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通今】小编带你逛医院④

147小编 96 2025-07-21

白求恩雕像

——承载着记忆的雕塑,将我们带入感性和理性的三维纵深空间,于是便开始一段跨时空对话。

4 .白求恩雕像 李京育.m4a5:55
来自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倾情献声者:李京育 骨科实验室

坐落于医院北门花坛中央的白求恩半身胸像,是由汉白玉雕刻而成。凹型的楼宇将花坛环抱,春夏之交,楼宇上的爬山虎如一堵别致的绿幕、生机勃勃;秋季爬山虎“二度梅开”,用意念绽放出红色的生命。仿佛是鲜活生命对静默生命的致敬,也似生命与热血的诠释!

每当微雨后,在透着青草香的空气中,塑像就会被刷洗的一尘不染,白求恩鲜明的棱角、坚毅的面容充满活力。

而每每在光线的擦拭下,他又像镀上了一层银光。恍惚中,眼前会浮现出枣红马、深邃的布满血丝的蓝眼睛,于是一位身躯高大的加拿大胸外科医生伫立在你的面前。你便置身于战火纷飞的战场,耳边响起集结的号角,一幅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在战地穿梭、驰骋,忘我救治伤员的画面便跃然眼前。

他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对工作极端负责的态度和对中国人民无比的热忱,激励每一名医护人员用无限的爱心和责任心去温暖患者。全国解放后,医院在此处建立了白求恩雕像,让医护人员继承白求恩精神砥砺前行。

如果你细心的环顾塑像,会发现底座上的修建年份:昭和三年(1928年),定会心存疑问。别急,追溯这个故事还是发在1927年的秋天。1927年第五任院长尾见熏病故。尾见熏是医学博士,虽然是日本人,抛开政治观点,他将毕生精力投入到医学研究中,为医院后来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他在职期间曾立下誓言,要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医学事业,同时去世前要求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院。

尾见熏病故后,相生由太郎、杉野市长等多位名绅,发起为尾见熏建设胸像的募捐活动,并成立委员会。1927年秋天的一个午后,委员会在医院会议室召开相关会议,秋日的阳光洒在会议桌上,室内气氛有些沉闷。大家在讨论募捐办法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尾见博士的尊敬。会议最后通报了先期的募捐情况。

随后,医院院长户谷博士与相生由太郎在泰东日报上发布募捐新闻,全面发起为已故满铁医院长尾见博士建设胸像一事。新闻洋洋洒洒写了近500字尾见熏的生平简介和功绩。同时在报纸上公示:胸像建于医院院内;募捐金额不设上限;募捐金额如有剩余,可用于纪念活动等别用……

尾见熏的塑像由当时日本著名雕刻家朝仓文夫操刀完成,历时近一年。1928年秋天,全院医务人员在北门参加了铜像揭幕仪式。揭幕时大家看到的塑像是一座全身像,尾见博士双腿交叉坐在一块青石上,双手抱臂静静注视前方,若有所思、若有所悟……为什么是全身铜雕塑像,而非计划时的半身胸像?具体无从考证,或许是听了雕刻家朝仓文夫的建议,从艺术角度考虑?或许是委员会重新讨论了计划?不得而知。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白求恩塑像的前身是尾见博士的塑像。如今塑像虽然换了,但现在我们看到的底座仍为原基座,至今清晰地记录修建的年份和日期。

那么,尾见博士也未食言,他将遗体捐献给医院,供医学生们进行科研教学之用。据说,医院如今保存的骨骸标本中,有一副就是尾见熏院长的。

上一篇: 台球,如何做到既高雅又很“城乡结合”的?
下一篇: 天气渐热 这些卫生死角待清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