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僚廖公地理研学班探秘于都管氏宗祠|杨公风水千年智慧今朝解码

147小编 99 2025-07-23

“板凳定向显灵通,人丁兴旺在族中,管氏宗祠今犹在,芒筒坝人称杨公”。于都宽田的管氏宗祠相传是杨公为管氏家族亲自择卜定向所建,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是杨公留存下来的作品,十分有考察研究价值。

2025年2月28日,三僚廖公地理文化研究会会长廖炎晖率第26期杨公地理研学班一行20余人,赴江西于都宽田乡杨公村芒筒坝考察管氏宗祠。此次活动以"传承杨公风水绝学,弘扬赣南地理文化"为主题,通过实地踏勘与学术研讨,深入探寻杨筠松风水文化的历史脉络与实践智慧。

千年宗祠见证杨公遗风

管氏宗祠始建于唐末,相传为杨筠松以板凳定向法为管氏择基所建。宗祠选址极为考究,位于梅江形成九曲水的转折处,呈现出右水倒左的态势。乾水上堂,水口出午方,下砂关栏交锁,构成了绝佳的风水格局。从风水堪舆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布局有利于聚气藏风,为家族带来繁荣昌盛。这座占地千余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完整保存了"三进二天井"的典型赣南宗祠格局。学员们在廖炎晖会长的带领下,逐一考察了牌坊式门楼、藻井戏台、"继述堂"匾额等建筑特色。当行至"尚羲祠"时,看到供奉的杨筠松雕像及"风水先师名扬四海"的楹联,学员们纷纷驻足致敬。

镂空围墙暗藏风水玄机

"大家看这围墙,不同于别的宗祠围墙,管氏宗祠的镂空围墙有不同的风水意义!”第一调和阴阳,促进气流循环传统风水强调“藏风聚气”,但祠堂作为祭祀场所,需平衡阴阳。镂空设计可能避免围墙完全封闭导致的“阴气过重”,通过孔隙引入阳气,调和祠堂内部气场。例如,梅江的“九曲水”格局本身具有聚气功能,镂空围墙或为辅助水势流动,避免气滞。"杨公当年选址时特别注重龙、穴、砂、水的配合,你们看这梅江形成的九曲水,正是《葬书》中吉地不可无水的生动体现。"

第二与整体风水布局呼应 管氏宗祠选址于梅江九曲水转折处,乾水上堂、水口出午方,形成“右水倒左”的聚气格局。镂空围墙可能通过特定镂空图案(如八卦、祥云等),强化水流与气场的互动,形成“气通水活”的效果。

第三化解形煞或增强吉位若围墙外存在不利形煞(如尖角、直路冲射),镂空设计可通过分散或引导煞气来化解。同时,镂空部分若朝向吉位(如生气方、延年方),可吸纳吉气,增强祠堂的庇护作用。

学术研讨传承文化基因

在当晚的座谈会上,学员们结合考察所见展开热烈讨论。来自福建的学员林某提出:"管氏宗祠的板凳定向传说,是否与《阳宅十书》中的坐山朝向理论有关联?"廖会长对此作出深入阐释:"这个传说恰恰反映了杨公因地制宜的实践智慧。板凳作为临时测量工具,体现了法无定法的风水哲学,与《葬书》乘生气的核心思想一脉相承。"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研学班特别设置了"罗盘实操"环节。学员们在廖会长指导下,学习使用传统罗盘进行"格龙"、"立向"、"消砂"等操作。"罗盘的天池必须水平,十字线要对准子午,这是杨公风水术的基础功夫。"廖会长边示范边强调,"二十四山向的分金差之毫厘,便会谬以千里。"

为期三天的户外考察活动,不仅让学员们领略了杨公风水的精妙,更深刻体会到文化传承的责任感。结业仪式上,廖炎晖会长在总结讲话中强调:杨公风水的智慧,既在《撼龙经》的字里行间,也在这镂空围墙上的方寸之间。希望大家能像杨公那样,在传承中创新,让古老的风水文化焕发新生。"

据悉,三僚廖公地理文化研究会将持续开展 "杨公遗迹保护计划",通过文献整理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挖掘杨筠松风水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上一篇: 论杨公三合地理术卷二
下一篇: 《杨公说龍授鲁公》秘传风水寻龙点穴术法精要
最新文章