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定海神针汉阳龟蛇两山 竟是崛起功臣 带你看懂武汉千年风水

147小编 52 2025-07-21

原创作者:杜相环知鱼斋

本篇文章为杜相环原创,谢绝任何媒体或个人转载,感谢各位粉丝的点赞、支持和打赏。

列位看官,今儿咱把桌子这么一拍,茶水一斟,且听我细细道来江城武汉那桩奇闻轶事!

要说武汉三镇的风光,最绕不开的便是龟山、蛇山这两座“镇城之宝”。

您别看它们海拔不高,龟山90.02米,蛇山85.12米,搁在昆仑、喜马拉雅脚下,那就是俩小土堆。可老话说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两山靠着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诗篇加持,愣是成了扬名四海的“大明星”,连带着武汉的名气也跟着水涨船高!

咱先唠唠这两座山的“老底儿”。它们可是武汉最早的“老住户”,打远古时期就在这儿扎了根,历经沧海桑田,见证了无数朝代更迭、战火纷飞。要讲武汉的掌故,不先从它们说起,那可就失了大半趣味!

先说汉阳的龟山,东起长江边,西临月湖,全长1730米,模样就像只趴着的大乌龟。它最老的名字叫翼际山,可老武汉人更爱叫它大别山。三国那会儿,东吴的江夏太守陆奂,带着兵在这儿安营扎寨,还修了座鲁山城,从那以后,龟山又多了个“鲁山”的名号。

有人说,这是因为鲁肃曾在山上屯兵;也有人说,是陆奂的“陆”和“鲁”字音相近,传着传着就成了鲁山。您瞧,光这名字的来历就够咱琢磨半天啦!

再看武昌的蛇山,西起长江,东到大东门,足有3500米长。当年修武汉长江大桥,西边1000多米的山头被夷平,改成了引桥。蛇山以前叫黄鹄山,山下是黄鹄岸,江边的水湾叫黄鹄湾。

唐朝时候,这儿山林葱郁、溪水潺潺,风景那叫一个秀美,李白路过都忍不住写诗赞叹:“东望黄鹄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宋朝时,因为鄂州的治城建在山上,它又被叫做石城山,还有个名字叫金华山。

这蛇山啊,不同地段还有黄鹄山、殷家山、黄龙山等七八个名号,中部的高观山,元朝叫高冠山,明朝又改成长春山,您说复杂不复杂!不过要说这龟山、蛇山的名号,出现得可就晚多了。

明末清初那会儿,老百姓瞅着两山的模样,一座像大鳌浮在水上,一座蜿蜒盘旋如巨蛇,一东一西雄踞长江两岸,活脱脱像两只神兽守着江城,便给它们起了龟山、蛇山这俩接地气的俗名。慢慢地,俗名越叫越响,本名反倒没多少人提起了。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老辈人代代相传的神秘传说。相传上古时期,大禹治水来到长江流域,带着两员得力大将,专门整治水患。可江里的水怪实在厉害,兴风作浪、翻江倒海,沿岸百姓的房屋被冲垮,庄稼被淹没,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大禹的两员大将心急如焚,为了彻底制服水怪,他俩一合计,咬咬牙使出浑身解数,化作龟、蛇两山,往长江两岸这么一趴,死死地把水怪镇压在山下。

从此,长江水患少了,百姓们终于能过上安稳日子。后人为了纪念大禹的功绩,在龟山头临江的禹功矶上,盖起了禹王庙,也就是现在的禹稷行宫,香火一直延续到今儿个。

您可别把这只当故事听!实际上,龟、蛇两山对武汉的贡献那是实打实的。它们像两扇天然闸门,束住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限制了江中的沙洲肆意扩张,给武汉留下了一处常年不淤的深水港。当年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正是瞅准了这两山“龟蛇锁大江”的地势,才能一桥飞架南北。这两座山对武汉交通的重要性,可比单纯的观光价值大得多,只是很多来游玩的人,都没察觉到罢了!

这真是:

龟蛇并立镇大江,

岁月悠悠话沧桑。

大禹神兵留佳话,

化作青山护楚乡。

桥跨天堑通南北,

港泊千帆映日光。

若问江城奇景处,

两山故事永流芳!

喜欢我的故事请点赞关注,我会继续努力,给大家奉献更多的好作品。

上一篇: 十二建星的风水择日有哪些?
下一篇: 广东男子扫墓遇大腿粗蟒蛇!祖坟生蛇是“吉兆”?蛇真的有灵性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