了解《易经》,本人将书中内容整理成连载的文章,在“今日头条”和“天涯社区”上发表,现在已经发表了213集,并且还将继续发表。这些内容得到了广大网友的支持,在《易经》爱好者这样小众的范围内就已经获得1万多粉丝,观看人数达300多万,获得1、2万的点赞。

有了这些基础,本人就有资格对广大《易经》爱好者发表一点自己的观点,也同时向《易经》研究者发出必要的忠告,以使我国的《易经》研究少走弯路,以使我国的《易经》研究尽快取得更大的突破,以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得到弘扬和光大。

忠告一、要严格区分《周易》、《易经》与《易传》。人们通常所说的《周易》实际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易经》,一是《易传》。《易经》是周文王在周朝时期创作的,包括卦爻辞和卦象两部分,总计五千字左右,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所以称为《易经》,“经”,是最能表现本行业精髓、最具代表性、最权威、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易经》是《易传》和《周易》的基础。《易传》是研究、解释《易经》的文章汇编,所谓“传zhuàn”,是传记、记载、文学作品 或解释经文的著作。不能将“传”等同于“经”,两者有着极其严格的概念区别和使用区别。《易传》是学习《易经》的参考,其作者并不是孔子而是孔子后学,但其中蕴含了孔子的思想。《易经》与《易传》合起来统称即为人们所说的《周易》,这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学习或研究时必须概念清楚,正确使用。

忠告二、不能用《易传》代替《易经》。现在,许多人鼓吹经传不分家的说法,将《易传》的地位极大地提高了,甚至被人们奉为《易经》的原文本,所有关于《易经》的解释几乎都以它为准了,所有关于《易经》的语句几乎都被它代替了,而真正精华的原文本《易经》几乎被它的浪头淹没了,形成了本末倒置的现象。这既是人类的失误,也是历史的失误,这个失误已经存在了很长的历史时期,已经误导了许许多多的人们。现在,这个失误必须纠正过来了,应该还历史的本来面目,还《易经》应有的历史地位了。

忠告三、不能认为现在的流传本《易经》是准确无误的。现在人们能够接触到的《易经》就是流传本《周易》的《易经》部分,人们将它奉为原文本,在没有经过论证的情况下就认为它是准确的、正确的,在此基础上就开始了各种研究。但实际情况是《易经》的原文本在流传过程中产生过多种版本,各种版本中的文字、章节、篇幅等都有所不同,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易经》就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这是距离《易经》原文本时间最近,在地下深埋上千年受外界影响最小,当然就是最具参考价值的版本。而我们现在可以读到的版本,在此之后又经过上千年的流传,既要考虑错抄、误辩等客观的原因,又要考虑人为修改、添加等行为,而这些因素完全可以确定是必然产生的,所以现在的流传本不是《易经》的原文本是可以确定的。有了这个结论,就不能再认为现在的流传本《易经》是准确无误的,就要承认其中存有错误或者误差,就要清醒地认识学习的基础,就要明白基础不牢靠会带来诸多问题,而事实上流传的《易经》版本本身确实存在许多问题。

忠告四、不要认为《易经》是万能的。有一些人甚至一些学者都认为《易经》悟透了宇宙、人间的所有奥秘与规律,无所不知、包罗万象。这样的论调完全是错误的,这既是对《易经》的不了解,也是对它的不尊重,还是对中华文化的亵渎,更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蔑视。

现代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三大领域和所属的34个门类,要说“无所不知、包罗万象”,就必须包括了上述的所有部分,最起码也要包括其中的绝大部分,而《易经》仅仅5000字就要包括这么多门类,还要阐释的清楚,凡是有点知识的人都会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这样的思维和定论首先是无知;其次是违背了社会文化的表达规律;然后是违背了事物运动的规律。虽然人们赋予《易经》近乎神的地位,但迄今为止,人们没有在其中总结出哪怕一条自然运动的规律,也没有总结出社会事物运动的规律,人们只能用《易传》中为数不多的零散语句来表示《易经》的高深,这完全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既掩盖了自己的愚昧又愚弄了广大受众。

忠告五、学习《易经》前必须明确目的。想接触《易经》首先必须明确目的是什么:是学习《易经》的哲理、掌握为人处世的方法;还是想学习其中的预测方法、从而掌握自己的命运;是想研究《易经》、解开这个千古谜团;还是只想一般的了解;是想学习《易经》还是只想学习《易传》;是整体学习《周易》、还是将《易传》代替《易经》来学习。这些问题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应该并不清楚,但却是应该搞清楚的,所以在这里赠以忠告。

如果只是想学习《易经》的思想方法、指导自己的生活或者实践,这时可以不考虑整体的卦序,只将《易传》关于卦义的解释看作是正确的,笼统的接受就可以了;如果想学习预测方法,这种想法应该尽早打消,一是奋斗为人的根本,不能投机取巧。二是难度极大,没有深厚的基础是不能实现的;如果想深入地研究《易经》,那首先不是研究《易经》的问题,而是自己要深造的问题,要先学习哲学、数学、规律、逻辑等等,有了这些基础才能谈到研究《易经》,否则就不要幻想;如果想先学习《易传》然后再学习《易经》,这是一条初学者通常走的道路,因为《易经》的文字晦涩难懂,字简意赅,一般人难懂其意,而《易传》的文字相对较多,也较易懂,这时选择先学习《易传》是可行的,虽然它不能给予完全正确的指引,但作为入门的参考是可以的,前提是必须扬弃;如果想先学习《易传》,还要选择是用《易传》替代《易经》来学习,还是学习了《易传》之后再学习《易经》。这后一种方法是正确的方法,但同时是艰难的方法。前一种方法是简便的方法,但同时是条末路,数千年来,人们用《易传》替代《易经》来学习,沿着这条路走来的结果,只是得到了少量的只言片语,其它什么都没有!无数的人在不断地重复这条路,除了没有任何进展只得到了一条经验,那就是:这条路是不通的!

最后需要选择的是,想全部搞懂《易经》还是一般的学习。说实在话,想全部搞懂《易经》是不可能的,普通人不要有这种想法,而一般的学习是可能的,掌握少量的方法、认识零散的哲理是可以做到的。

忠告六、研究《易经》前必须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和方法。首先明确这里说的是“研究”而不是学习,如果想研究《易经》,许多人犯了严重的错误,包括很多专家、学者和教授,他们在没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的情况下,拿起流传本就开始阅读和“研究”。阅读是可以的,而研究就办不到了,在没有自己理论基础的情况下,匆匆阅读只能被流传本裹挟或者局限,从而较易形成思维定式,影响今后思路的扩展。当然,在阅读了之后,还可以回过头来总结收获,提高认识,可一旦陷入《易传》有时偏颇有时执拗的狭小范畴,要想出来是很难的,如果这时再想建立自己的思维方法和道路,就不是独立的、来自自然事物运动的总结,而是被《易传》所影响、被动适应阅读内容的权宜之计,就不能从根本上对《易经》进行正确的研究,就不能从宏观上、从整体上认识《易经》,更不能从运动规律和发展趋势上揭示《易经》基础的和主体的深邃内涵,从而限制了研究者的眼界缩小了他们的格局。

七、想诠释《易经》必须在整体上着手。《易传》在没有任何论证的情况下

就假定流传本的《易经》是准确无误的,是标准的原文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后人也没有经过任何的论证,又认为《易传》是准确无误的,又把它认为是与《易经》相同层次的原文本,又在这个脆弱的基础上吸纳它的观点、引用它的语句,对《易经》进行了全面的解读。更为严重的是,几乎所有的解读都是具体的、细节的,甚至详细地一卦、一爻,逐字逐句地进行解释。这种解释方法使人偏重于局部而忽略了整体、注重于细节而忘却了大局,使人纠结于小事而抛弃了根本。事实证明,这种枉顾大局、只注重细节的研究就是盲人摸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方法,人们得到的永远是不完整的《易经》,而得到的结论在局部可能是正确的,但在融入整体之后,嵌入它的实际运动位置之中时,得到的结论可能就是不正确的了。

几千年的经历已经证明,用这种方法没有总结出《易经》整体的规律、大循环运动的法则、事物逻辑关系的次序等等,甚至连一个正确的卦序都没有得到。这么些年得到的只是为数不多的、一些零散不连贯的、类似箴言的语句,完全不成体系甚至不能称为理论和规律,这种结果不能宏观揭示事物存在的真谛,也不能高瞻远瞩地指导社会的运动和发展,这与《易经》崇高的社会地位完全不符,也与它深邃博大的内涵严重不符,时间与事实都充分证明上述方法是行不通的,从中人们得到的不是收获而是桎梏。要想真正解开《易经》之谜,必须从基本思想、基础理论、整体规律、整体逻辑、运动周期、整体循环、基本卦序、数学结构等等方面入手,这些内容都是研究《易经》的基础部分,没有这些基础,想研究《易经》是不可能的,就如建楼不打地基,拿起砖头就盖房子,其结果必然是坍塌。可叹的是,这种方法正在被几乎所有人使用,所以迄今为止,没有产生一部被社会公认的《易经》诠释作品。

八、“学易从《易传》开始”是个陷阱。“学易从《易传》开始”这句话看起来是对学习《易经》者的忠告,流传很广还受到追捧,可实际上却误人子弟、害人不浅。这句话有两个严重的错误,第一,学易不一定从《易传》开始,学习方法、学习道路有很多,不一定非要指定一条道路,况且前面已经论述不能将《易传》与《易经》同等看待,它们是不同级别的文献,而且《易传》并没有触及《易经》的本质和精髓,本身还存在许多谬误和错误,它并不是一条正确的完美道路,做出这样的指引实际上束缚了人们思维、禁锢了人们思想,使得对《易经》的研究不能全面、深入的展开。

第二,这样的指引向人们传递和强调了一个信息,即《易传》是完美无误的标准教材和经典。这又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前面已经论述《易传》没有触及《易经》的本质和精髓,没有揭示它的深刻内涵,在《易传》中看不到《易经》宏大的社会发展运动和人类活动的整体哲理和规律,它的眼光短浅思路狭隘,并且自身还存在谬误和错误,所以使阅读的人也进入误区,并且难以自拔。有人说:不读《易传》就不懂《易经》。因为有前面所述的原因,本人这里要说:笃信《易传》永远不能正确理解《易经》,打破传统观念才是建立正确解读《易经》的基础。如果学易已经从《易传》开始了,那么首先应该认定它只是一部论文集、不是圣人所作,更不是经典,对它的学习要有批判的态度,要有扬弃,这才是科学的态度、正确的态度。

九、不要笃信名师大家和其著作。古往今来,虽然研究、诠释《易经》的书籍汗牛充栋,但却没有一本书真正正确地解释了《易经》,迄今为止,也没有一个人真正理解了《易经》。古人的朱熹、陈传等等,今人的所有大师、教授等等,都没有从根本上理解《易经》,当然也就不能正确解读《易经》了,他们的解释只能用来参考,而不能作为定论或者论证的依据。

十、想全面科学地理解《易经》应该从《中华经典文化哲理阐析——易经内涵透辟诠释》开始。这本书揭示了卦象的数学基础,揭示了运动的逻辑基础,揭示了循环的周期基础,揭示了卦爻辞的理论基础。同时,它指出了流传本中存在的谬误和差错,应用数学、周期、哲学与逻辑的方法分别排列出了新的卦序,并且得到了一致的结果,证明新的卦序是正确的。长久以来,它是唯一一本同时应用数学、周期、哲学和逻辑诠释《易经》的书籍,也因此得到了《易经》的基本规律和其数学的表达形式。迄今为止,它是唯一一本同时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诠释《易经》的书籍,也因此得到了《易经》整体的运动、整体的循环、整体的理论和整体的规律。可以说,它是最接近《易经》原文本本义、最接近原文本内涵的书籍。因此学易从《中华经典文化哲理阐析——易经内涵透辟诠释》开始应该是正确的。当然,这本书并不十全十美,也还有需要进一步推敲和完善的地方,这还需要《易经》研究者们共同努力,为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做出贡献。

------

作者:于雁鸣,工作单位:原黑龙江省科委分析测试中心,任重要领导职务,后下海创办个体研究所,继而专心研究哲学与《易经》,著有《辩证唯物主义新论》哲学专著,45万字,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所著《中华经典文化哲理阐析——易经内涵透辟诠释》一书共74万字,分上下两册,是当今绝无仅有的用科学与哲学方法诠释的《易经》,其具体内容现在今日头条与天涯社区发布着连载。

------

版权声明:本书已经得到黑龙江省版权局的授权,欢迎引用或者转载,但注明出处为好。

------

彩图来自于网络,因为不知道出处也可能触及版权问题,这里先表示歉意,如作者有所发现请立即通知以便修改。

------

在今日头条上键入于雁鸣或者《易经新论》可以收看全部的连载。

本头条号连载的是:

30、 《易经新论》连载(30)新卦序第3卦明夷卦指示前进方法与道路

31、《易经新论》连载(31)新卦序第4卦 临卦昭示靠近稳定与顺利的最高峰

32、《易经新论》连载(32)新卦序第5卦 泰卦是与乾卦相反运动的最高峰

33、《易经新论》连载(33) 《易经》创建了辉煌的数学体系

34、《易经新论》连载(34) 卦象是不同事物的运动与组合

35、《易经新论》连载(35) 纠正对“覆卦”“错卦”的错误认识

36、《易经新论》连载(36) 取代“错卦”的卦象关系

37、《易经新论》连载(37) 取代“覆卦”的卦象关系

38、《易经新论》连载(38) 用新卦序快速确定卦义的方法

39、《易经新论》连载(39) 新卦序第6卦升卦标志全部激烈运动的开始

40、《易经新论》连载(40) 新卦序第7卦师卦开始向胜利进军

41、《易经新论》连载(41) 新卦序第8卦谦卦反躬自省增强实力

42、《易经新论》连载(42) 纠正对卦象的错误认识

43、《易经新论》连载(43) 揭开《易经》千古之谜的核心规律

44、《易经新论》连载(44) 揭开先天八卦图的奥秘

45、《易经新论》连载(45) 对先天八卦“日用而不知的”的悲哀

46、《易经新论》连载(46) 只有一个人知道的卦象称谓的不同由来与区别

47、《易经新论》连载(47) 新卦序第九卦 豫卦警示要安乐有度

48、《易经新论》连载(48) 新卦序第十卦 震卦开始发展运动

49、《易经新论》连载(49) 新卦序新诠释 丰卦要扩展实力准备斗争

50、《易经新论》连载(50) 最新理论是最老文化(易经)的哲学基础

51、《易经新论》连载(51) 四个字构建起《易经》的逻辑基础

52、《易经新论》连载(52)世界最早的辩证法建立《易经》的思想方法基础

53、《易经新论》连载(53) 批判长久以来阴阳概念的错误

54、《易经新论》连载(54) 纠正《易经》阴阳定义的传统错误

55、《易经新论》连载(55) 立体世界中卦象的阴阳属性

56、《易经新论》连载(56) 晋卦阐释前进的方法

57、《易经新论》连载(57) 噬嗑卦论述刑罚的应用

58、《易经新论》连载(58) 离卦列举了分离的种类与情感

59、《易经新论》连载(59) 众多理论支撑《易经》的创建与应用

60、《易经新论》连载(60) 20多位教授支持于雁鸣

61、《易经新论》连载(61) 黑龙江大学副校长支持于雁鸣

62、《易经新论》连载(62) 黑龙江省政府参事扬育光支持于雁鸣

63、《易经新论》连载(63) 《易经》中必须认识的三种顺序

64、《易经新论》连载(64) 《易经》中三种顺序的统一

65、《易经新论》连载(65) 睽卦揭示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

66、《易经新论》连载(66) 大有卦诠释“有”的底线和准则

67、《易经新论》连载(67) 鼎卦阐释新旧政权的转换与扬弃

68、《易经新论》连载(68) 本书消除了《易经》几乎所有的谜团

69、《易经新论》连载(69) 双周期构成太极图

70、《易经新论》连载(70) 双规律构成太极图

71、《易经新论》连载(71) 全部运动构成太极图

72、《易经新论》连载(72) 太极图的阴阳属性

73、《易经新论》连载(73) 太极图阴阳的变化

74、《易经新论》连载(74) 未济卦阐释不完整的运动凶险

75、《易经新论》连载(75) 旅卦论述发挥一技之长可以改变命运

76、《易经新论》连载(76) 太极图来自立体本原

77、《易经新论》连载(77) 太极图的三维图形

78、《易经新论》连载(78) 太极图的动态形式

79、《易经新论》连载(79) 太极图阴阳的平衡

80、《易经新论》连载(80) 太极图与人类

81、《易经新论》连载(81) 太极图与生态

82、《易经新论》连载(82) 太极图诠释了现代哲学思想

83、《易经新论》连载(83) 萃卦阐释汇聚的方法与哲理

84、《易经新论》连载(84) 随卦揭示追随领袖的原则与底线

85、《易经新论》连载(85) 革卦诠释革新的必然与突变

86、《易经新论》连载(86) 太极图与自然

87、《易经新论》连载(87) 太极图阴阳的动态形式

88、《易经新论》连载(88) 太极图平面的动态形式

89、《易经新论》连载(89) 太极图立体的动态形式

90、《易经新论》连载(90) 太极图深入地诠释了哲学思想

91、《易经新论》连载(91) 兑卦诠释对立的方法与哲学

92、《易经新论》连载(92) 夬卦阐释斗争既要决绝又要有所准备

93、《易经新论》连载(93) 大过卦揭示大灾难必然过去新发展必然到来的

94、《易经新论》连载(94) 《易经新论》学术会议论文系列之一事物运动周期

95、《易经新论》连载(95 学术会议论文系列之二《易经》内涵在周期中的体现

96、《易经新论》连载(96) 学术会议论文系列之三太极图的构成与含义

97、《易经新论》连载(97) 学术会议论文系列之四《易经》内涵新诠释

98、《易经新论》连载(98) 《易经新论》学术会议论文系列之五《易经》新 卦 序

99、《易经新论》连载(99) 困卦阐释在困境中应采用的心态与方法

100、《易经新论》连载(100)咸卦揭示协调一致的重要性

101、《易经新论》连载(101) 《易经新论》学术会议论文系列之六《易经》与 自 然

102、《易经新论》连载(102) 《易经新论》与其它书籍写作方式的十大不同

103、《易经新论》连载(103) 《易经新论》与其它书籍写作内容的十大不同

104、《易经新论》连载(104) 何谓“太极”

105、《易经新论》连载(105) 八卦的起源与新诠释

106、《易经新论》连载(106) 卦象表示的自然意义

107、《易经新论》连载(107) 否卦

108、《易经新论》连载(108) 无妄卦

109、《易经新论》连载(109) 同人卦

110、《易经新论》连载(110) 易经新论另辟蹊径的道路

111、《易经新论》连载(111)重卦的起源

112、《易经新论》连载(112) 卦象结构的整体否卦与整体泰卦

113、《易经新论》连载(113)重卦表示自然意义的组合

114、《易经新论》连载(114) 阴阳的起源与实质

115、《易经新论》连载(115) 履卦警示前进的注意事项

116、《易经新论》连载(11) 姤卦论述美好与结果之间的辩证关系

117、《易经新论》连载(117) 《易经新论》的新研判

118、《易经新论》连载(118) 阴阳的转换与平衡

119、《易经新论》连载(119) 讼卦表示诉讼可以改变命运

120、《易经新论》连载(120) 遁卦指明隐退的最好时机

121、《易经新论》连载(121) 八宫第六宫的意义与动态

122、《易经新论》连载(122) 八宫第七宫坎宫的意义与动态

123、《易经新论》连载(123) 八宫最后一宫艮宫的意义与动态

124、《易经新论》连载(124) 天时在周期中的体现

125、《易经新论》连载(125) 方位在周期中的体现

126、《易经新论》连载(126) 观卦告诫人们在观察总结后再行动

127、《易经新论》连载(127) 对于收益必须有正确的态度

128、《易经新论》连载(128) 家人卦讲述治家与治国紧密相连

129、《易经新论》连载(129) 五行在周期中的体现

130、《易经新论》连载(130) “九五之尊”或“九五至尊” 的新诠释

131、《易经新论》连载(131) 《易经》文本的认定

132、《易经新论》连载(132) 《易经》的发展过程

133、《易经新论》连载(133) 《易经》中存在的谜团

134、《易经新论》连载(134) 中孚卦指明正位与诚信可以巩固关系和位置

135、《易经新论》连载(135) 小畜卦是说高尚的道德可使社会和谐

136、《易经新论》连载(136) 巽卦揭示按规律运动圆满吉利

137、《易经新论》连载(137) 阴阳概念的重要性

138、《易经新论》连载(138)卦象体现时空的多层内涵

139、《易经新论》连载(139) 卦象体现多时空的多层内涵

140、《易经新论》连载(140) 阴阳的哲学新诠释

141、《易经新论》连载(141) 世界最早的哲学在中国

142、《易经新论》连载(142) 涣卦阐释完成任务之后的遣散与方法

143、《易经新论》连载(143) 渐卦描绘新生活的开端

144、《易经新论》连载(144) 纠正对坤卦“直方大 ”的混乱认识

145、《易经新论》连载(145) 简单卦象的深奥内涵

146、《易经新论》连载(146)爻辞“月几望”的正确诠释

147、《易经新论》连载(147) 快速绘制64卦卦象的方法

148、《易经新论》连载(148) “先甲三日 、 后甲三日 ”等的周期诠释

149、《易经新论》连载(149) 比卦卦义新诠释

150、《易经新论》连载(150) 屯卦卦义新诠释

151、《易经新论》连载(151) 即济卦卦义新诠释

152、《易经新论》连载(152)《易经》的新四象

153、《易经新论》连载(153) 世界最早的哲学在中国

154、《易经新论》连载(154) 位置理论是《易经》的哲学基础

155、《易经新论》连载(155) 节卦卦义新诠释

156、《易经新论》连载(156) 需卦卦义新诠释

157、《易经新论》连载(157) 辩证唯物主义与《易经》

158、《易经新论》连载(158)不是中国没有哲学而是人们没有看懂中国的哲学

159、《易经新论》连载(159)《易经》难懂的原因

160、《易经新论》连载(160)《易经》中标志性的四卦

161、《易经新论》连载(161)《易经》中最难理解的离兑两卦新诠释

162、《易经新论》连载(162)《易经》的阴仪八宫

163、《易经新论》连载(163)《易经》的阴阳两套新卦序

164、《易经新论》连载(164)《易经》的阴仪坤宫

165、《易经新论》连载(165)古人用周期与循环作为《易经》的基础

166、《易经新论》连载(166)“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的不合理性

167、《易经新论》连载(167)太极文化是圆文化

168、《易经新论》连载(168)太极图包含太极、两仪、四象等结构

169、《易经新论》连载(169)太极图与人类消亡

170、《易经新论》连载(170)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正面理解

171、《易经新论》连载(171)天地否与地天泰的由来

172、《易经新论》连载(172)阴仪离宫(丽宫)的意义

173、《易经新论》连载(173)阴仪兑宫(悦宫)的意义

174、《易经新论》连载(174《易经》是科学不是迷信

175、《易经新论》连载(175《易经》是哲学不是迷信

176、《易经新论》连载(176孔子没有悟透《易经》

177、《易经新论》连载(177)你知“道”吗?

178、《易经新论》连载(178)生命在于平衡

179、《易经新论》连载(179)井卦(新卦名:重振家园)卦义新诠释

180、《易经新论》连载(180)坎卦(新卦名:越坎策略)卦义新诠释

181、《易经新论》连载(181)蹇卦(新卦名:新态维艰)卦义新诠释

182、《易经新论》连载(182学习《易经》必须清楚的基本概念

183、《易经新论》连载(183 摒弃《易经》中的糟粕

184、《易经新论》连载(184解易乱象从《易传》开始

185、《易经新论》连载(185《易经》预测原理

186、《易经新论》连载(186)《易经》预测的步骤

187、《易经新论》连载(187)河图洛书不是中华文明的起源

188、《易经新论》连载(188)善易者不卜的真正含义

189、《易经新论》连载(189新卦序与帛易卦序对比

190、《易经新论》连载(190为什么是六爻?

191、《易经新论》连载(191)太极图指导生活与运动

192、《易经新论》连载(192)新卦序卦名的连接与逻辑 坤宫

193、《易经新论》连载(193)二进制计数法是中国古代先贤创造的伟大发明

194、《易经新论》连载(194)给主持人撒贝宁的一封信

195、《易经新论》连载(195驳撒贝宁的二进制起源说 之二 撒贝宁你错了

196、《易经新论》连载(196驳撒贝宁的二进制起源说 之三 撒贝宁不该崇洋贬祖

197、《易经新论》连载(197驳撒贝宁的二进制起源说 之四

撒贝宁应该在全国消除不良影响

198、《易经新论》连载(198驳撒贝宁的二进制起源说 之五

二进制起源的争论可以结束了

199、《易经新论》连载(199纠正撒贝宁对话孔子之误

——驳撒贝宁的二进制起源说之六

200、《易经新论》连载(200)“二进制由中国先贤发明”签名活动

201、《易经新论》连载(201)新卦序卦名的连接与逻辑 二 震 宫

202、《易经新论》连载(202)新卦序卦名的连接与逻辑 三 离 宫

203、《易经新论》连载(203)新卦序卦名的连接与逻辑 四

204、《易经新论》连载(204)《易经》是文化自信的基础

205、《易经新论》连载(205)为什么现代阅读方式难以读懂《易经》

206、《易经新论》连载(206)河图洛书与《易经》没有任何关系

207、《易经新论》连载(207)新卦序卦名的连接与逻辑 乾 宫

208、《易经新论》连载(208)新卦序卦名的连接与逻辑 巽 宫

209、《易经新论》连载(209)驳《易经》万能论

210、《易经新论》连载(210)《易传》不是孔子写的

211、《易经新论》连载(211)《易传》的功与过

212、《易经新论》连载(212)新卦序卦名的连接与逻辑

213、《易经新论》连载(213)新卦序卦名的连接与逻辑

本集是:

214、《易经新论》连载(214)给《易经》研究者的十点忠告

——不打破传统观念不能悟懂《易经》

下一集是:

215、《易经新论》连载(215) 关于是否发表

《中华经典文化哲理阐析——易经内涵透辟诠释》的纠结

上一篇: 乾宫乾、姤、讼、遁四卦故事与哲理 《易经新论》连载(227)
下一篇: 坤宫复、明夷、临、泰四卦故事和哲理 《易经新论》连载(21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