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周易风水易经郭璞葬经杂篇四势方位之四(四库全书葬书)

147小编 61 2025-07-03

杂篇

夫势与形顺者吉,势与形逆者凶,势吉形凶,百[缺]一,势凶形吉,祸不旋日。

形势二者,皆以止伏为顺,飞走摆窜为逆。顺则吉,逆则凶。势吉形凶,尤可希一日之福;若势凶形吉,则祸不待终日。极言应之速也。

经曰:地有四势,气从八方。寅申巳亥,四势也;震离坎兑乾坤艮巽,八方也。

若但言地有四势,只有朱雀、玄武、青龙、白虎而已;气从八方,只有四正、四隅而已。两句下证之以寅申巳亥震离坎兑乾坤艮巽之说,则当以方位解之。四势为四长生,如火生寅、水生申、金木生于巳亥是也,八方为八卦,东方震艮、南巽离、西方坤兑,北乾坎是也。又有所谓六秀六贵,分金三十吉龙并十六贵龙等说,皆原于此,是星卦之所由兴也。

是故四势之山,生八方之龙,四势行龙,八方施生,一得其宅,吉庆荣贵。

四势者,陈石壁所谓五行生气之地;八方,八卦方也。八龙不能自生,要得寅申巳亥五行之生气而后能施生也。其大意言八方之龙要从长生位上得来则吉,假如震龙属木,长生于亥,要必自亥位发始,即为生气之地,或从亥上经过亦是,余可类推。但此之生气与内外篇之言生气不同。

---但凡山的气势与地形的形态相互顺应的就是吉利的,气势与地形态相互违背的就是凶险的。如果气势吉利,但地形形态凶险,还能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吉利;要是气势凶险而地形形态吉利,那么灾祸在一天之内就会降临。

所谓的气势和地形这两个方面,都以气的静止、低伏看作是顺应的,飞扬、奔走、摆动、窜动看作是违背的。顺应就吉利,违背就凶险。如果气势吉利而地形凶险,还可以指望有某天的好运;但要是气势凶险而地形吉利,那么灾祸马上就会到来,这是说应验得速度非常快。

经书上说:地形有四种形势,生气从八个方向而来。寅、申、巳、亥,就是所说的四势;震、离、坎、兑、乾、坤、艮、巽,就是八卦的八个方位。

如果仅仅说地形有四势,那(一般认为)就只有朱雀、玄武、青龙、白虎罢了;说生气从八方而来,也只是指四正(东、南、西、北)和四隅(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罢了。这两句话下面用寅、申、巳、亥和震、离、坎、兑、乾、坤、艮、巽的说法来证明,那么就应当从方位的角度来解释。所谓四势就是指四个长生方位,比如火生寅、水生申、金木生巳亥,就是这样。所谓八方就是指八卦所代表的方位,东方是震艮、南方是巽和离、西方是坤和兑、北方是乾和坎(这里指的是文王后天八卦方位),就是这样。另外还有所谓的六秀、六贵的说法,有分金三十吉龙和十六贵龙等说法,都起源于八卦方位,是天上星象方位和八卦所由兴起的原因。

因此,具有四势的山脉,能够孕育出八个方位的龙脉,四势方位上的龙脉运行,向八方施发生气,一旦(找到合适的地方)让(龙脉的生气)有了安住的地方(即找到合适的穴位),就会带来吉祥、喜庆、荣耀和富贵。

所谓四势,就是陈石壁所说的五行生气之地。八方就是八卦所代表的方位。八方的龙脉不能自己产生,需要得到寅、申、巳、亥五行之气后才能够孕育形成。大概的意思是说,八方的龙脉要是从长生位上衍生而来就是吉利的。比如东方震龙属于木,木在亥位长生,那么(这条龙脉)一定要从亥位开始生发,这就是生气产生的地方,或者(龙脉)从亥位经过也是可以的,其余的(龙脉和长生位的关系)可以按照这个方法类推。但是这里所说的生气和本书内外篇所提到的生气是有所不同的。

六秀六贵是风水中的重要概念,跟风水布局中的方位有很大关系。其中六秀指艮山(东北)、丙山(正南偏东)、巽山(东南)、辛山(正西偏北)、兑卦酉山(正西)、丁山(正南偏西),这六个方位如有来龙则被认为能人丁兴旺,发贵出将;六贵没有查到,可能是指八贵,即艮、丙、酉、巽、辛、丁、巳、亥八个方位,主财运旺盛,人丁富贵。

分金三十吉龙、十六贵龙

三合罗盘常用的分金方法有以下几种:1、一百二十龙分金;2、内外分金;3、七十二龙(穿山)分金;4、六十透地分金。里面细节太多,这里不详述,三十吉龙、十六贵龙是其中吉利的方位。

土圭测其方位,玉尺度其远迩。

土圭所以辨方正位,其制见于《周礼》;玉尺所以度量远迩,其数生于黄钟。今台司度日影以定候,多用此制也。

夫葬乾者,势欲起伏而长,形欲阔厚而方;葬坤者,势欲连辰而不倾,形欲广厚而长平;葬艮者,势欲委蛇而顺,形欲高峙而峻;葬巽者,势欲峻而秀,形欲锐而雄;葬震者,势欲缓而起,形欲耸而峨;葬离者,势欲驰而穷,形欲起而崇;葬兑者,势欲天来而坡垂,形欲方广而平夷;葬坎者,势欲曲折而长,形欲秀直而昂。此言八卦之山,必欲合如是之形势,然后为吉。夫天下山川行度,千变万化,岂有一定之理哉?何者不欲起伏而长,阔厚而方,宁独乾之一山如是哉?此

只言其大概耳。是以形势为上,而方位次之。必欲如此,又何异于刻舟求剑者乎![缺]存之以俟参考。

---用土圭来测量风水的方位,用玉尺来度量远近。

土圭之所以可用来辨别方位具,它的规制在《周礼》中有记载;玉尺之所以可用来度量远近,它的刻度标准起源于黄钟律(古代的一种音律标准,这里引申为度量的基准)。如今,钦天监(古代掌管天文历法的机构,即文中“台司”)通过测量太阳的影子来确定节气时令,大多采用的就是这种规制。

如果是葬在乾位,山脉的气势应该起伏连绵而且悠长,地形应该宽阔厚实而且方正;如果是葬在坤位,山脉的气势应该连贯不断而且不倾斜,地形应该宽广厚实而且平坦;如果是葬在艮位,山脉的气势应该蜿蜒曲折而且顺畅,地形应该高高耸立而且独立险峻;如果是葬在巽位,山脉的气势应该高峻而且秀丽,地形应该尖锐而且雄伟;如果是葬在震位,山脉的气势应该缓缓升起,地形应该高耸而且巍峨;如果是葬在离位,山脉的气势应该奔放延伸直到尽头,地形应该隆起而且高崇;如果是葬在兑位,山脉的气势应该如同从天际而来而且有斜坡下垂,地形应该方正宽广而且平坦;如果是葬在坎位,山脉的气势应该曲折而且悠长,地形应该秀丽笔直而且高昂。

这里说的是八卦方位的山川形势,一定要符合这样的气势和形态,然后才被认为是吉利的。然而,天下的山川走势千变万化,哪里会有固定不变的道理呢?哪一座山不希望(自己的气势)起伏连绵而且悠长,(形态)宽阔厚实而且方正呢,难道只有乾位的山才是这样吗?这里所说的只是一个大概的情况罢了。所以说,(在风水堪舆中)山脉的气势和地形是最为重要的,而方位的则次之。如果一定要有个固定模式,那和刻舟求剑又有什么区别呢?(此处缺失部分内容)这里所说的,暂留待参考。

---黄钟律是中国古代音乐的标准音高,原义只是黄钟音的律管。中国古代历代定律,一般都是首先确定黄钟律的音高,并依次为标准推算出其他各律律数,因此黄钟律实际上称为历代标准音高。

钦天监是明清两代国家天文机构的名称。一般官阶在四品至六品之间,古代一直有观察天象,推算节气,指定历法的机构,名称也各不同,直至明后期才改名为钦天监。

土圭是古代量度日影长度的仪器,长十五寸,标有刻度,平置于地,可根据立杆之影测量日影的长短、方位以确定季节的变化。

上一篇: 国外珍藏地理风水秘本
下一篇: 古往今来几部名著,教我们认识《易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