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座位禁忌:避开这两点,事业顺风又顺水!
99 2025-07-02
高岭太监岭与太监墓的未解之谜
◎ 寻石 等(组稿)
一、太监岭古墓考察记
文/ 韦俊全(1)韦俊列(2)韦海日(3)
此古墓位于今都安县高岭镇德康村百康屯太监岭上。据上世纪50、60年代还在世的当地老人说,此古墓如小山丘之大,碑比人高,闻名遐迩。此外,关于此墓还有种种传奇。
上世纪70年代初“学大寨”时,村人挖此坟土用于填洼造地,大墓变成小土堆,并将巨碑移作水渠之桥。时至90年代,村人又将巨碑复立原位,但坟土难以复收,大墓难以复原。
出于对本土文化的尊重,2017年秋,我等三人到百康屯太监岭,对古墓进行实地考察,见了古墓古碑,碑文清晰可认。碑文所志,此墓跟韦氏祖先有关。
2019年夏,出于对韦氏文化的研究,我等三人又到百康屯,对古墓再次考察,并进行实地勘测和拍照(4)。此墓直径约1.5米,碑高2.13米,碑宽1.15米(不含碑座)。我们仔细认读碑文,并当场笔录。碑文共172字,除个别字模糊不清外,其余均可辨认。所抄录的碑文如下:
横披:地杰钟灵
上联:万里来龙集福地
下联:千山驷马拱隹城
中间大字一列:
三世祖例授大夫号仙图公韦老府君墓
正文:
吾祖乃天公之孙,玉龙公之子也。洵公生平,义敦梓里,气蔼芝兰。前庭二子,长景泰公,钦赐少保衔。次景宁公,自进士出身,钦加四品衔。公积德有年,创作尽善,世世子孙,瓜瓞绵延。斯卜葬于百康村太监岭,坐庚山甲向,兼酉卯分金。耳孙等,念公之德,万莫酬一,谨勒碑石,以垂后裔不朽,云耳。
众耳孙恭拜
光绪二十六年(6)岁次庚子闰八月二十五寅时鼎建。
2019年7月15日
2021年2月21日寻石校核
附注:
(1)、韦俊全,原都安县高岭镇江城村支书。
(2)、韦俊列,原都安县高岭镇江城村小学教师。
(3)、韦海日,原都安县高岭镇江城村小学教师。
(4)、所拍照片共8张,另附。见图0、图01至图6。
(5)、酹字应是酬字的异体字。
(6)、光绪二十六年,即1900年,迄今119年。
二、太监岭记
文/ 寻石
都安县高岭镇德康村(古名北康)百凳屯西南之太监岭,昔有一古墓,其巨如小山,其碑高二米一三,宽一米一五。碑上有文,明明晃晃,凡一百七十字。碑文言,此乃玉龙公之子仙图公之墓也 。此碑乃光绪二十六年,仙图公之众耳孙所立也。其谓耳孙,乃天贡公之十一代孙,亦即天贡世系十二世祖也。
百凳屯一带,世居韦氏,人口众多,皆言始祖乃天贡公。高岭一带,世居壮族,皆操壮语。有关太监岭之传说,世代不绝,妇孺皆知。
传说明末清初,有一老一少之父子乞丐,觅食游至北康村,老者落果树身死,其子寻席裹尸,埋于岭上,然后续游他方,不知所终。乞丐之坟,却生异像,有白蚊衔泥补坟,坟日增大,久而成山。
数十年后,忽有远者访至北康,言其乃是京中太监,备言前事,欲寻其父之骨骸。村人唯恐京官势大,见墓巨而圈为陵,反使村民失却家园,遂诳公公言:大人必是走错地方,所言故事,此地从无所闻。公公只得离去,另访他方。京人不懂壮语,乡人不解京腔,查访无果,无奈作罢。
因事奇异,传之日广,乡人尽知之,故皆称葬丐之坡为“太监岭”,丐墓为“太监坟”,两名沿用至今焉。
村老只怕京官复来,召众商议,将蚁造大墓认作玉龙公之子坟,且拟制其碑。因坟超硕,故造巨碑以适之。立碑之日,乃光绪二十六年,岁次庚子,闰八月二十五日是也。且落仙图公众耳孙之款,以为增其真相哉。
此民间传说故事也,疑窦重重,有待考究,岂可尽信焉。
时至一九六九年,文革高潮,破除四旧,又学大寨,村人挖此坟土,去造田地,大墓遂小焉;又拔大碑移作小渠之桥,幸其碑文未损,今犹可读焉。嗟呼!若是老祖真墓,岂可如此造孽乎!
时至上世纪90年代,村人自知昔行欠妥,于心不安,遂将大碑复立原处,再为旧坟培土,然其规模只是十之一二,旧貌不存哉。
寻石之撰此文,为抛砖引玉也。
庚子腊月廿四日(2021年2月5日)
三、太监墓十六疑
文/ 寻石
1、为什么叫太监墓?就算乞丐之子后来当了太监,然而其父不是太监,也不应叫太监墓的。
2、为什么叫太监岭?墓不是太监的,岭也不是太监的,凭何而名?
3、是岭因墓而得名还是墓因岭而得名?
4、若说清光绪时,村人因怕京官圈地而将乞丐墓假称玉龙子墓,那末玉龙之子其墓又在哪里?
5、玉龙之子所谓"例授大夫"名号以及其两子的朝廷命官封号,若是凭空捏造,地方官员不管吗?不怕有人报官问个欺君之罪吗?不怕杀头吗?此碑是光绪年代所立,没有皇法吗?"例授"是皇权授予的意思,谁敢乱用此词?
6、碑文是村人自拟还是本有出处只是抄袭而来?若是抄袭那末原底出自何处?
7、从碑文文学功底看,从所拟对联看,可谓高深,非一般人能撰,那末撰者谁也?
8、在旧时代无机械加工设备的情况下,制如此巨碑,工程及难度可谓大矣,不是几家几户就能做得的,必是官家所为,那末官家者谁?
9、碑文中之景泰、景宁兄弟皆为国家官员,有方志记载或有文献佐证吗?“仙图公”之号是凭空而拟的吗?
10、即使此碑张冠李戴,为何偏选玉龙之子仙图公为墓名,难道不怕玉龙公的后裔子孙知道了引发官司吗?随便盗用人家祖先之名号做假墓这可能吗?谁有此种豹子胆?
11、北康村人文革中敢于破坏如此大墓,说明此墓肯定不是他们的祖先,如此巨墓巨碑,为何近百年来不引起玉龙后裔的关注?
12、若还单纯为防京官圈地之患,把乞丐墓平掉灭迹最易,为何偏要耗资耗时费力费心冒风险去苦造假碑呢?
13、据说如今北康村人不是玉龙公的后裔,那未光绪时代村人何不将乞丐墓冒充为自己的祖墓,而冒充为别人的祖墓呢?
14、壮语的“NdoiDaihGyap”(汉译的太监岭)和“MohDaihGyap”(汉译的太监墓)中的“DaihGyap” (汉译的太监)是否真的是太监的意思?壮语的“DaihGyap”本有“大块”之意思,是不是因为那块墓碑特别大,所以那墓的壮语叫“MohDaihGyap”,意思是大块碑的墓。是否有这种可能呢?
15、如果说该墓穴风水好得不得了,能出京官,那么当地人为什么能容允一个来历不明的乞丐占了自家的风水宝地,而自己不用呢?一百多年过去了,为什么不把那个乞丐墓平掉,而让它占据那么大的地皮呢?
16、是不是光绪时村人都是玉龙的后裔,而又认为那个墓穴是上等风水宝地,今后能出帝王。为隐瞒计,所以编出无名乞丐的故事来,并嘱子孙不准说他们是玉龙公后裔,其实那墓真的是玉龙之子之墓。这样的猜测有可能性吗?
2021年2月23日
四、补记
文/ 寻石
从碑文中的“斯卜葬于百康村太监岭”一句,可以看出,先有太监岭,后有此“仙图公”墓,而此墓必非乞丐原坟。是太监岭之得名在先,而后葬“仙图公,后人之所以称此墓为“太监墓”,原意并非墓中亡者是太监或乞丐,而是“太监岭上之墓”的简称,时间长了,后世人不明而误解,遂相继讹传也。
2022年3月18日
【作者简介】韦绍波,笔名寻石、霞中子,壮族,中共党员,副教授,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相思湖作家群成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1954年生于广西都安县高岭乡江城村吞团队。1978年至2002年在广西民族大学物理系任教。先后到过苏州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进修。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任广西民族大学设备处督导员。2014年起退休。2007年至2011年,出版“韦绍波文学作品集”系列著作——《故乡的鸟声》、《古村月影》、《爱的痕迹》、《高岭情长》以及长篇小说《端屯三十梦》、《风雨童年上.下》、《三世人生》、《晋游记》等八部文学著作,合计近250万字。
图文编辑:阿素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